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库理念的医学临床知识服务创新*
2019-01-19杨颖
杨 颖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22)
1 引言
智库(Think Tank)一词最早见于 1967年6月《纽约时报》刊载的兰德公司等机构的推介文章[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詹姆斯·麦甘博士领衔的团队自2006年起,逐年发布《全球智库报告》,2013年全球已形成覆盖182 个国家的6826 家智库,有171家智库当选为全球顶级智库。中国以426 家位居智库数量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智库”的定义,智库主要分布于政府、民间机构以及高等院校。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以及201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3],充分肯定高等学校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为高校智库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我国高校智库不仅承担着战略决策支持、政策谏言、舆论监督引导等功能,而且为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提供重要的手段和载体[4-7]。《2014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将我国“智库”主要分为党政军智库、社科院智库、高校智库以及民间智库4 种类型,党政军智库和社科院智库通称为官方智库[8]。据统计,目前我国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智库主要是官方智库,尽管高校智库在智库总量中占据了一定比例,但在综合影响力排名、专业影响力排名等方面与官方智库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笔者通过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中关于“智库服务”的文献,共检索到1,494 篇。文献显示,智库服务在国内起始于2006年,开始起步缓慢,2015年以后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其内容主要涉及决策咨询,在商业及政府中应用较多,医学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集中在2017—2018年,分别从理论、教学、实践、评价的角度进行阐述:王晶等人探讨了影响医学院校智库建设的因素[9];廉立军等人从医学教育特色智库的角度阐述其特性及创新路径选择[10];王淑华等人以玉溪市某三甲医院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基于医学智库理念的信息服务[11]。此外,有文献报道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智库服务的评价指标设计,而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为附属医院提供智库服务的实践案例少有报道。笔者探讨了医学高校图书馆智库知识服务需求,以及基于智库理念面向附属临床学院开展知识服务的模式及优化途径,以期达到提高医学教学科研的知识服务水平以及打造医学图书馆服务品牌的目的。
2 医学高校智库知识服务需求分析
北京大学医学部近期提出的发展方向中包括建设医学智库,可见智库对医学发展至关重要。医学高校图书馆作为医疗信息资源服务机构,不仅要为医学智库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撑,还应着重将医疗信息资源转化为知识,发挥医学智库的参谋和决策参考作用。
2.1 大数据精准医疗的新需求
随着医学新模式——精准医学的建立和发展,生命科学和医学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对知识组织和知识挖掘研究提出新要求。精准医学将分子医学与临床诊疗实践数据关联整合,从而建立新的信息空间。该学科的建立急需创新智库,完善精准医学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智库的支持平台和开放数据,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可以从挖掘和揭示分子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关联入手,提高生物与临床科研大数据整合与精准医学研究的能力。
2.2 以用户为中心的新需求
面向临床学院的智库知识服务包括: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医学文献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为用户连续的知识活动提供专业的医学知识管理服务;整合与创新医学知识。应根据用户对知识需求的特点,为用户定制个性化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作为终极服务目标。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良莠不齐,用户的新需求是快速准确地从海量信息中获取经过精心过滤、系统整理、可靠易懂的优质信息资源。面临医学科研团队智库型知识服务的新需求[12],融合新的学科理论、学科应用并开展相关热点和趋势研究,提供专题定制、决策参考及智力输出,是提升医学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效能的不二选择。
2.3 医疗事业发展的新诉求
各级医疗管理部门担任着协调医疗资源分配、决策学科发展的重任。智库时代,医学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充当临床医生与医疗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为医疗实践、教学科研服务,为医学科研成果转达化牵线搭桥,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
2.4 科学数据监管的新需求
医学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科学,如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以临床试验数据为代表的临床医学及以大型队列数据为代表的预防医学。现有数据管理方式主要存在数据丢失风险和数据重复利用困难两大问题;对数据共享工作的担心主要有成果被抢先发表、数据被盗用或滥用、数据存储安全性、整理数据文档耗费过多精力等[13]。图书馆通过建立智库数据管理平台,开展科学数据监管服务,帮助读者管理待发表的医学数据或成果,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可获取性。
3 医学高校图书馆智库知识服务创新
智库知识服务是智库面向客户提出的知识需求,组织智库所拥有的专业化的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专门的知识创新,以满足客户知识需求的过程[14]。大数据时代对科研人员的信息获取及筛选分析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作为智库媒介,应面向附属临床学院针对不同服务对象、不同个性需求开展多层级服务创新。
3.1 医学教学智库服务
医学高校应发挥教育智库作用,高效利用智库人才优势,重视医学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基础理论与学习能力,还要提高其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将新一代医务工作者培养成为全能型人才。图书馆可以从师生需求入手,开展信息资源收集以及信息检索分析,抓住每门学科的特征和教学特点,根据不同专业将现有的资源进行划分和整合,并根据不同专业进行专项信息推送,对每个教研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大力提升医学教育特色智库效能与品质,促进高品质和高影响力的成果产出。
3.2 医学科研智库服务
医学科研智库服务需要图书馆员走进临床学院,融入临床工作者的科研过程,为医学科研团队提供专题服务,建立长效机制,将服务做成一对一的精准化服务。首先,为医护人员关注的学科领域提供嵌入式智库服务,深入了解医疗现状及需求,提供医疗项目的选择,辅助研究方案的确定,借助情报学分析方法提供研究前沿、热点、趋势及发展方向,为科研团队从科研选题、科学实验到成果公开、转化,提供一系列的智库服务。其次,依托智慧型资源门户的建设,促进电子资源的深度利用,建立科研成果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成果的转化。
3.3 医学临床智库服务
临床智库服务为增进对疾病的理解、识别新治疗方案、加速医学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提供重要支撑。临床智库服务可以辅助临床医疗数据采集,对比分析评价采集技术及平台,选取高效的采集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国内外的各种疾病的诊疗指南及标准,制作指南库或标准库,并开展相关培训。此外,培训医生使用循证医学数据库,利用循证医学提高诊疗效果,并借鉴国外循证医学数据库结构、内容组织以及证据评价方面的成功方法,辅助构建适合我国医学模式的循证医学数据库。临床智库服务还可以渗透健康信息数据库和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的调研、构建、使用及评价,为医疗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3.4 决策管理智库服务
构建医院管理智库数据库,其基本内容涉及辅助医院管理决策的专业信息、法律法规、学科竞争分析报告、专家信息等基础资源,利用医院管理智库为决策咨询提供数据支持。构建医院管理数据库主要为辅助决策、开展学术研究等活动提供专业数据支持。整理与医院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形成知识库。如通过构建具有ESI 学科分析功能的智库,及时进行学科竞争力分析,迅速定位各学科的全球、国内排名,以及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为医学学科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优化学科结构[15]。
3.5 成果转化智库服务
图书馆员应积极参与到基础实验的科研活动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智库整合的信息资源中抽取医生所需信息,与临床相结合,同时针对医学高校或附属医院与企业联盟、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进行知识服务与课题跟进,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分析服务。图书馆员可以通过智库将专业人才与相关企业进行无缝对接,给企业推荐高尖技术人才、行业咨询及发展情报,反过来也为技术人才提供知识产权分析的同时寻找对口的企业联盟,促进医学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图书馆的智库服务还可以从挖掘和揭示分子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关联入手,进而提高生物与临床科研大数据整合与精准医学研究的能力。
4 医学智库知识服务的优化策略
智库知识服务除了收集整理分析医学大数据的知识资源,还需优化和提升医学智库知识服务。
4.1 医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平台共建共享
搭建能够发布、索引、交换信息的功能强大的医学院校智库产品信息化共享平台,不仅能够收集学校每个附属医院智库的信息成果,还能在平台上实时动态发布并且提供检索服务,使新型智库的智力成果被高校所有附属医院共享使用。整合图书馆的所有馆藏资源,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资源优势,不断积累各附属院区智库的研究成果,为提高国家医学信息资源储备提供巨大的支撑。例如,由哈佛大学图书馆统一搭建的HOLLIS+系统,功能强大,服务于哈佛大学全体师生。江苏大学图书馆的智库知识咨询服务体系,整合了学校智力产品和信息资源,服务于政府、中小型企业。医学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借助技术搭建医学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以往附属医院内部智库相对封闭的局面,使得医学智库更为开放,加深各附属医院之间的学术信息交流,为科研项目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数据支持[16]。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医学图书馆馆员以研究信息专家的身份加入到“非接触,利用太赫兹检测角膜水化”项目中,使图书馆与科研团队的合作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得以体现。2015年3月,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共同签署了“共建天府智库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项目合作、信息共享、教学交流、打造高端论坛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17]。医学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可整合各附属临床学院重点学科数据,实现学校层面资源共享,交流合作,拓展学科影响力。
4.2 协同构建医学高校智库联盟
高校智库运营承担的高昂成本及风险压力愈发增加,除提高自身能力之外,还需要借助外因来强化推动[18]。因此,高校智库建设可以通过整合其他智库组织结成联盟、整合专业特色知识资源来实现。智库联盟组建前首先应严格地筛选联盟成员,如附属口腔医学院、附属临床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中医院要根据各自特点充分发挥优势;联盟组建后,牵头智库要担当起“盟主”的责任,充分挖掘各智库的潜力,推动智库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职能[19]。尤其在大数据时代知识更新频繁的医学高校图书馆,面向附属医院的知识服务是医学高校智库联盟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源。将医学高校智库的知识属性与面向附属医院的服务属性有机结合,可实现学校与医院、智库与社会间的无缝连接及良性循环,最终在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成果转化、校企联盟决策等方面起着导向作用。通过合作可以将医学联盟馆内部组织成员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凭借综合优势共同服务附属医院,开展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最终实现各联盟机构的服务效益最大化。
4.3 形成医学成果产业链的智库服务转型
现阶段校企联盟如火如荼,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与企业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东软集团即是产学研合作的优秀产物。在医学影像领域,东北大学与东软的产学研合作是典型的"学科-专业-产业链"形态,并以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和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实现了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企业的工程化应用与员工素质提升之间的良性互动[20]。知识服务在成果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智库知识服务是以知识库和信息库为基础的高级知识服务模式,融合先进技术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贯穿于科研实验和临床实践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强调在具体科研-临床成果转化过程中新型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联与挖掘。医学成果产业链可弥合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之间的鸿沟,为开发新药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开辟了新途径,助推“从实验台到临床”这个连续、双向、开放的研究进程。因此,应着重实现以成果产业链为目标的新型知识服务转型,从而为咨询、决策、战略服务。
在国家大力推动新型智库建设的背景下,医学高等院校图书馆基于自身资源和人才优势,不断推动转型升级,扩展业务类型,延伸服务范围,在助力新型智库建设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软实力。面向附属临床学院开展全面、深入的智库服务,实现智库建设成果与现代医学实践的完美契合,可为推进我国现代医学的成功转型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