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区域协作实践初探
——以张家口市图书馆与京津两地图书馆开展协作为例

2019-01-19

图书馆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张家口市馆藏协作

党 宁

(张家口市图书馆,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区域一体化发展既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然结果,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宏观上,区域一体化大致可分为区域合作、区域协同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3 个阶段。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当前全力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终极目标就是打破行政壁垒,协调区域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国际大城市群,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提升我国在世界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加快公共图书馆的区域协作作为“文化先行”的一项内容,应当为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样板及智力方面的支持。笔者拟从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出发,结合张家口市图书馆与京津图书馆加强馆际交流与协作的实践,寻求公共馆在区域合作的实践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初步思考。

1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概况

京津冀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我国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经济核心区。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标志着由中央顶层设计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进入实质性阶段;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涉及保定市下辖的雄县、容城、安新3 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这两个重大事件表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得到了快速推进。

作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及任务是通过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优化首都功能,在区域内形成交通、市场、制度、公共服务和产业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早在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了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并全面系统阐述了其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 张家口市图书馆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角色定位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属河北省下辖地级市,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张家口市作为连接京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是现行长城分布最多的地区,素有“长城博物馆”的美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由张家口作为起点的张库大道是远达俄罗斯的一条国际商道,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对这条商道有过重要的论述。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张家口市图书馆成立于1949年4月,前身是原察哈尔省立图书馆,最早可追溯至1924年前后建立的察哈尔民众教育馆,是河北省内建馆较早、馆藏资源价值较高的图书馆。张家口市馆馆藏的《清音阁集》已入选国家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馆内还藏有1945年以前的日文原版图书资料,具有很高的版本和史料价值。

从改革开放开始至新世纪初,张家口市图书馆与其他同类型图书馆一样,在馆藏建设和服务方面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先后开展了缩微阅读、音像视听和盲文阅览等服务,并于新世纪初实现了计算机全面管理,使文献资源服务实现了多元化。张家口市图书馆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公共图书馆规范服务达标活动示范馆”“河北省服务质量奖”,以及市级“文明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在这一时期,张家口县区的图书馆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服务手段上,各馆注重创新、重视品牌建设,积极推进互联互通,密切与社会其他机构的合作,很多馆开展了“一证通”“一卡通”服务,形成了各自的服务特色。

3 张家口市图书馆与京津各馆协作的实践

张家口市图书馆作为国内成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家口市馆就与省内其他地市图书馆在图书馆业务上进行过交流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张家口市馆进一步密切与河北省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的业务合作,如北京图书馆专家多次到张家口市馆手把手地指导本馆工作人员开展馆藏日文书的编目工作。北图还将剔旧的藏书和阅览桌椅无偿赠予张家口市馆及县区馆。进入新世纪,馆际交流协作的密度和力度更是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针对读者的阅读推广方面的业务交流占了很大比重。

3.1 张家口市馆与京津各馆协作的起始

张家口市图书馆与京津各馆的协作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与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签订的馆际资源共享协议。当时,作为国家馆的北京图书馆与很多地市签订了馆际互借协议,对于读者急需而本地馆藏无法提供的资料,采取馆际互借的方式,满足读者的需求。应当说,这是当今京津冀一体化框架下最早的馆际合作,为当时京张两地特别是张家口本地的读者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张家口市馆与京津冀馆的联系进一步密切,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联采联编的出现,为各馆通过业务平台,实现联合编目,保证数据质量,并根据所在地的产业优势和地域特点收集资源、规划服务等提供了可能。这一时期,张家口市图书馆立足本地,在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协作体系中确立正确的馆藏定位:以本地区发展为依据,以强化本馆积累和确立本馆藏书范围为根本,保持综合馆藏性质,适当采购大部头和稀少边缘图书,在本馆采购经费允许范围的内,面向国内采购中文图书和期刊;同时拿出部分资金采购图书,配送给在相关的街道和学校设立的分馆,将部分读者需求下移到分馆之中,以缓解市馆作为城市中心馆读者数量过多,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

3.2 京津冀一体化促进了各馆间全面合作与交流

尽管本世纪初,市图书馆在总分馆建设方面,工作目标和实践没有充分明确,但是作为市级公共馆市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密切与社会联系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丰富了包括馆际互借在内的各种服务项目,形成了自己的服务特色,得到了读者的积极反馈,走在了河北省各公共馆的前列。但是,从服务内容和规模来看,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框架下,张家口市图书馆仍然处于被动地接受京津地区图书馆服务,而与京津图书馆界互动又不足的问题,从这个层面也反映出三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对等的现状。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概念的提出,为张家口市图书馆在内的公共图书馆与京津地区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可能。从2014年至今,张家口市图书馆先后与首都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进行了馆际业务交流,市图书馆选派的业务骨干由馆领导带队分别到首图和津图参观学习、取经求教,按照“对标定位”的要求,由业务人员有目标地学习京津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效地提高了业务素质和能力,为张家口市图书馆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全国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开始以来,又一次为促进京津冀区域协作提供了机遇。在此之前,北京西城区图书馆、海淀区图书馆先后与张家口市图书馆签署了馆际合作协议,在馆藏建设和活动开展方面积极协同协作,以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和共同开展读者活动为抓手,通过馆际联动,实现了京津冀公共馆之间的协调联动。作为河北省西北部的边缘城市张家口,尽管历史上与京津的联系多于省内其他城市,但是,实现真正的馆际合作,完全有赖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体化目标的提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框架下,以往以馆际互借为基础,以业务交流为纽带的图书馆地域合作不仅突破了原有的业务领域,实现了业务、管理和事业发展的联学联研,而且实现了读书征文、公益讲座、专题展览、读书征文等一系列读者活动的联动。以2018年4月21 开展的张家口市图书馆与北京石景山区图书馆和天津市河西区图书馆共同参与举办的“书香京津冀诵读大赛”活动为例,三地活动共吸引读者参与达1 万余人次,最终三地公共馆通过遴选,各自派出优秀选手参加了在北京石景山的最终角逐,三地选手以最佳的状态,共同完成了“书香京津冀诵读大赛”的工作目标,实现了三地图书馆界交流、学习、提高的目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项活动作为三地图书馆馆际交流的纽带,每年都将轮流在各馆举办,从而使这项惠及读者,密切京津冀图书馆际交流,实现了常态化和规范化发展,也为三地书香阅读氛围的营造提供了新的平台。

4 构建区域内公共图书馆协作机制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内容,构建京津冀区域公共图书馆协作体系同样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通过这一工程,区域内的图书馆的服务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有效延伸,特别是馆际协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被各馆积极付诸实施,且还取得了很多过去不敢想也实现不了的成果。笔者认为,做好京津一体化过程中的公共图书馆的区域协作,必须加强以下工作。

4.1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区域协作的保障

从区域内馆际协作的实践看,完善的制度是确保区域协作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由于各馆在人、财、物方面仍隶属原有的各主管部门,区域内协作的各馆是因为各种利益关系而形成的契约关系,这就要求在法治社会和一体化协作发展的进程中,各协作体之间必须通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整个协作过程。这些制度应当包括文献著录标准、联采统编制度、技术保障与服务标准、馆际活动开展细则等内容,确保协作馆间在文献通借通还时不会出现数据错乱,在联采联编和数字化推广等方面集各馆人力物力于一体,避免重复性浪费等问题,通过规章制度为图书馆区域协作奠定基础。

4.2 区域协作需要强化地方文献藏书建设的馆际协调

信息化时代,地方文献馆藏建设成为了各馆特色化馆藏建设的重点,特别是一些本地独有而其他地域收藏意义不大的地方文献,更成为各图书馆收藏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区域化馆际协作中,地方文献的收藏与组织往往给同一区域内各馆的地方文献馆藏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要界定地方与地域的关系,既体现地方文献的价值,又将地域协作中同一区域的文献收藏作为参考,扩大区域内各图书馆藏书建设的视野,促进区域内图书馆以地方文献藏书建设作为馆际协作的重要内容,全方面地开展协作交流,真正实现互通有无,夯实馆际交流协作的文献基础。

4.3 科技发展是助推区域协作需要体现的重要动力

如前所述,区域协作的实现,源于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进程就是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的必然产物。我们更应当认识到科技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标准化。在馆际协作中,标准化是协作的基础,从联合采购到最基础的标准化著录,充分体现了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也为各级各类图书馆加强协作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特别是当前提出的“互联网+”模式,将互联网衍生的数字化产品作为图书馆的馆藏和服务内容,更为区域内各馆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协作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张家口市馆藏协作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口市中心支行
张家口市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张家口市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