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6年广东省中医卫生资源状况的研究
2019-01-19徐庆锋庞震苗陈珩吴淡婉闫志来饶远立
徐庆锋 庞震苗 陈珩 吴淡婉 闫志来 饶远立
1广东省中医药局(广州510060);2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广州510006)
卫生资源作为卫生部门为社会提供卫生服务的基础,也是开展卫生服务活动的基本条件,其合理配置可以说是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一个永恒的话题[1]。随着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的推进,广东省的中医发展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疾病谱的变化等因素影响,人们对医疗服务,及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增长,但同时存在着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保健不公平问题,故本研究将通过摸清广东2009-2016年中医卫生资源情况,分析中医卫生资源配置存在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省中医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合理配置我省中医资源,实现国务院的到2020年基本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目标[2]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资料来源于《广东省中医统计信息汇编》、《全国中医药统计汇编》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国家数据网的2009-2016年数据。
1.2 研究方法 采用平均发展速度对中医医疗机构数、卫生人员、卫生经费、卫生物力等卫生资源资料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每千人口拥有床位及病床使用情况、设备占有量、卫生经费等与全国及其他省份的平均水平作比较。采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从常住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两个方面分析2009-2016年广东省中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变化趋势。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Excel 2007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中医医疗机构数量 截至2016年,广东省中医医疗机构总数达3 395 家,其中中医医院172个,中医门诊部253 个,中医诊所2 970 个。见表1。
表1 广东省2009-2016年中医医疗机构数和年平均增长速度Tab.1 The number of TCM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6 例(%)
2.2 中医卫生人力资源 截至2016年,广东省中医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总数达51 832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 063 人,较上年增加1 598 人,增长率为11.9%,且其占中医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总数的构成比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见表2。
表2 广东省2009-2016年中医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数及构成比Tab.2 Health personnel number and composition ratio of TCM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6 人(%)
2.3 卫生收入 由表3、4 可知,2009-2016年期间,广东省平均每所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总收入呈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6%。在医疗收入的构成中,门诊和住院收入分别占业务收入总额的比例由2009年的24.24%和33.63%,变为2016年的19.48%和39.92%,可见,中医医院的门诊业务量在减少,而住院业务量在上升。中药收入在2009-2016年广东省内中医医院的业务收入总额中的比例基本持平,波动不大但总体呈现小幅度上涨。
表3 2009-2016年广东省平均每所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收入及其构成Tab.3 The average income of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each county and it above and its composi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6
表4 2009-2016年全国平均每所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收入及其构成Tab.4 The average income of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each county and it above and its composition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6
在2009~2016年期间,广东省的卫生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可得:医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指标和门诊收入占比,广东均高于全国水平,但住院收入占比和中药收入占比,广东均低于全国水平;广东省门诊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与全国水平相一致。
2.4 中医院病床数 表5可见,广东省2009-2016年,全省中医院拥有的床位数逐年增加,年增长率为9.4%。2016年广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相近且略高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医院医生年担负住院床日则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5 广东与北京、上海的中医卫生资源对比 北上广三地都有着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中医药大学,中医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且三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故有一定的可比性。由表6可知,以上三个条目,广东省略高于上海水平,但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王晓曼等[3]研究结果一致。因此从横向上比,广东中医资源并未达到国内的优势水平。
表5 广东省2009-2016年中医医院床位数和病床使用情况Tab.5 The number of beds and the use of beds i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6
表6 2016年北上广中医医院卫生资源主要指标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main indicators of health resources of Beijing,Shanghai,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2016
2.6 广东中医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分析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兹(Lorenz)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统计指标。基尼系数被广泛应用于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评价中[4-13],基尼系数介于0~1 之间,愈接近0 表示财富或资源分配越公平。卫生资源配置的基尼系数与配置公平性之间的关系是参照经济学中人群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标准[3],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平均状态,在0.3~0.4 为正常状态,超过0.4 为警戒状态,达到0.6 以上则属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2016年广东省21 个地级市中医医疗机构病床拥有量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计算表,见表7。
表7 2016年广东省中医病床基尼系数计算表示例(按人口)Tab.7 2016 calculation of Gini coefficient of TCM beds in Guangdong province(by population)
根据2009-2016年《广东省中医统计信息汇编》的基本数据,换算出广东省每万常住人口和各市别每平方公里中医卫生床位数和执业医师数,并按照各观测指标数据升级排列,带入推导公式测算可得2009-2016年广东省21 个地市病床和医生的按人口数量及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见表8。
由表8可知,2009-2016年广东省21 个地市的病床和执业医师的人口基尼系数G 基本分布在0.3~0.36 之间,说明病床和执业医师的人口公平性较好,而病床和执业医师的地理基尼系数G 基本分布在0.5~0.6 间,超过警戒状态,说明病床和执业医师的地理公平性则相对较差,公平性差距较悬殊,这是因为广东省中医卫生资源在各地级市的配置存在差异,卫生资源集中在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然而,这种中医卫生资源分配差异存在有其合理性,因珠三角地区人口数量和密度较粤东西北部显著增大。
表8 广东省21 个市中医卫生资源配置的基尼系数Tab.8 Gini coefficient of TCM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in 21 c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3 讨论
综合上述数据及分析可知,广东中医医疗机构的机构数、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等卫生资源在2009-2016年期间稳步增长,说明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发展政策成效显著,但与全国指标相比较,广东每万人口拥有中医类医疗机构数、每万人口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数、每万人口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广东省的中医卫生资源优势并不显著,今后地方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领域的投入,建设中医药强省尚有待努力。中医的优势在于门诊服务而非住院服务,今后应进一步通过社会力量的加入[14],增大中医诊所及中医门诊部的资源数量,解决好老百姓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诊疗服务需求。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是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的前提,也是居民获得健康的基础[15]。与部分学者人口学配置优于地理学配置的研究结果相一致[8-13],由上述广东中医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可知广东省21 个地市,病床数按常住人口分布显示公平性较好,执业医师数按常住人口分布同样显示公平性较好;而从地理分布上看虽表面上似乎存在在21 地市病床和医师数量分布的公平性不佳,但事实上却是符合人口分布的特点的,因为医疗卫生资源的设置多是参考服务人群的变化和增长趋势的。
由广东中医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可知,从人口分布整体上看,病床和执业医师的基尼系数有所回落,表示按常住人口分布角度,广东中医卫生资源分布日趋公平;病床数在2009-2013年间病床在按常住人口分布和按地理分布上的公平性都较执业医师差,但从2014年起,无论按人口或是按地理分布,病床的公平性都要优于执业医师的公平性,这是因为病床是物,具有可控性,是可以通过卫生资源配置调节的,所以广东省可以加强区域整体卫生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合理布局谋篇,提高中医资源的地理公平性。但同时卫生资源配置是公平性和利用效率的辩证统一,所以卫生事业发展既要注重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也要兼顾卫生资源利用效率[16]。
公立医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最能体现一个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和当地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效率的重视程度,目前大多数文献都是以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的。本研究结合国家新时期中医药发展战略背景,和广东省努力建设“中医药强省”目标,选取公立中医医院作为研究对象,从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两个侧重点,相结合进行跨界研究,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配置公平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广东中医医院资源利用与配置的现状和差异。
由于卫生资源指标多、数据多,本研究从官方数据库提取可靠性较高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由于统计资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数据资源的局限,本研究仅能统计到2016年为止的广东省中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情况。而评价某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需要多维考量,使用基尼系数等测算方法得出的公平性水平只是一个方面的参考和依据[9],所以受样本量和时间段相应数据的限制,研究的结论不带有普遍性。本研究不全面之处,下一步将会继续完善,特别是中医特色指标,及时间序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