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与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9-01-19姚雪梅

图书馆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效能智能化人工智能

姚雪梅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2015、2016年分别出台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发展人工智能;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指出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向纵深发展”;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应“提高服务效能……提升设施空间利用效率”“加强新技术应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人工智能。而后,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将公共图书馆定义为“……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的公共文化设施”,从立法层面重申了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作用和内涵,同时“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科技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这一系列的法律、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表明,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以“提升服务效能”作为问题导向,通过空间再造促进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必将给空间再造带来新的增长点。

2 国内外人工智能与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回顾

2.1 “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

近年来,空间再造成为图书馆学领域持续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英、美、德等国的专家学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相关研究,并不断促进概念的演进。如,美国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提出的“第三空间”理念就被广泛运用到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中[1];2012年SLJ发布的图书馆十大未来趋势之一就是创客空间(Makerspaces)[2];2013年ALA冬季会议主题也是围绕创客空间(Makerspaces)和图书馆空间管理的再思考[3]。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再造研究相对较晚,兴起于2005年前后。随后,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专著、研究报告、科研论文、实践应用等层出不穷。从研究模式来看,国内外空间再造研究逐渐从建筑空间建设、信息共享空间向学习共享空间、第三空间、创客空间、智能空间等新的多元化空间内涵转变[4]。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构建研究”“实践研究”“服务研究”等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空间需求变化,近三年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对创客空间、“智能空间”的研究呈现出一个小高潮,也相继开展了创客空间和“弱”智能空间服务。基于感知技术的智能空间实践已先行理论逐渐展开,如江苏常州“魔力书屋”[5]、株洲市图书馆“智能书屋”[6]、上海杨浦区图书馆“信用智能借书柜”[7],通过智慧化服务感知“智慧阅读”。而创客空间、智能空间只是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一个方面、一种构建模式,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具有文化综合体特点的空间形态出现[8]。

2.2 “公共图书馆+人工智能”研究

1956年约翰·麦肯锡(John McCarthy)等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9]。1964年,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开始着手研发一系列技术,试图模拟人类的能力,代表的是人类科学家对人工智能的早期探索。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被逐渐应用到图书馆领域,1997年8月,在荷兰海牙市图书馆举行了主题为“智能化图书馆建筑”的国际图联会议的会前会[10],介绍了世界各地现代化及智能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图书馆,但此后并没有形成大范围的影响,而是在最近几年才掀起了研究的热潮。2017年初发布的《新地平线报告2017年图书馆版》[11]将人工智能列为图书馆界的六大技术发展之一,分析了图书馆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美、英、意等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对人工智能在公共图书馆应用的场景和功能开展了研究,并已经有一些公共图书馆引进了智能机器人。如201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西港市图书馆、2015年日本山梨县南都留郡山中湖村创造情报馆[12],都引进了机器人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我国最早谈及图书馆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始于1983年孙小焕译自英国《New Scientist 3 Feb、1983》的《机器人用于图书馆》[13]。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晚,而走在前列的图书馆学专家学者也不在少数,如侯汉清教授、张琪玉教授等。侯汉清教授[14]对情报检索语言和智能信息处理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布和宝力德[15]、黄晓斌[16]分析了图书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困境、机遇和应用前景;王世伟[17]在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模式和服务重塑方面给予论述。但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于基于iBeacon、WIFI、人脸识别等各类传感器的按程序设计好的“智慧”服务研究[18],国内外公共图书馆人工智能研究并未充分体现其人工智能特征,如自主学习、智能控制、信息传感等并不明显,大多数研究都还处于实验、测试和性能改善阶段。

2.3 “公共图书馆+人工智能+空间再造”研究

目前,国内外图书馆“人工智能+空间再造”的学术研究内容寥寥无几。2015 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智能空间大会(Smart Worlds Congress)[19],致力于讨论大数据、物联网、脑信息等,以实现物理空间、赛博空间、社会空间和思维空间这4 个空间的融合;2016年OCLC 与美国乡村和小型图书馆协会联手启动“小图书馆创造智能空间”(Small Libraries Make Smart Spaces)计划;我国吴建中[20]在《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中对空间再造和人工智能分别做了研究趋势的展望。相关会议和主题研究说明图书馆人已对人工智能与空间再造研究开始了一定的探索。同时,在我国各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注重服务效能的背景下,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实践价值与应用环境

3.1 实践价值

人工智能应用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1)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球化、信息化深度发展和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不仅要提供书籍、资讯和信息,也要提供创新的工具和思维的空间,公共图书馆的众创空间可以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从而提升其社会价值,而这其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乃至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2)推动全民阅读。在我国“倡导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引领全民阅读中担当重任,而基于人工智能的空间再造可以使图书馆服务功能更加多元化,更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提高读者到馆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3)助力服务转型。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与转型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人工智能的空间再造可以为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提供新的服务方式、服务方法和服务手段,使公共图书馆向着创新、融合、共享的文化综合体方向发展,赋予公共图书馆空间不断生长的新动力。

3.2 应用环境

人工智能时代,用户的信息需求日益多样化,更注重个人体验感和获得感。数字图书馆也逐步地向智能图书馆演进,智能图书馆致力于将智能化的设备与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用户有效地关联起来,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需求打造智能化的空间环境。图书馆智能化的空间环境需要考虑的是能否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阅读空间,服务是否周到、便捷,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如馆内灯光、温度会随着自然界光线强弱、温度高低进行智能调控;读者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完成自助借阅;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查阅图书的详细信息及馆藏分布,并利用3D导航准确找到图书所在书架。这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如基本的借阅服务、检索服务、参考咨询、灯光照明系统、安保设施……应将这些因素有机地关联起来,使虚拟资源与实体资源能有效地融合起来,以促成图书馆空间向着更加绿色、惠民、协同的方向上发展,进而实现资源与人、资源与资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感知。

4 人工智能在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中的应用展望

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大体上可以分为现实空间再造和虚拟空间再造,像实体空间中的智能化设施、设备,虚拟空间中涉及的语音图像的智能识别、一站式检索、资源推荐、知识获取及发现等技术服务都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密不可分。

4.1 优化公共图书馆的空间环境

图书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其物理空间的智能化水平,使其更加惠民、环境友好,更具人性化。如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图书馆读者智能身份识别、智能安全门禁、实时监控、自动报警等;同时可以实现馆内的温度、湿度、照明等的智能调控。此外,图书馆空间服务最终呈现出来的应当是一个智能化的信息共享空间。高德明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图书馆建筑功能和空间多元化、人文化、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图书馆已成为知识、休闲、交流的综合功能空间。”[21]延伸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边界,优化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环境,可使其发展建设更加协同统一,并使公共图书馆向着更加带有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空间方向发展。故在人工智能、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建设应立足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图书馆转型策略,将公共图书馆打造成集学习、科研、创新、交流、娱乐为一体的场所,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赋予图书馆新的活力。

4.2 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公民,为其提供包括传统的文献借阅、参考咨询、阅读推广(展览、报告会、讲座)等服务。智能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延伸和发展,具有创新理念与实践基础,它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这将给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基本服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协助用户实现智能身份认证、自助借阅图书、自助办证、馆内(AR、VR)导航等服务。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部分馆员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深层次服务工作。(2)深层次服务。大数据、知识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深化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更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逐渐实现图书馆知识咨询、个性化推荐(讲座、MOOC)、阅读推广、信息检索智能化也是图书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追求。如可基于用户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为用户定制、推送其感兴趣的资源内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馆藏资源进行有效关联、整合、深层次加工,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等。

4.3 重塑公共图书馆的资源管理

人工智能为重塑图书馆资源组织管理提供了有利的契机,这在国内初见端倪。微观上来说,如图书馆引入AI 盘点机器人,其集人工智能、手机管理、云数据于一体,可以实现自动盘点、自动采集,自动采集书架上的RFDI 图书架位信息,并同步更新至图书检索及3D 导航系统,方便读者找书;图书馆资源采购上,可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需求,精准采购所需图书及电子资源,优化馆藏结构,避免盲目采购;此外还表现在自建知识库方面,图书馆可利用智能抓取技术,将馆藏资源以及互联网上的主题相关的信息抓取下来,进行分析后得到格式化数据,作为资源基础,可大大提高自建数据库的效率。宏观上说,馆际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受图书馆资金和存储空间的限制,个体图书馆很难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再者资源共享和利用是资源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基于一定的管理机制,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馆际互借、联合编目、联合采购的形式,实现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4.4 提升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服务效能

笔者分析发现,虽然国内外专门研究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文章很少,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涉及到了提高服务效能的内容。这大体上分为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的总分馆建设、图书馆联盟发展等;微观层面主要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创新服务内容等形式来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效能。我国从2011年开始注重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研究,有的是从提升服务效能的实现途径方面进行论述,如李玮[22]、邱冠华[23]等;有的是针对服务效能进行实证研究,如侯文乾[24]、李晓辉[25]。可以看出,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总体研究趋势是从提升服务效能的途径与对策逐步转向实证调研,再到公共图书馆某一具体服务类型(如创客空间、阅读推广等)与服务效能提升的研究方向发展。面对公共图书馆事业不断增长的巨大体量,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效能不高的现状,基于人工智能的空间再造为公共图书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5 结语

目前,人工智能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绝大多数还处于弱人工智能的阶段,深度研究较少,像图书馆智能识别、一站式检索、资源推荐、知识获取及发现等依赖人工智能技术的服务,并未能充分展现其人工智能特征,如自主学习、智能控制、信息传感等在现实应用中所表现出智能化特征并不明显。人工智能时代,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应从物理空间、服务、功能层面上出发,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数字资源、人力资源等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的体系,将图书馆打造成为一个具有舒适、亲切、自由、包容特点的公共文化共享空间。这是公共图书馆顺应时代变化、谋求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出的抉择。未来图书馆的空间与功能将更加重视营造万物感知、万物互联的发展环境,更加注重环境友好的融合之美。

猜你喜欢

效能智能化人工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