APP下载

抓课外阅读 促素养提升

2019-01-20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港经济区中心小学徐宝玉

天津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文本情感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港经济区中心小学 徐宝玉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独立阅读文本,自主梳理知识,获得知识的储备、情感的体验、语感的提升。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低年级要注重知识的积累、阅读习惯的培养、人文修养的提升;中年级要鼓励学生收集资料,拓展延伸目标;高年级要拓展阅读范围,使语言材料更有广度与深度。课外阅读具有随意性,氛围也较为松散,而小学生缺少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要予以系统的指导,使阅读由无序走向有序,由混沌走向清晰,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家长的监督,使课外阅读处于“无序生长”的状态,他们想不读就不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阅读效率低下,效果不佳。很多学生在阅读中也呈被动状态,他们不愿动笔记、动脑思,缺少主动的感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兴趣有所侧重,低年级的学生偏爱童话故事,中年级的学生喜欢科普类文章,而高年级的学生则钟情于情感丰富的文章,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以新颖、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图书资料贫乏,网络资源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学校在推荐图书时未精心筛选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图书,而小学生又缺乏甄别的能力,学生缺少集中阅读的时间,图书室的资源被搁置。部分教师的视野囿于认知的维度,对课外阅读未加以重视,没有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一、因生择篇培养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字的美妙、体验情感的真挚,获得阅读的快乐。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视角去体验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兴趣,为学生选择充满童趣的内容,让他们感受到快乐的氛围,能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低年级的读物内容要是浅显易懂,能让学生愿意读,他们会非常投入,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能尽情展示自己,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学生进入中年级后,他们的阅读速度、记忆能力有所提升,他们会独立思考,想象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要鼓励他们去阅读科幻等作品,促进他们想象力的提升,阅读科普作品,感受科学知识的神奇,从而催生创造的意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有自己的判断与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名人传记,让他们感受一下主人公逆境中成长的故事以及献身科学的精神。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经典作品,让他们获得情感的熏陶。

二、融情于文内修功力

教师要引领学生融情于文,通过朗读、讨论,与作者、文本深入地交流,在品味文本语言中感受人物的形象,接受情感的熏陶,丰润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融入自己的经历去揣摩作者的意图、传递的情感,细细品味,体会文本之情。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读母亲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内容,想想为何童年的夏夜会如此“美妙”?学生会透过“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的“启蒙”表象,感受到母亲为“我”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开启“我”的智慧,并将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我”,并对“我”进行爱故事、爱生活的启蒙,从而感受幸福的真谛。不同的经历会对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会有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教师要立足生本,不囿于固定的答案,追求个性化的解读。教师要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文本,提高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的能力,以拓展自己的认知视野,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师要引导学生修好内功,借助关键词句分析解读课文,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才能向外拓展延伸,才能在课外阅读中准确把握内涵。

三、教学互融激发动机

阅读教学要回归本真,教师要构建平等的关系,引入趣味的内容,让学生自然地融入情境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表达真实的情感。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相互对话、彼此倾听。课堂是自由对话的舞台,教师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也不让学生不小心揣摩教师的“心思”,要营造其乐融融的氛围,在自由的聊天中敞开心扉相互接纳,实现心灵的交流,学生才会敢说、乐说。年龄长者并不意味着视域宽广,为人师者并不意味着高人一筹,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彼此理解,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沟通,放手让他们述真言、表真情,让他们的智慧得以闪现。学生常因教师不经意的批评而“受伤”,因表现“不完美”而内疚,教师要因情施教,引导点拨,探寻其中的真正原因。教师要展露才华,表现“与众不同”,给课堂增添生趣。教师要将教材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比阅读,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引发学习语文的动机。如将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一文时,让学生阅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味其送别之景、抒真挚之情,李白先言事再写景,将自然之景与真挚情感融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王维先写景再言情,情中言事,意境优美;王勃先描画,再慰勉友人而悲哀离别,显志向高远、胸怀旷达。教师以语言激趣,让幽默的语言成为课堂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教师不追求博得一笑,要让学生能从“笑外之音”中产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结语

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修炼内功、体验情感、表达个性、促进交流、智慧的碰撞,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文本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