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启幕下的摇曳
2019-01-19向耀莉
向耀莉
摘要:音响效果丰富、充满想象力和戏剧性,音乐以抒发作曲家的个人情感为主,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显著特点,《邀舞》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是德国作曲家欧洲浪漫主义初期的代表人物卡尔﹒玛利亚﹒冯﹒韦伯的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作品中洋溢着浪漫主义时期诗意与典雅的艺术魅力,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既有辉煌的技巧,又充分体现了自由奔放、富有个性的音乐特征,对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为圆舞曲体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邀舞》 音乐风格 圆舞曲 艺术价值
浪漫主义时期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浪漫主义文学推动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进程。这一时期的音乐,在音乐上强调人的情感表达,音乐中的理性思维退而次之,抒情性及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成了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个时期的作曲家们对一切新的东西都感兴趣,音乐形式奔放而不拘束,重视与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在音乐作品中,音乐表达更自由,节奏性极强,有大量的对比和力度的转换;为了获得特殊的音乐效果,作曲家们常常使用不协和音的进行、大跳音程等创作手法,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戏剧性,音响效果也更丰富;较多作品有标题性的构思,作曲家们更讲究音乐与内容的情感交融。
一、关于《邀舞》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 国内学术界对韦伯《邀舞》的分析、研究文章比比皆是,分别从韦伯钢琴作品《邀舞》的音乐形象、创作特点、标题形象及意义、演奏特征、一度创作、艺术价值、标题性构思及其历史地位等进行分析、研究。贺德梓从该作品的艺术价值、演奏技巧,曲式、织体、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分析,向我们揭示了浪漫主义奠基人韦伯在钢琴创作方面的风格特征;崔乾高在韦伯钢琴作品《邀舞》中从音乐形象及创作特点分析一文中提出“《邀舞》的创作为后来浪漫派作家写作标题性的钢琴音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浪漫派的标题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里程碑似的意义,用写实的手法生动描写了一个盛大的舞会场面。”。韩莎则在“清新脱俗——韦伯钢琴曲《邀舞》的艺术价值及演奏分析”一文中对《邀舞》故事情节进行阐述以及对其演奏法方法的探讨;张娜“解读韦伯《邀舞》”一文中通过对其圆舞曲《邀舞》音乐语言的解读,对曲式结构的分析,探究本曲的创作风格、艺术特征,揭示了《邀舞》在圆舞曲体裁创作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前驱地位;李文正以“论韦伯钢琴曲《邀舞》的一度创作”为题深入论述了“一度创作”。并在他的“韦伯《邀舞》的标题形象及意义”一文中强调《邀舞》是欧洲音乐史上第一首采用标题性思维的钢琴,把“邀”的情景和“舞”的姿态用抽象的音乐语言形象地,成功地现在钢琴音乐中展现出来。
以上文章更多的是从《邀舞》的标题性角度进行分析,笔者基于此基础,将更多从其音乐风格及艺术价值方面论述其意义和作用。
二、《邀舞》的创作背景
卡尔·玛利亚·冯·韦伯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国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的作品主要以歌剧为主,韦伯的一生中除了在歌剧方面的创作特别著名外,在钢琴曲、管弦乐曲和宗教音乐等方面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在他那么多的钢琴作品中,《邀舞》是一首富有表现力的钢琴曲,因此最受大家的喜爱,也常常在音乐会上作为演奏曲目并常被人改编成管弦乐或编成芭蕾舞进行演出。
《邀舞》是韦伯1819年献给他的妻子的生日礼物,创作此曲之前,韦伯与宫廷的来往相对比较多,因此他对宫廷舞會非常感兴趣,那些舞会的过程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是以宫廷舞会为题材来创作的乐曲——《邀舞》就诞生了。乐曲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一位优雅的绅士邀请一位美丽的姑娘跳舞的故事。该作品用华丽的技巧、快速的音阶跑动、大跳音程等写作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热闹的舞会场景。在18世纪下半叶的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们创作的钢琴曲大部分都是无标题的音乐,而韦伯的这首《邀舞》却是他自己根据作品的内容来命名的,是欧洲音乐史上的第一部典型的标题音乐。在韦伯离开人世之后,歌剧《自由射手》在巴黎演出,当时歌剧中插入了芭蕾舞的部分,并用《邀舞》作为其芭蕾舞剧的音乐,由柏辽兹配器,从此以后《邀舞》便成为了具有管弦乐色彩的乐队曲并被众人所熟知。
三、《邀舞》的结构分析
这是一首降D大调的华丽圆舞曲,可分为五大部分:引子、首部、中部、再现部和尾声。引子(1-35小节)又可分为5个小乐句,它和尾声部分都是由比较小的音乐篇幅组成,其中尾声部分是引子部分的缩减再现,与引子形成前后呼应的关系。全曲的节奏是3/4拍,典型的华尔兹舞曲风格,除了引子与尾声以外,还用了几首风格相似但又有各自特点的舞曲,其中,第一首圆舞曲的主题在整首曲子中多次出现,使段落之间能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又能形成对比和烘托气氛,并从不同角度来诠释音乐思想。最后一首圆舞曲和第一首圆舞曲的旋律相似,但是用了变化再现。四首圆舞曲编排在一起,呈现了一幅热闹欢腾的舞会场景。
四、《邀舞》的音乐风格
乐曲在引子部分(第1-35小节)
(谱例一)
表现的内容是:一位优雅的绅士邀请一位美丽的姑娘跳舞,女子婉言谢绝,然后男子再次邀请,她便答应了,之后两人开始交谈并等待舞会的开始。
(谱例二)
舞会开始,主要由四首舞曲组成:
第一首华尔兹舞曲的音乐强壮有力,热烈活泼,它由四个不同的旋律片段组成,第一个片段的主题在乐曲中反复出现,并且用一系列八度音程的大跳描绘出舞会的喧闹场景,与前一段的引子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首舞曲以第一个旋律片段的完全重复而结束。
(谱例三)
第二首舞曲与第一首不同,两首之前有明显的对比,这首舞曲旋律优美、轻盈、柔和,声部之间有一问一答的感觉,好像两人在跳舞时相互交谈,力度方面也有明显变化。音乐有节奏的摇晃,小幅度的跳跃使音乐显得舒缓、天真烂漫。弹奏时要突出每个小节第一拍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华尔兹舞曲的节拍特点。
(谱例四)
第三首舞曲的音乐情绪表现得更加振奋人心,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集体舞的画面,是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频繁转调,音乐雄壮、威严有气势。主题的出现用ff的力度把音乐推向高潮,紧接着用一串上行音阶,使人们的情绪也随着高涨。这首舞曲在力度、和声及伴奏织体上都显得更加厚重。整个舞会的绅士们齐舞的场面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谱例五)
第四首舞曲是第一首舞曲的变化再现,将原来的旋律片段重新编排,第一首舞曲与第四首给人一种首尾呼应的感觉,音乐到达高潮,力度保持在ff上,突然一切停止,音乐暂且告一段落。
最后,尾声又再现了引子的旋律,并且做了旋律缩减,音乐在一种欢腾热闹的气氛之后缓慢结束,音乐最后作渐慢渐弱处理,直到音乐渐渐消失,就像是男女主人公在舞会结束后依依不舍的道别,引子与尾声也有首尾呼应的感觉。
(谱例六)
四首圆舞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乐曲中有很多炫技的地方,优美活泼的旋律、和声与伴奏织体的合理运用给世人营造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宫廷舞会的画面,让人体会到一种置身于舞会当中的真切感受。
五、艺术价值
(一)第一部具有标题性的圆舞曲的作品
《邀舞》这部作品的音乐内容围紧紧绕着“邀舞”这个标题,以圆舞曲的结构形式从邀舞的过程、舞蹈的过程、告别场景三个部分进行展开,实现了标题形象与音乐内容的紧密结合,形式与内容达到了高度统一,音乐语汇也在标题的引导下有序而形象的依次展开。乐曲中大量的演奏标记,力度变化和情绪变化的提示,为演奏者更好的表达音乐以及使听众们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音乐语汇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同时也为后来的作曲家们创作标题性音乐奠定了基础。
(二)第一首采用圆舞曲的体裁来创作钢琴曲的作品
《邀舞》采用了圆舞曲的创作形式。在此之前圆舞曲只是一种三拍子的旋律,第一拍的重音通常突出在低音上,一般只是在舞蹈伴奏时使用,《邀舞》是第一部抛开了实用功能的纯音乐会独奏圆舞曲,将圆舞曲其从伴奏的地位提升到了赏析的高度。同时《邀舞》又是第一部在音乐会上独奏的圆舞曲体裁的钢琴曲,使得圆舞曲从此走进了高雅地艺术殿堂。本曲中引子、中部几首小型圆舞曲和尾声的创作形式也是圆舞曲创作中最早的一例,对圆舞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开创了使用圆舞曲体裁来创作钢琴曲的先河。
六、结语
当欧洲音乐史发展到浪漫主义时期时,音乐风格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作曲家们把作曲当做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方法,作品中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情感。相比来说韦伯的钢琴曲《邀舞》的创作更加自由,波荡起伏的旋律和变化的音乐情绪使音乐更富有表现力,人们被它优美的旋律,华丽的技巧以及和声与伴奏织体深深的吸引,最主要的是它把你带进这种意境里,让你仿佛置身于19世纪的宫廷舞会当中,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轻快的节奏以及优美的旋律萦绕耳畔。整首曲子创作自由,旋律随着感情需要而不断的变化,和声流畅,音乐细腻、质朴并且富有表现力,无论是炫技部分还是优美流畅的旋律使我们陶醉其中。
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有无限的可能性并注入了更丰富的情感。而韦伯作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奠基人,他创作的《邀舞》很好的体现了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也给后人的音乐创作带来了很多帮助。正如德国莱茵歌剧院院长索芬达所说:“《邀舞》用音乐这门特殊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那略显低沉的音色,代表着一个心中怀着热情,却竭力显示端庄的绅士;而柔美的曲调勾勒出华服之中美少女那温婉恬静的情态。这是一次成功地尝试,也是世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宋莉莉.西方音乐简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文正.论韦伯钢琴曲《邀舞》的一度创作[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08).
[4]张娜.解读韦伯《邀舞》[J].黄河之声,2014,(20).
[5]韓莎.轻歌曼舞,清新脱俗——韦伯钢琴曲《邀舞》的艺术价值及演奏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6]赵婷.韦伯《邀舞》的演奏特征分析[J].黄河之声,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