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瓶颈期的教学技术探究
2019-01-19王晓威
王晓威
摘要:声乐瓶颈期是每一位想达到成熟歌唱家程度的歌者的必经学习阶段,正确的认识声乐、声乐瓶颈期以及对该时期的分析是本文前提,区别声乐学习中出现的反复现象,以及解决声乐瓶颈期的方法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以期达到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正确的建立声乐学习观念,提高声乐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步骤 声乐技巧 瓶颈期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4-0098-03
一、声乐瓶颈期的概念和界定
所谓的瓶颈期是指声乐学习者进入一个技术攻坚期,是在打好声乐基础的前提下,进入另一个高级阶段。但是,要想超越瓶颈期是不容易的,它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声乐基础技巧和稳定的持续巩固能力,使歌唱的机能能够有效的支持演唱者能力的发挥。那么如何界定瓶颈期和阶段性的区别呢?
声乐学习的阶段性是教师制定的教学步骤,一般声乐教学大多分三步:第一步是打基础阶段,打基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基本技术,例如:歌唱的姿态、打开喉咙、呼吸的正确方法等,在这个阶段注重学生的咽腔状态塑造。沈湘先生说过:“一腔、二气、三声”,其意义是说明三者的逻辑关系,即拥有了良好的打开技术,才能建立与呼吸的良好配合,进而才能获得良好的声音。因此,打开喉咙是关键,基础阶段就是给咽腔塑性,这相当于舞蹈基本功中的压腿和下腰。在武术界有一句话,叫“练功不练腰,终究艺不高”。这句话可以变换成声乐教学警句,“练声不练咽,终究艺不精”。经过阶段性咽腔的塑造,学生声乐基础和能力会得到提高,在获得了基本正确技巧的基础上,再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巩固和提高,声乐技巧在第二个阶段,主要解决技术向两端扩展,如果以口腔牙关的位置为分割点的话,牙关以上的软腭、鼻咽腔、眉心之间的共鸣点是技术扩展和强化训练的要点,同时向下就是下颚、喉头的支点、呼吸胸部与丹田的配合,加强歌唱能力的训练。分割点也是训练的关键部位,因为训练声乐技巧的时候,牙关的正确打开与肌肉的放松与收紧密切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声乐训练中,该用的地方用,不该用的地方不用,做到有效的控制力。有了歌唱能力的训练和技能的提高,就将进入第三阶段训练,第三阶段是高级阶段,高级阶段主要技巧是使学生在演唱自如的基础上,声音能强能弱,高弱声和灵活性的跳音都是这个阶段训练的重点,当然,高级阶段的训练是经过几年基础阶段和巩固提高阶段的扎实训练之后进行的步骤。学生在进入高级训练阶段之前有一个时期容易里出外进、声音忽前忽后、忽上忽下、控制不稳,这个阶段就是瓶颈期。如何解决瓶颈期的技术,使学生在发声和演唱作品中达到声音集中、统一收放自如是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瓶颈期与声乐学习过程中的螺旋式上升出现的反复是不是一回事呢?答案是否定的!声乐学习中的反复是技巧遗忘的表现,也是声乐学习中每个人几乎都会出现的短暂停滞,这种反复是前进过程中提高所学知识的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多次,在似乎不会歌唱了的困惑下,通过提高声乐技巧,更加扎实地掌握了新的技巧。而瓶颈期不是反复出现的,瓶颈期只有一次,是演唱者掌握了应该具有的声乐技巧,是演唱者开发了所有的歌唱潜能的基础上,达到自如轻松的歌唱状态的前提下的状态。突破瓶颈期,是使歌唱者区别于一般声乐技巧的声乐能力,也是被誉为达到炉火纯青的前提。
二、解决瓶颈期的具体解决方法
理论要点: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瓶颈期看上去似乎是技术退步了,实际上是基础技巧和高级技巧运用不自如的表现。比如,一个学生演唱一首具有相对难度的歌曲,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声音容易里出外进,这种表现除了技能控制力不好,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也很重要,有的学生课后练习不足会导致歌唱技能没有得到巩固,这种情况下,尽管在歌唱技能方法上知道其中的理论要点,在实际演唱中也做不到。因此,针对该问题,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回顾基础知识,把基本技巧也是最重要的技巧鞏固一下,使学生明确打基础的重要性。其次要在听觉辨别上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意识。学生在课后自我练习的时候,容易受情绪左右和自我听力的引导,从而导致练习失真和受声音呈现出来的假象迷惑。练声失真是指学生某次练习时感觉好,于是呈现发泄式的练习,唱的过多、过大导致技巧粗糙,从而失掉了细微的技术技巧,往往通往高级声乐技巧的部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由于这种发泄式的练习给练习者的听觉造成一种假象:“我的声音更洪亮、更有穿透力”,实际上这是个错觉,是歌唱位置低导致练习时内耳传给自己的假象。常年演出的歌唱家都会有个习惯,就是经过几年的舞台实践后,歌唱家会重新回到音乐学院,找他们的老师上课,他们把这种回到音乐学院上课称为储蓄,把舞台实践称为取款。那么,学生在课下练习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受声音效果影响,而是要像体操运动员或跳水运动员比赛时那样,记住动作的要领,严格按照动作要领练习,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听觉的假象迷惑掉,回到课上的时候,也才能不受到退步的打击。一旦出现瓶颈期的现象,教师与学生都不要灰心、沮丧,因为这是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声乐学习者都会遇到“反复”,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带领学生复习声乐理论知识,使学生加强歌唱技术技巧在理论上的认识,复习旧知识,查漏补缺,调整歌唱中局部动作的规范性,教师指出学生歌唱时的欠缺,让学生能够明白,从而不会产生迷茫的现象。有时候教师在指导学生技术技巧的时候,学生会不理解老师的意图,他们会问:“老师您上节课要求我这样,这节课又要求我那样,我不明白了”。所以回顾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两者都掌握的前提下,检验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巩固、保持能力,在理论上要明确,在实践上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其次,带领学生巩固技巧,分步完成初级、中级、高级的练习,使学生加深歌唱状态、加强歌唱技能,每一步复习和训练都以学生完全掌握为标準,然后,再把这些统一起来运用,发现问题局部调整,让学生明白技巧还是过去的技巧,只不过在运用得时候,细微的调整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和差别。
再次,让声音集中又松弛,声音集中才能有穿透力,声乐训练最终就是让声音完全在面罩上,又集中又松弛,松弛是指下颚部分,正确的感觉是歌唱者感觉没有了下颚,要想达到这种程度是需要自始至终的训练的,那么,教师在上第一节声乐课的时候就使学生清晰的知道,放松下颚是需要歌唱家一辈子去完善的技术。下颚部分与后咽壁、喉头、舌头的肌肉群相互牵制,任何一个部位训练不到位,声音都会出现问题且不容易纠正。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喉音、破音、高音上不去、呼吸不畅、动力不足、甚至走调等问题都是这部分技术不过关造成的。因此,教师,特别是启蒙老师对于声乐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基础打的不规范,后期需要用双倍的时间去纠正,对学生来说无形中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最后,给学生建立全局性的歌唱观念,尽管声乐学习是具有阶段性和阶段目标的,教师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给学生建立全局性的声乐技巧和声乐观念,与那些没有全局性思维的学习者相比,全局性思维与教学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大的毛病和问题,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小的反复,也比较容易纠正。
声乐学习的瓶颈期是每一位声乐学习者都会遇到的,只不过每个人解决瓶颈期的时间会不同,相对来说基础扎实的学习者比基础薄弱的学习者解决的时间更短。以歌唱中出现的元音a、i、u、e、o为例:i是最明亮的、也是最容易找到头腔共鸣点的母音,但是,发i母音的时候,喉位最高,教师在训练声音的过程中,不能为了突出学生声音明亮、清脆,一味的发i母音,而u母音是喉位最低的,o母音也有类似的特点,这两个母音声音不容易找到共鸣点的,但是,多数教师在启蒙教学中,运用o母音较多,比如周小燕老师就用“喽”给学生发声,其目的在于稳定喉头处于较低的位置。声乐训练中,通过一个一个母音的解决,最后达到所有母音歌唱都在统一的位置上,能做到既打开又集中。如果母音的训练不完整,歌唱中母音变换时就会带来里出外进现象,所以声乐学习者在打开的技术环节上,每个母音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那么在歌唱时才能达到自如、统一的状态。总之,学习声乐技巧是艰苦、漫长的过程,对于瓶颈期的认识要客观、理性,勇于攻克难关,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唱技巧更好的服务于艺术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