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创新创业的中美高校图书馆服务实践与比较研究

2019-01-19姜董勇

图书馆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客专利图书馆

姜董勇

(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深圳 福田 518000)

1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世界各国纷纷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奥巴马政府提出“创业美国”计划,2014年李克强总理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近年来我国涌现了科技创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众创空间等多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一大批创业企业成长起来,大学生成为创业团队中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肩负着培育与支持创业人才的重任。创业团队与初创企业对于市场、政策、科技等情报信息的需求,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资源与人才优势,挖掘与整合各行业市场信息,辅助创业者的知识应用与技术转化。笔者通过网络调查与案例分析方法,总结和梳理中美高校图书馆面向创新创业的服务实践,对比分析其差异之处,以期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有所启示。

2 高校图书馆面向创新创业开展信息服务的意义

2.1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新一轮的创新创业浪潮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课堂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改进创业指导服务。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的40 条规定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以增强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高校图书馆面向创新创业开展信息服务是对国家“双创”战略以及高校教育改革政策的积极响应,是培养年轻一代的“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重要举措。

2.2 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与服务转型的需要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1],为创业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则是高校图书馆拓展社会职能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转型正在围绕信息服务的核心价值进行,并朝着混合型图书馆方向发展,同时以创业团队或创业企业的信息需求为导向,为其提供政策咨询、行业信息、技术文献等信息资源,以及数据管理、决策咨询等增值服务。这一方面有助于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扩大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向知识服务、泛在化服务转型;另一方面,可以将优质的社会资源引进高校图书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读者与企业的双向互动。

2.3 创业者对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随着“双创”战略的推进,涌现了大量初创企业。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其需求量也急剧增加。然而,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冗余、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现象严重,创业团队和小微企业受自身资源和技术的制约,需要借助外部信息服务机构获取行业资讯、市场动态、专利文献等情报信息。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资源,以及信息检索与分析的专业人员,面向大学生创业团队或当地初创企业开放服务,为其提供资源推介、市场数据搜集、战略信息咨询等服务,能够极大地满足创业者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既能满足自身信息需求,同时有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

3 美国高校图书馆面向创新创业的服务实践概况

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信息服务最早源于美国。201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了一份关于服务创新创业的报告,题为《人民的孵化器:图书馆推动创业》[2]。其中提到图书馆可为未来的企业家提供市场分析报告课程培训、创业指导、创客空间等服务,同时为小微企业提供特色商业数据库资源、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服务,以及举办创业大赛活动等。美国高校图书馆以服务校园创业为主,并不断拓展与社区、当地创业企业的合作,主要服务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信息资源服务

大多数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会面向师生、校友或合作机构开放,开放存取资源则面向大众开放。资源类型除了各个学科的书籍、期刊、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源以外,还为大学生创业群体及中小企业提供丰富的商业信息资源,包括政策文件、市场信息、行业报告、相关法律、企业名录等。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集成了贸易期刊、行业协会、各类访谈等商业信息来源,为用户提供全球市场信息数据库,包括数千个消费品的市场规模、经济与营销统计数据等;以及人口统计、行业市场研究、行业风险评级、公司研究等多种业务报告。创业者可以通过邮件咨询方式,借助这些资源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行业规范、制定商业计划等[3]。例如北卡莱罗那州立大学图书馆提供了商业研究指南,整合了关于商业计划、本地新闻、金融与投资、采购与物流、市场与广告等方面的专业数据库资源,创业者可以通过联系图书馆员获取信息。此外,还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了特色馆藏资源,比如西弗吉尼亚大学理工学院图书馆依据当地煤矿产业特色,收藏了采矿类文献,服务于当地企业。

3.2 创业咨询与培训服务

近年来,美国高校图书馆为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日渐丰富。部分高校图书馆设置了“创业咨询图书馆员”岗位,负责为当地企业、经济发展机构、相关社区团体提供商业咨询与指导,包括信息检索、专利咨询以及写作类指导等,并介绍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4]。有些高校图书馆则开设了多种类型的创业课程,包括在线课程、嵌入式课程等,内容涉及商业模式分析、行业市场分析、营销策划,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社区成员、合作企业开放。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开设了“创新解决方案”“企业家精神:如何成功开展新业务”“竞争战略”等课程;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图书馆开设了介绍创业管理工具“商业模式画布”的课程,帮助创业者理清自身价值主张、客户细分、关键业务、重要伙伴、收入来源、核心资源等9 个商业运作的核心模块,从而构建出初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图书馆通过科技创业大赛、创业项目路演等形式对创业团队进行培训。

3.3 专利信息服务

部分美国高校图书馆作为PTRC(专利和商标资源中心)成员,面向创业企业还开展多样化的专利信息服务,具体包括专利资源推荐、专利咨询、专利信息检索、专利培训与活动推广,从而帮助初创企业了解行业领域核心技术、发展前景、专利申请与保护的方法等。比如新罕布什尔大学法律图书馆向公众提供各国专利免费的数据库资源链接、专利律师或代理人联系信息,并通过视频向用户普及专利与商标知识,以及如何检索与利用专利资源。莱斯大学Fondren 图书馆网站提供了专利服务馆员的联系方式,设置了FAQ 模块,将常见问题进行主题了分类,接受用户关于专利与商标相关问题的咨询,如问题列表中有一项提问“贵馆是否提供相关专利的检索服务?”[5]。北肯塔基大学图书馆为当地中小企业人员开展专利保护、分类与检索方面的知识培训;华盛顿大学工程图书馆还组织由企业家、知识产权专家与律师等主体参与的知识产权交流活动,如专利诉讼的路演[6]。

3.4 空间场所服务

近年来,美国高校图书馆以服务创业为主题进行空间改造,借助自身空间、设备以及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社区创客提供了激发灵感与协同工作的场所,如创客空间、开放实验室等。肯特州立大学塔斯卡罗瓦斯分校图书馆的创客空间促使用户将创新思想转化成企业产品或适销产品,同时也是俄亥俄州小企业发展中心所在地,用于培养数字和创业素养。北卡莱罗那州立大学图书馆的Hill创客空间向师生提供了各种新兴的制作技术与工具,比如3D扫描仪、可编程机器人、3D打印机、物联网入门套件等设备。密歇根大学图书馆Shapiro 设计实验室开展了由社区创客们参与科学过程的若干项目,探索机器学习的使用,比如空气质量监测和社区测绘等。

4 中国高校图书馆面向创新创业的服务实践概况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创业服务主要面向大学生创业群体展开,少数图书馆也为初创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其中,针对大学生的服务内容包括组织创业经验分享讲座、提供创新创业资料、建设创客空间等;面向创业企业主要提供信息代查代检、文献资源传递、专利信息服务等内容。

4.1 文献资源服务

随着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延伸,在资源建设方面除了重视学科资源以外,经济类、法律类、专利信息、行业报告等商业信息资源逐渐丰富,从而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及校外初创企业提供资源支撑。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列表中整合了全球企业数据库、全球上市公司分析库、法律数据库、商业期刊集成数据库等信息。武汉大学图书馆提供了中国经济信息网专题资料库、中国企业产品库、中国商业报告库等商业信息资源。这些资源面向校内师生免费开放,校外人员则可以通过文献传递、电话或邮件咨询等形式获取。文献资源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

4.2 信息检索与咨询服务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逐渐拓展服务对象范围,开始面向政府、企业等机构开展情报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尤其在“双创”战略背景下,创业者对市场、经济、行业、竞争对手以及创新技术等信息的需求迫切,高校图书馆开始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为其提供信息检索与情报咨询服务。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企业的信息调研提供信息检索、定题检索、技术引进查新、新产品开发查新等服务;江苏大学图书馆下属科技信息研究所向创业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及技术服务;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面向创业企业提供有关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方向的情报咨询服务[7]。

4.3 专利信息服务

“双创”战略的推进,使得知识产权创造、利用与服务成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创业团队急需专利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专利情况分析,辅助决策领域研发和市场投入,以及后期的专利申请、专利布局等。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纷纷建立知识产权中心,面向创业团队、中小企业开展专利服务,包括专利检索、专利查新、专利分析等内容。比如浙江大学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专利法律状态、专利技术、专利时效性等信息检索,以及专利查新、专利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等服务;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为创业企业提供专利布局分析与代检索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面向大学生群体组织专利讲座,如“加强专利保护意识,增加创业与就业筹码—记《专利保护策略与专利侵权风险案例分析》”主题活动。

4.4 创客空间服务

创客空间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创业项目研讨和路演的主要场所。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为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创业,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建立了创客空间,使得创客们共同创造并进行创意思路交流。比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创客空间为校园创业团队提供了免费的影音设备、会议场所、创业路演,以及会展平台,创客俱乐部中还设置了音视频加工室、CR/AR开发室、图像创意室,帮助创客们进行知识转化[8]。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建设了创客大讲堂,定期邀请创业精英、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群体进行双创辅导,提升他们的创业技能,并且还提供了创意工作坊、创意展示空间,促进学生们的创意思想转化为产品[9]。上海交通大学与京东联手打造的创客空间内配备有新兴的技术设备,比如3D打印机、无人机、虚拟现实系统等,为创客们提供了全新体验,激发了创造灵感。

5 中美高校图书馆面向创新创业服务的差异与启示

通过对中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业的实践情况进行调查与梳理,归纳出了两国高校图书馆面向创业团队的主要服务内容,发现服务类型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创业信息资源推介、信息咨询、专利服务以及空间场所服务。不同点在于各项服务的形式、深度与广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服务的开放性方面。美国公立大学图书馆采用开架服务方式,允许校外人员入馆查找资料,这为校外创业人员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则向师生、校友、合作机构开放,并与谷歌达成合作,允许资源的公开获取。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基本面向在校师生,针对社会和企业开放的商业信息资源较少。此外,在空间服务方面,美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会面向师生与社区创客开放,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则主要面向校内师生开放。

其次,在服务的深度与形式方面。在资源类型方面,美国高校图书馆关于创业主题的资源类型众多,既包括导向性的政策文件、行业报告、地方新闻,还涉及细分领域的业务报告。我国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商业信息资源大多为经济、产品、公司等信息的专题资料库,较少涉及细分领域的内容。在创业培训方面,美国高校图书馆通过在线课程、嵌入式课程等形式向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关于创业管理工具、创业思想与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我国高校图书馆未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而是依托创客空间定期组织创业经验分享类讲座。

最后,在服务的广度方面。美国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创业大赛、与社区合作开展创业项目实践、专利诉讼路演等各种类型的推广活动,相较而言,我国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创业活动略显匮乏。此外,美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了创客空间、实验室等多种类型的空间场所,为创客们提供的新兴制作技术与设备较为多样,包括激光切割机、机器人、绘图仪、3D 打印等设备,而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类型与新兴技术设备较少。

通过对比中美高校图书馆在创业服务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经验,得到如下启示:(1)找准服务定位,面向创业企业提供更多开放性服务。在“双创”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将自身定位为创业企业的支援性情报提供方[10],与更多的创业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向他们开放商业信息资源,提供空间与技术支撑。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等形式了解创业群体的需求,完善创业信息资源建设,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市场、技术、产品、专利等分析报告。(2)建设创业服务生态系统,拓展服务维度。包括开设多层次的创业课程、建立多功能的创业孵化载体。比如,将创业方式与理念、市场调研、竞争战略、专利检索与保护、营销手段等内容纳入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则以专题讲座、普及公选课及项目大赛多方面展开。此外,定期组织真人图书馆活动,搭建大学生创业群体与企业家、行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为其创业项目孵化提供支撑。(3)加强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共筑创业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应与公共图书馆、大学科技园、企业、社区等多方合作,整合创业信息、空间与技术资源,面向社区特定人群制定创业计划,拓展服务维度。面向科技园、企业进行创业服务需求调研,填补服务空白,并承担起除了创业资料与课程提供、情报咨询以外的创业分享、路演等活动的组织推广,创建协同化创业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创客专利图书馆
专利
专利文摘
“小创客”有法宝
图书馆
创客
创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