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馆藏文献资源 展示优秀民族文化——中国民族图书馆举办专题文献展览回顾

2019-01-19吴贵飙中国民族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蒙古文古籍少数民族

吴贵飙(中国民族图书馆)

中国民族图书馆是一所全国性的民族文献资料中心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开放。中国民族图书馆现有藏书60万册,所藏文献的民族文字种类多,有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24种。其中,特藏汉文古籍11.5万册件、少数民族文字古籍8万余册件,其中不乏善本、珍本、孤本。

为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发挥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中国民族图书馆从2013年起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探索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和展览展示形式相结合的模式,举办专题文献展览,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全方位、多形式、多视角展览展示优秀的民族文化、宣传我国民族政策、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伟大成就。至今中国民族图书馆已经成功策划、组织、举办了50余期各种专题文献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普及知识、传承文明等方面的作用。

一、民族古籍专题展览

(一)在馆里举办的民族古籍展览

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藏藏文古籍珍本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3年12月5日-2014年4月10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此次展品均来自大连民族学院(现大连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藏文古籍,共有19部清中晚期金汁写本。其中不乏《圣大解脱十方广大忏悔除罪成佛大乘经》等书法上乘、装帧精美的珍品。

民族文化宫宫藏文物古籍精品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4年3月5日-15日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正厅展出。此次展览立足于宫藏文化资源,分设“综合厅”“服饰厅”“书画厅”三部分。综合厅中集中展示了汉文、藏文、蒙古文、满文、察合台文、彝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朝鲜文等12个文种的48部珍贵古籍。

八桂遗珍——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成果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4年3月24日-31日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西一厅展出。展览首次集中展示广西少数民族古籍120余册,以壮族、毛南族古籍为主,内容涉及民间宗教、字书、民间故事传说等,之中不少入选了国家或广西壮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是极为稀见的民族古籍珍品,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间文学等。展出古籍抢救、整理、出版成果100余册。

中国民族古籍再生保护成果展 此展览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民族文化宫、北京市民族古籍办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6年2月4日-3月20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这次展览较为集中地展示了少数民族古籍影印再版成果200余部。涵盖汉文、蒙古文、藏文、满文、察合台文、彝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十余个文种文献,其中不少是具有代表性、孤本或流传稀少、具有重要版本价值的珍贵典籍。观众可近距离接触这些民族文化遗产,感受民族文化底蕴,了解各族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40周年京津冀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 此展览由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等单位承办,2019年1月21日-4月10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全面展示北京、天津、河北地区民族古籍抢救、搜集、保护、普查、整理、翻译、出版、研究等工作取得的成就。展览精选了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少数民族古籍中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原件及复制本,多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本次展览共展出了包括汉文、蒙古文、藏文、东巴文、彝文、西夏文、察合台文、满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朝鲜文等13种文字的古籍近百册(件),拓片2幅。此外,展览还展出了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的成果近百种,少数民族古籍研究的成果近200册,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板15幅以及有关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视频。

墨香遗珍——辽宁省阜新市政协文史馆馆藏北京木刻版蒙古文、藏文古籍珍品展 此展览由辽宁省阜新市政协、民族文化宫主办,辽宁省阜新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阜新市政协文史馆、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7年5月9日-6月28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开展。辽宁省阜新市政协文史馆是集收藏、征集、研究、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史馆,是发掘阜新深厚文化底蕴、弘扬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收藏有蒙古文、藏文、满文、锡伯文、汉文等古籍2,300余册件,均来自首任馆长海春生先生的收藏。展览展出了阜新市政协文史馆馆藏蒙藏文古籍文献60余部,其中不少是具有代表性、孤本或流传稀少、具有重要版本价值的珍贵典籍。此外还展出了阜新地方文化、人文景观、方志、民俗方面的图书近70册。观众可近距离接触这些民族文化遗产,感受民族文化底蕴,了解各族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

墨香遗珍——蒙古族古今珍贵文献特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6年8月12日-9月28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中国民族图书馆现已收藏蒙古文古籍177种、200多册,蒙古文新书6,691种、1.5万余册,并已建成蒙古文文献书目数据库。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蒙古文古籍有14种,此次展示了《甘珠尔》《格斯尔传》《蒙古源流》《蒙古文法诠释苍天如意珠》《察哈尔格西洛桑楚臣传略》《莲花生大师传》《章嘉若必多吉传酬愿如意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等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蒙古文古籍和1种馆藏蒙古文重要历史文献。

博文遗珍——古今藏文重要文献特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5年12月15日-2016年2月1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展出藏文古籍、图书200余册(件),包括珍贵古籍文献、吐蕃藏文写卷、现代藏文优秀图书、研究成果、涉藏报刊,以及古今藏族重要文人、藏文书法、非遗中的藏文等介绍,彰显了藏文文献旺盛的生命力和源远流长。

墨香遗珍——满族古今重要文献特展此展览由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北京醇圆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2017年12月6日-2018年2月11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满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满族文化,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流传至今的满文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是研究清代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语言文字、医学等各方面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截止到2017年10月,中国民族图书馆有15部满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次展览特从馆藏文献中遴选满文古籍以及相关图书和音像制品300余种(册),供广大观众参观、欣赏、阅读。

(二)在馆外举办的民族古籍展览

中国民族古籍珍品展 此展览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承办,2013年10月9日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展出。展览共展出汉文、藏文、蒙古文等12个文种的75件珍贵古籍,集中反映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古籍书写、印刷及装帧形式、特点、风格等。

中国民族古籍珍品展 此展览由广西古籍保护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联合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协承办,2013年12月1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一楼大厅展出。此展览是“中国民族古籍珍品展”首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展出。展品全部来自中国民族图书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馆藏,包括汉文、蒙古文、藏文、满文、察合台文、彝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朝鲜文等12个民族文种的68件珍贵古籍实物和介绍。

中国民族古籍珍品展 此展览由大连民族学院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承办,2014年5月8日在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展出。展品包括汉文、蒙古文、藏文等12个民族文种的68件珍贵古籍的实物及介绍,集中反映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古籍书写、印刷及装帧形式、特点、风格。

中国民族古籍珍品展 此展览由北方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承办,2014年9月22日在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展出。包括汉文、蒙古文、藏文等十余个少数民族文种的古籍82部100余册(函),集中反映了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古籍书写、印刷及装帧形式、特点、风格等。

中国民族古籍珍品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呼伦贝尔市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2015年6月23日-7月12日在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展出。展品包括汉文、蒙古文、藏文、满文、彝文、水文、布依文等十余个民族文种的49部60余册(函),集中反映了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古籍书写、印刷及装帧形式、特点、风格等。呼伦贝尔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浓厚,是拓跋鲜卑人、蒙古族等众多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源地,这些古籍文献真实见证了众多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反映了呼伦贝尔史上各族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是各族群众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的精华。

(三)“中国民族典籍文化展”巡展

民族典籍文化进校园——中国民族典籍文化展此展览由中国民族图书馆、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与所在展出单位联合主办。

2016年5月23日-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展出;

2016年5月31日-6月1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展出;

2016年12月9日-30日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展出;

2019年5月7日-30日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展出。

民族典籍文化进社区——中国民族典籍文化展

此展览由中国民族图书馆、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与所在展出单位联合主办。

2016年7月11日-15日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展出;

2018年4月11日-5月30日在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展出;

2019年4月11日-5月30日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展出;

2019年5月11日-30日在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图书馆展出;

2019年6月1日-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北馆展出;

2019年7月1日-16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展出;

2019年8月7日-30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图书馆展出;

2019年8月8日-30日在北京市顺义区图书馆展出。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民族文献专题展览

大理白族自治州暨白族人文历史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4年4月12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展示了有关白族的古籍及各类文献共200余册,涉及白族的历史、考古、民俗、建筑、艺术以及与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内容的书籍。

甘孜藏族自治州暨藏族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4年6月3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共展出汉文、藏文各类文献200余册,包括地方志、格萨尔史诗、唐卡藏画、文学名著、旅游读本等优秀研究成果、藏文古籍珍本,内容丰富,展示了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暨康藏历史文化。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暨朝鲜族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4年6月24日-7月23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品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方志、政治经济成就、旅游读本;朝鲜族历史、文化、文学、教育、科技等优秀研究成果和珍贵古籍200余册,有汉文和朝鲜文各类文献,内容丰富,展示了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暨朝鲜族历史文化。

凉山彝族自治州暨彝族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4年8月21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品包括地方志、彝族历史、文化、民俗、医药、服饰、文学名著、旅游读本等优秀研究成果和彝文古籍珍本200余册,有汉文和各类文献,内容丰富,展示了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暨彝族历史文化。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暨土家族、苗族文献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4年10月16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品包括历代地方志、政治经济成就、旅游读本,土家族与苗族历史、文化、文学、教育、科技等优秀研究成果和珍贵古籍200余册。内容丰富,展示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土家族与苗族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暨傈僳族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4年11月15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共展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及傈僳族、独龙族、怒族、普米族等相关文献200余册,包括怒江州地方志以及反映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傈僳族等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学、教育等方面的图书和珍贵古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自治旗民族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呼伦贝尔市图书馆等单位承办,2015年5月12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包括从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民族众多的文献中选出的300余种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三个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间文学、人文风情以及经济发展等。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暨阿坝藏族、羌族文献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5年9月2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共展出中国民族图书馆藏阿坝州及藏族、羌族相关文献200余册,包括阿坝州地方志以及反应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图书和珍贵古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暨布依族、苗族文献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5年11月3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该展览以黔南州历史、文化为主题,共展出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布依族、苗族等相关文献200余册,其中不乏优秀研究成果。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暨傣族、景颇族文献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6年4月18日-5月3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该展览以德宏州历史、文化为主题,共展出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傣族、景颇族等相关文献200余册,其中不乏优秀研究成果。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暨苗族、侗族文献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6年6月13日-28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该展览以黔东南州历史、文化为主题,共展出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苗族、侗族等相关文献200余册,其中不乏优秀研究成果。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暨土家族、苗族文献展此展览由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支持,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协办,2017年8月18日-9月17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本次展览是为配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湘西州60年来的伟大成就,展示湘西州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而举办。展品均为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精选相关古籍文献十余部、各文种新书约300册,并结合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呈献给广大观众。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8年3月20日-29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是为配合“世界三七之乡——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宣传文山州60年来的伟大成就,展示自治州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此次展览精选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相关古籍文献十余部、新书200余册,并结合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了文山州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文山州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紧密团结、相互支持,用心血和汗水、辛劳和勤奋,谱写出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开放发展的华章。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少数民族图书馆专业会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会员会协办,2018年3月30日-4月18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为配合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展览精选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相关古籍文献(如《西南彝志》)十余部,方志、年鉴、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医学、古籍研究等新书200余册,并结合图文并茂的展板、彝文书法作品、视频资料,供广大观众参观、阅读。

三、民族文化专题文献展

馆藏民族法律法规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4年9月20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品包括汉文的民族区域法律法规相关文献及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傣、傈僳、佤、纳西等多种文字的少数民族法律法规文献200多册,展示了我们党在民族区域自治道路上取得的光辉成就和在民族地区法制化道路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图书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4年12月5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品包括《乾隆皇帝御批真迹》《启功书法集》以及馆藏民族文字书法写本等近百余册,展示了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及文化。

中国回族文献展 此展览由北方民族大学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承办,2014年12月8日在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展出。展览分别为实物陈列、图片展示、文字图表说明、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包括汉文、阿拉伯文书籍200余部。

中国民族节日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5年1月12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品包括民族文字古籍、节日风俗纪实、研究论著、画册等共100余册,全面展示了我国56个民族别具一格、绚丽多彩的节日及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阿拉伯文典籍暨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成果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5年3月12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集中展示了馆藏抄本、印本阿拉伯文古籍和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相关文献200余册。

复兴丝路再现辉煌——“一带一路”人文历史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5年4月1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品包括有关古丝绸之路相关优秀研究成果、古籍文献等200余册。

魅力鄂尔多斯绿色乌审——民族文献、摄影、书法作品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5年7月8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了乌审旗3位历史名人、226位文学作者、36位艺术名家的550本书籍、50幅摄影作品、10幅书法作品和262篇传略。这些展品展示了乌审旗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间文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版精品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5年4月1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共展出新疆当地各出版社出版的200余册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蒙古文、锡伯文优秀图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医学、旅游等诸多方面。

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第一至三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民族出版社、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管理协会、西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2016年4月1日-10日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西一厅展出。

孝庄故里 魅力通辽:通辽市民族文献、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 此展览由通辽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展览馆、通辽市图书馆等单位承办,2016年5月7日-31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

神秘水乡秀秀三都——水族文化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等承办,2016年11月5日-2017年1月10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览是配合“2016年北京水族同胞欢度端节活动”举办的,旨在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水族悠久的历史、深厚文化底蕴、浓郁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资源。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国57%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有“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的美誉,美丽的都柳江蜿蜒穿城而过,2016年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展览以水族水书习俗、水族马尾绣、水族剪纸、水族端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展出水文古籍10种,水文古籍保护成果、水族研究等精品文献近400册,马尾绣作品10幅,水文书法作品4幅,水族剪纸作品2幅。

新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北京市西城区文联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7年1月12日-2月28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各类优秀文学图书近400种。随着国家对文学创作的重视,我国涌现出一批少数民族优秀作家,创作出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不仅对本民族当代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而且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作品,推动了我国文学多元化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文献展此展览由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民族文化宫、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7年3月4日-4月25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项目14个。它们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藏戏、热贡艺术、呼麦、玛纳斯、格萨(斯)尔、侗族大歌、花儿、麦西热甫(又译“麦西来甫”)、赫哲族伊玛堪。本次展出以这14个项目为主题,展出相关文献300余种,并配有相关展板和音像资料。

中国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文献展 此展览由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云南省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协办,2017年9月25日-11月20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家按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交流、共同发展的要求,积极抢救和保护中华文化记忆,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8月,中国共有传统音乐音响档案、清代内阁秘本档、纳西东巴古籍、清代大金榜、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本草纲目》《皇帝内经》、中国西藏元代官方档案、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南京大屠杀档案等10项“记忆遗产”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本次展览之后,2017年11月,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由此,中国“世界记忆遗产”增至11项。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延续民族记忆,呼唤和推动全社会对“记忆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中国民族图书馆从馆藏文献中遴选图书及相关音像制品200余种,供广大观众参观、欣赏、阅读。

新时代迎新春——春节习俗文化文献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承办,2018年2月12日-3月1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春节习俗是中华文明精神内涵最集中的体现。辞旧迎新之际,立足馆藏资源,介绍我国各民族春节习俗文化,传承民族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切实让传统节日厚重的文化氛围伴随千家万户度过一个欢快祥和的羊年新春佳节。

改革开放40周年——京津冀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 此展览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北京市民族宗教委、天津市民族宗教委、河北省民委、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北京市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等承办,2019年1月12日-2月28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此次展览旨在让广大观众共享北京、天津、河北区域文化发展成果,使各民族同胞深入了解京津冀区域少数民族古籍珍品,近距离感受中华各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切实提高全社会对古籍保护的意识。展览全面展示北京、天津、河北地区民族古籍抢救、搜集、保护、普查、整理、翻译、出版、研究等工作取得的成就,展览精选了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少数民族古籍中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原件及复制本,多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本次展览共展出了包括汉文、蒙古文、藏文、东巴文、彝文、西夏文、察合台文、满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朝鲜文等13种文字的古籍近百册(件),拓片2幅。展览还展出了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的成果近百种,少数民族古籍研究的成果近200册,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板15幅,同时还展出了有关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视频,供观众观看。

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自治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成果展 此展览由中国民族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少数民族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协办,2019年4月19日-6月30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展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自治区图书馆精选图书及研究成果近100册,中国民族图书馆精选图书100余册,通过文献、展板、音像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立体生动地向各界观众全景展示五个自治区图书馆的概况,以及在阅读推广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

四、纪念活动专题文献展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民族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5年8月10日-9月1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从众多抗战文献中选出200余部重要著作,展现了全体中华各民族儿女冒着敌人炮火共赴国难,英勇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光辉历史,反映了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这对于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万众一心推进强国强军伟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建党95周年——少数民族革命人物暨文献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6年6月30日-8月10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我国各少数民族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涌现出无数的优秀人物,他们光辉的人生是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本次展览从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文献中筛选有关少数民族革命人物的各类文献及研究成果近200余种。展览还利用展板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八至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少数民族委员名单,特别介绍了乌兰夫、包尔汉、阿沛阿旺晋美等杰出的少数民族领导人物生平及功绩,旨在铭记历史、珍惜现在、走向未来。

红色记忆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民族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6年9月30日-11月3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从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文献中精选汉文、少数民族文字有关长征的图书、珍贵古籍以及相关研究成果300余册。这些文献包括记录长征史实的文献、长征经过的民族地区的文献和关于长征的少数民族文字的文献。如,《二万五千里》珍藏本,第一本问世的长征专著《随军西行见闻录》,第一部向西方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著作《神灵之手》,世界首部研究长征的英文专著《一九三五年长征》,长征少数民族人物谱等。

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暨内蒙古民族文献专题展 此展览由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支持,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7年6月29日-8月16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在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49个民族组成的2500多万各族人民谱写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北疆乐章。内蒙古自治区7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的繁荣进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展览精选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的图书以及汉文、蒙古文新书,蒙古文古籍等约300册,并结合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呈献给广大观众。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经典文献展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少数民族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协办,2018年5月30日-10月30日在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传入中国后,翻译成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彝文、壮文等文种,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实践。本次展览精选马克思经典著作、少数民族文字译本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近300册。展出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马克思著作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彝文、壮文等少数民族文字译本。

展览还精选中国民族图书馆、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各文种的马克思的经典文献及研究马克思的文献200余册,结合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和视频资料,呈献给广大观众。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民族文献特展此展览由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支持,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承办,2018年10月31日-2019年1月9日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展出。展览精选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相关古籍文献十余部、新书约300册,让各位观众通过文献走近、走进广西,领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广西的美丽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我和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民族文字书法作品暨文献展 此展览由民族文化宫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承办,2019年7月1日-10月31日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中国民族图书馆举办。展览共展出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彝文、壮文、托忒蒙古文、古壮文、满文、锡伯文、柯尔克孜文、土文、东巴文、哥巴文、纳西文、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景颇文、哈尼文、傈僳音节文、老傈僳文、傈僳文、拉祜文、佤文、古白文、白文、瑶文、独龙文、苗文、古布依文、布依文、侗文、水文、仡佬文、黎文、喃字、鲁尼文、摩尼文、回鹘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八思巴文、女书等46个文种的书法作品200余幅;展出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彝文、壮文、托忒蒙古文、古壮文、满文、锡伯文、柯尔克孜文、土文、东巴文、纳西文、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景颇文、哈尼文、傈僳音节文、傈僳文、拉祜文、佤文、载瓦文、古白文、白文、勉方言瑶文、门方言瑶文、独龙文、滇东北苗文、川黔滇苗文、古布依文、布依文、侗文、水文、仡佬文、黎文、喃字、于阗文、鲁尼文、回鹘文、察合台文、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八思巴文、女书等48个文种的文献(图书、期刊、报纸)100余册件;总计有51个文种的展品300余件。通过展品,展示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历年展览中展示文种最多的一次。

通过展览,观众可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发挥积极作用。

五、加强媒体宣传,让展讯及时传递给观众

每一期展览均撰写新闻稿,有开幕式的展览,通常会邀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社、人民政协报、中国民族、民族画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记者现场采访。展览信息在人民网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少数民族文字网站,央视网,国家民委网站,中共中央统战部网站,人民政协网,民族文化宫网站,中工网,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民族、中国民族(蒙古文版),中国民族图书馆,光明日报,法制日报,民族画报、民族画报(蒙古文版),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美术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时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青年网,中国蒙古语广播网,中国博物馆协会网站,凤凰网,国际在线,搜狐新闻,弘博网等多家媒体、网站做了相关报道。在展览期间,会针对展览内容和展品撰写深度展览推介,分别在微信平台、微博上发布,成为微信朋友圈最热阅读、转载文章。

总之,策划举办以上展览的选题首先要考虑读者、观众的需求,第二要考虑时代需求,第三要考虑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第四要考虑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要在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来做,对本民族历史坚持正确的观点,不能本末倒置。在实践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二是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在增进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展览,观众可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蒙古文古籍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部分海外藏蒙古文文献及其目录
乌兰察布蒙古文网站正式上线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