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土地整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019-01-19鲁胜瑞

山西农经 2019年22期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村经济

鲁胜瑞

摘 要:新时期,我国土地管理的重点在于土地整理,其在多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土地整理會直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更好地调整农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村经济;影响解析;认识实践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2-006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通过土地整理,土地资源可实现合理化应用,土地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改善生态环境。土地整理能够实现对自然的有效利用与改造,随着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发展,其内涵得到了不断调整与优化。然而,我国当前的土地整理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有效与现实联系[1]。

1  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主要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开展,但农业基础设施通常不完善、生产条件不高,农民迫切希望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希望能够依靠政府投资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有助于增加耕地面积,平衡耕地,最大限度保证粮食安全,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整理以后,会大幅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使土地更具生产能力,生产成本也会逐渐降低,投入产出比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农民非常重视经济效益,在实际整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得到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使其积极参与土地整理[2]。

以土地整理实现增收主要表现在直接增收和间接增收两方面。前者能极大增加耕地数量,实现对土地的高效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与粮食产量,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益,帮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后者则是农民通过降低劳动生产成本与减少生产物质投入获益。

2  调整农村农业结构

目前,调整农村农业结构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传统的农业结构单一,粮经比例失调比较严重,不能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土地整理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为增加农民收入与调整农业结构服务,有助于发挥土地效益,因此需要调整农业结构。通过观察农业内部结构可知,在土地未整理前,种植业所占比例较大,林牧渔业比例较小,且多种植单一、收益不高的传统农作物,很难增加农民收入,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土地整理,可创造一定机遇更好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农林牧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土地整理日渐深入,应提高林渔牧业的比例,种植收益高、多元化的经济作物,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纵观三大产业结构,农业占有的优势比较大,而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一产业集中了大量劳动力。对农民来说,农业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因此需借土地整理这一契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重点开发极具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与产业,进而更好地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提高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3]。

由此可知,土地整理必须立足于农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大田、小田集中发展,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整理出来的土地上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如特种养殖与大棚种植等,发展现代、优质、高效、生态、特色农业。

3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如今,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尤其是第一产业。通过积极整理和开发土地,机械化操作将更加方便,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积极开展规模化经营,节省农村劳动力,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剩余劳动力通常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几乎难以转移到外地,造成人力浪费,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甚至不利于稳定农村社会。但是,站在长远角度考虑,随着土地整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与规模化经营的进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后会使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第二、三产业[4],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土地整理项目会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例如建设各种工程、土地平整、修建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等。

4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之前相比获得显著改善,农村生活逐渐向城镇生活转变,即城镇化。城镇化有助于减少农业人口,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我国国情,要尽快实现农村城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是,我国农村城镇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资金、建设用地等。在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加快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资金是一项重要因素。作为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实施土地整理可争取到一定建设用地与资金。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耕地产出率,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转移支付财政资金也可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创造良好条件。在土地整理方面,每年大约有20亿元直接用于为农民提供劳务收入或开展城镇化建设[5]。

土地整理与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如项目区的水、路、电、灯,能够为人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积极改造农村居民点与乡镇企业用地,有助于扩大规模效益,向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土地整理在某种程度上是用现代思想改造了农村的旧传统,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实现。

5  结束语

土地整理与大农业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土地整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行管工作能否为广大农民创造经济收入。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农村农业,为此必须立足于农业发展需要,严格按照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市场需求,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现如今,土地整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且成效可观。土地整理是一项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需要真正站在农民角度上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贡献,帮助农民致富,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任珊,田力,宋宏,等.浅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档案数字化整理研究——以山西某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中心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9):297-298.

[2]田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与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0):83.

[3]苏莉.浅谈农村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域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0):19.

[4]刘璐璐.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土地整治生态化[J].经贸实践,2017(20):116.

[5]孙洁.土地整理经济效应研究进展[J].黑龙江史志,2013(19):327.

猜你喜欢

土地整理农村经济
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
优化土地整理 改善生态环境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