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青年研究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

2019-01-19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亚文化粤港澳大湾

张 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着支撑引领作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青年高度集聚之地,大湾区建设不仅关乎国家发展,也和粤港澳青年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为粤港澳青年实现个人梦想创造了机遇;同时,粤港澳青年是大湾区创新活力的源泉,是建设大湾区的主力军,是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引入青年视角,了解粤港澳青年的特点,保障其发展权利,以推动大湾区更快发展和大湾区青年更好成长。从这一视角出发,针对粤港澳青年的学术研究便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工作。

一、粤港澳青年研究回顾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可以检索到的文献看,有关粤港澳青年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对港澳青年的研究,大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了解香港青年大众的现状,如香港青年的社会法律意识、婚姻家庭观、金钱观、香港青年就业情况等等;其二是了解香港青年政策以及青年工作(或称青年服务)的发展进程和趋向。而后,粤港澳青年研究逐渐增多,学者关注较多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粤港澳青年政策、青年工作机制和运作方式

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粤港澳三地青年政策、青年工作体系存在较大差异。有关港澳两地青年政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涉及青年政策的发展历史及回归后青年政策的特点和实践路径。有关港澳青年政策历史沿革的分析,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回归前港英政府、葡澳政府青年政策的特征以及回归后港澳青年政策的发展。学者普遍认为,在回归后,港澳特区政府在青年政策方面理念更为积极。例如,何志平指出,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试图扭转港英时期的青年政策方针,从 “控制”“斩根”“同化” 等较为负面的操作,切换至比较正面的意识形态推广。①何志平:《香港青年:问题与出路》,《港澳研究》2015年第1期。熊美娟、蒋红军认为澳门回归后青年政策践行了“积极的青年发展”路径,注重参与在青年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视青年的公民教育问题。②熊美娟、蒋红军:《“积极的青年发展”:回归后澳门的青年政策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8期。但伴随着香港青年问题日益复杂化,学界对香港青年政策的反思越来越多。例如,颜海娜、张要要认为,回归后香港青年政策基本沿袭港英政府的政策框架,强调青年的自我责任以及家庭在青年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更倾向于一种反应性的和问题导向式的政策制订方式,缺少明确的方向和目标。③颜海娜、张要要:《二十年来香港青年研究态势分析(1997~2017)》,《青年探索》2017年第6期。有关内地青年政策,特别是广东省青年发展规划方面的研究,是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之后逐渐引起关注的,目前尚处于研究初期,着力于探索《广东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制定的路径。

内地关于青年工作的概念,与港澳地区比较相近的概念是“青年服务”,可以理解为 “服务于青年的社会工作”,因而港澳与内地的青年工作概念还是有较大的差别。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区别是服务主体不同,例如,香港青年事务管理的主体有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团体,比较多元化;而在内地提及青年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共青团组织,此外还有相关政府机构,有着深刻的政治烙印,非政府组织等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港澳地区的青年服务发展较早,与内地相比,无论是体制规范还是运作方式,很多方面都较为成熟,一些学者致力于总结港澳地区在青年志愿服务、慈善服务、少年司法实践、青少年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经验、发展趋势,也包括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对内地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产生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例如,方巍在回顾香港青年药物滥用现象及其政策的基础上,谈到其原因及应有的社会政策取向,以期对内地青年药物滥用政策制定起到借鉴作用。④方巍:《香港青年药物滥用与社会政策分析》,《青年探索》2016年第1期。赵荣生论述了香港地区在推行青少年生涯辅导本土化方面做出的努力,即以学生为本,在接纳欧美学校生涯辅导模式的基础上,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演化出“主动式”生涯辅导模式。⑤赵荣生:《台港青少年生涯辅导本土化经验及启示》,《青年探索》2011年第4期。相关文章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局限于对港澳新理念、新做法的呈现,而对内地如何将这些理念和做法进行本土化的分析还较为欠缺。正如梁启贤、叶敏芝在对澳门青年工作进行反思时所说:“我们不是在盲目地吹捧西方的经验,而是对西方服务学习的探讨、学习,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思维领域,为本地的青少年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⑥梁启贤、叶敏芝:《从义务工作到服务学习:对澳门青年工作的反思》,《青年探索》2010年第2期。

(二)粤港澳青年的价值观念

粤港澳三地地理位置相近,历史的渊源、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青年期生理心理的共性特征,使得三地青年在价值观念层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三地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架构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促使三地青年在价值观念层面又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在有关港澳青年价值观念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将历史维度嵌入其中,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世代青年价值观念的流变。如杨晗旭、徐海波认为,在近代中国社会“救亡”思潮大背景下,香港青年的中国人身份不断强化,但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演变,在港英政府主导下,内地被描述为“恶之他者”,与香港本土意识和本土认同对立起来,造成香港青年身份认知的“倒错”。①杨晗旭、徐海波:《“他者即恶”——香港青年社会运动与国家认同的流变》,《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2期。部分学者还指出,香港青年近年来在国家认同、身份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香港近年来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青年普遍经历向下流动问题密切相关。给陆港关系的深化融合和香港青年个体的信心提振带来隐忧和冲击。②赵永佳、叶仲茵:《香港青年“下流”问题:客观状况与主观感受》,《港澳研究》2015年第3期。吴军民梳理了澳门青年参政意识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及以前,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体制长期将华人排斥在外,澳门青年政治冷漠、参政意识淡薄;第二阶段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治环境得到改善,处于过渡时期的青年摆脱了游移不定的观望心态,深刻认同内地文化;第三阶段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澳门青年政治文化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他们的政治价值评价也不断成长和成熟。

专门针对广东青年价值观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主题也相对宏观,以大样本的量化研究为主。如谷楠在对广州青年价值观的研究中指出,总体来看,广州青年表现出积极的政治价值观以及较高的社会道德和法制观念,社会价值观方面表现出传统、现代、后现代取向的交融。③谷楠:《广州青年价值观的现状、特征及其优化》,《北京青年研究》2017年第1期。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学者对香港青年与广州青年对彼此的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如张蕾指出,香港青年对内地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消极,广州青年对香港居民的刻板印象偏向于积极。张蕾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容易以强烈的情绪表达影响青年受众的信息选择和价值判断,进而影响广州和香港青年对彼此的刻板印象。④张蕾:《刻板印象视角下的地域冲突、责任归因与个体态度——基于香港与广州青年群体的实证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一些学者致力于对粤港澳青年的主观认知进行比较分析,议题涉及国家民族观念、自我同一性、家庭观念、就业观念、退休养老意愿,等等。例如,谢素军对粤港澳青年交流心态的变迁进行了梳理,他指出,改革开放后,粤港澳青年交流呈井喷式增长,香港青年心态从热烈而充满期待到排斥,澳门青年追求自身“小确幸”,广东青年充分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心理优势越来越强。⑤谢素军:《新中国70年粤港澳青年交流心态变化轨迹》,《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这些横向的对比研究采用的方法多为量化研究,以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收集大量实证资料,为人们呈现了内地与港澳青年在某一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及共性,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只是目前对粤港澳青年的比较研究大多更侧重于现象的描述,相对较少对“异”和“同”的深层原因及其所体现的文化意涵的挖掘与阐释。

(三)粤港澳青年政治参与

以往,港澳青年整体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呈现出政治冷漠的现象。但近年来,从虚拟网络到街头运动,再到选举战场,港澳青年尤其是香港青年政治参与急遽上升。2019年6月起香港更是出现了破坏性不断加剧、烈度不断升级的游行示威和暴力冲击活动。在“港独”势力日益冒头并操纵较大规模街头政治活动后,有关香港青年政治参与的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香港青年政治参与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香港青年本土派的崛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为牵动香港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于香港青年本土派崛起的原因,学者基本达成共识,是香港内外部多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内因来看,“后政改”时期香港经济社会客观情况,如香港产业空心化、贫富悬殊、阶层固化和相对于内地的比较优势逐渐衰退,加之回归后“去殖民化”工作缺失,促使传统的右翼势力和新兴的左翼势力的合流,种种因素导致香港青年生活世界的“不安全性、不可靠性和不确定性”,及其法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缺失。从外在因素看,香港青年政治参与出现的问题,并非香港青年所独有,而是全球性现象,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后现代主义的蔓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等等,都对香港青年本土派崛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针对香港青年政治参与出现的问题,一些学者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举措。例如,刘强等认为,首要步骤是划定政治参与不可逾越的政治边界,关键步骤是诉诸公共政策解决香港青年的利益诉求,从根本上让香港青年在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中寻找到生活的意义感。①刘强:《香港青年政治参与的“本土化”动向及其应对——对“港独议员辱国事件”的思考》,《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与香港相比,对澳门青年政治参与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学者的研究发现来看,澳门青年与香港青年在政治参与中呈现出一些相似性特征,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近年来从政治冷感的群体迅速转变为政治参与主体,在各种重要政治事件和社会议题中,通过组建社团,加入压力团体,角逐立法会议员等方式直接参与政治,表达自身诉求,试图影响政府的决策和施政。

广东青年的政治参与行为相较于内地其他省份,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不同。一些学者依据公共性和体制化的程度高低,以广东青年案例为基础,将内地青年政治参与划分为公益性、启蒙型、维权型等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带来广东省青年群体的分化以及其政治参与特征的差异。例如青年私营企业主群体迅速崛起,成为掌握市场竞争资源的精英群体。一些学者关注于该群体政治参与的特点,认为广东青年私营企业主的参政议政越来越活跃,从民间参与(如公益捐赠)到政治参与则是青年私营企业主社会参与升级的重要步骤。也有学者对广东的知识精英群体——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参与进行了调查,认为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存在政治冷漠现象,这种政治冷漠背后蕴藏着加剧社会碎片化、削弱公共领域等深层次的隐忧。

(四)有关粤港澳青年亚文化的研究

粤港澳三地一方面因为独特的语言、饮食及体质特征被识别,有其各自独特的地方性,另一方面又受到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均是多元文化汇集融合之地。由于三地在地理位置上远离国家政治中心,在文化层面长期处于“无地位”的边缘状态,也被人称为“文化沙漠”。学者对港澳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不乏引人思考之作。

学者邵家臻关注香港青年亚文化中的种种现象:在其对嫩模现象进行分析时指出,嫩模风潮蕴含着对青年的论述、框限,以至强化“还信这一代”的集体忧虑。②邵佳臻:《嫩模现象:一种新型青年文化》,《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10期。而在其另一篇对香港高登网上的流行语“胶”进行研究时,邵家臻指出高登网对“胶”的鞭挞、讪笑、轻蔑,其实是对“延后的青年过渡现象”和“青年在劳动市场被边缘化现象”的反应。③邵佳臻:《从香港“高登”网站的“胶”讨论看香港青年劳工的生存》,《青年探索》2014年第4期。新资本主义文化下,香港青年劳工在弹性、胶化和碎片化的工作场域中工作,时刻感到“谁需要我”的迷惑和焦虑,以及感受到来自工作中的冷漠与恐惧。一些学者注重研究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的互动、认同等问题。如朱嫦巧以“阈限”这一理论视角为切入点,将广州七部以本土文化为题的漫画或插画作品作为分析对象,并与香港的文化保育运动进行比较,借此探讨两地的青年人如何建构不同的文化身份。④朱嫦巧:《“阈限族群”的文化表达——以广州本土漫画为例》,《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

无论是嫩模、青年劳工之“胶”,还是以漫画为形式的文化保育运动,都体现了粤港澳青年亚文化的边缘性——这些亚文化的主体处于边缘、弱势和失声的地位。对这些亚文化类型和风格的研究一方面体现了对精英文化、精英权力的抵抗和解构,另一方面注重香港的底层青年的本土化实践,提供了描述和探讨处于失声地位的本土文化的可能性。

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研究之必要性

以往的粤港澳青年研究在青年政策与青年工作、青年价值观念、政治参与以及亚文化等方面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首先,以往的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研究视角。比如在研究青年价值观念流变时引入了历史的视角,或者说世代的视角。代际更替不仅是社会传承的重要机制,更是社会更新的重要机制。通过青年世代与其他世代的特征比较或世代间关系的分析,更能凸显青年世代在社会结构变迁中的角色。其次,以往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比如说,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粤港澳青年的主观认知、对港澳与内地青年工作机制和运作方式等进行比较,寻找异同,使人们能更好地认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与统一性。再次,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包括大样本的问卷数据以及访谈资料,便于今后对粤港澳青年进行跟踪研究,以了解他们相关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当然,以往的粤港澳青年研究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不足。首先,在研究视角上,以往学者对粤港澳青年群体的研究,相对而言更为强调结构的重要性。如在分析粤港澳青年政策、青年服务时,更强调制度性、政策性的因素对青年发展的影响,而相对忽视了青年或青年组织等在青年政策制定、实施的过程中,或者在青年工作(青年服务)开展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诚然,社会中的结构性因素,如制度规则、经济社会资源等,为青年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前提条件,但作为最具有能动性和创新性的社会群体,青年在自身发展中会不断产生新的愿望和要求,并在为实现愿望而不懈努力的过程中,也会从不同的层面影响社会政策的发展。因而,需要进一步关注青年群体及青年组织的能动性,他们的行动逻辑和策略,他们在青年政策、青年工作发展中产生的影响,等等。

其次,在研究对象上,青年群体并非是铁板一块的,青年群体内部因为所处地域、自身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可以被细分为不同的亚群体。每个亚群体对事物的看法、自身的需求和所采取的行动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以往研究对粤港澳青年群体相对缺少进一步的细分。例如在研究香港青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参与时,学者普遍将香港青年作为一个整体。香港青年确实存在某些共同的焦虑和困惑。但实际上,香港的青年精英、中产青年及底层青年由于境遇不同,其国家观、民主观以及对政府角色的认知等,也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内地在过去以经济为导向的惠及香港的宏观政策,其受益较多的港人群体主要是精英阶层、商界人士、租赁群体,而底层香港青年获益相对有限,这导致部分底层香港青年对“一国两制”缺乏认同。那些使用暴力手段引发骚乱的所谓“废青”肯定是极少数,随着香港警方的严正执法,这些人和幕后者会越来越少。而对于绝大多数的香港青年,进一步了解不同阶层青年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将有助于寻找更有针对性地使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路径和方法。

最后,在研究场域上,以往学者所研究的粤港澳青年是相互分离的,较少出现对这三个地域的青年的直接互动以及相互关系的分析。例如,在对粤港澳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除了在朱嫦巧的文章中简略提及香港青年通过互联网对广东青年的文化保育活动表达支持以外,笔者所能查阅到的其他文章都是就某个地域的某类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各成一体,少有相互间的交流互动。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较强的传播性和流动性,而这一点上的关注不足,不得不说是以往粤港澳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一种缺憾。

上述的几点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粤港澳青年研究中引起重视,而粤港澳大湾区为学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平台。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在我国区域经济中表现出强劲的活力,具备良好的青年发展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港澳两城市具有互补性较强的青年发展独特资源优势,比如优质的公共服务优势、国际化管理经验、科技创新人才,等等。因而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我国青年主要流向和高度集聚之地,汇集了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从事不同职业、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三地青年,以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发展目标的青年组织,也将强化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希望能够抓住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来实现自身的梦想或使命,而在他们为梦想和使命而奋斗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制约和困难。这些行动主体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遇到的困难与诉求有哪些?在相互的交流互动中他们有怎样的行动逻辑和策略,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行动对大湾区的政策(包括青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研究议题值得学者在大湾区进行长期深入的实地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中的青年发展为着眼点,推动实现大湾区发展与青年发展的良性互动,为未来我国青年政策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思考与借鉴。

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研究展望

可喜的是,近两年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研究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关注的问题包括: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的现状、困境与应对,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建构,对大湾区青年政策及青年服务合作的构想,等等。可以说,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研究延续了以往粤港澳青年研究关注的议题,而前文提到的诸如研究对象细分不够、研究视角偏重结构而忽略青年能动性、缺少粤港澳青年文化互动研究等问题,目前的研究依旧存在,并没有突破。这里结合上文对以往粤港澳青年研究的评析以及大湾区独特的研究优势,尝试提出今后较有意义的一些研究方向:

其一是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政策的整体化、协同化的建构过程,具体分析各级各地政府部门、青年组织、青年大众等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性表现。在“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三地青年政策体系相互独立,而且各地青年政策决策水平、实施效果参差不齐,缺乏系统化、协同化的顶层设计,在应对大湾区青年发展的重要议题方面较难形成合力。这是当前大湾区青年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何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青年政策层面进行衔接,通过顶层设计以及一系列有关青年工作、青年服务的具体举措,实现大湾区青年政策的系统化、协同化建构,是未来大湾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政策议题。这一议题的参与者包括各级各地党组织、政府部门、青年组织、青年大众以及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等。学者可以重点关注大湾区青年政策在系统化、协同化建构的过程中,这些政策参与者秉持怎样的理念,其行动逻辑和策略是什么,他们对政策推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大湾区青年政策的推进与创新有哪些借鉴意义,等等。

其二是不仅基于地域,也基于职业、阶层等因素,对青年群体进行细分,对细分出的亚群体,如青年企业家、青年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底层青年劳动者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关注其价值观念、生存现状、政治认同及政治参与行为,等等。系统深入地了解不同阶层青年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将有助于探索更有针对性的使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路径和方法。

其三是关注在粤港澳青年加强交往联系过程中的文化融合与共生。在互联网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思想活跃、价值多元,青年亚文化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青年普遍具有强烈的创造发展欲求,接受新鲜事物更快。相较于中老年群体,他们对亚文化具有更大的游移性和适应性,热衷穿梭于各种亚文化类型之间。在内地青年与港澳青年加强交往联系的过程中,不同类型文化间的异质性不仅没有被消解,反而通过寻找彼此潜在的契合点,不断进行着新的重组、交融,促成了彼此间的文化认同与共生。因而今后的研究可以关注大湾区来自不同地域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或新族群之间如何互动交流、冲突摩擦与融合共生,以及在这一过程背后的深层意涵。

猜你喜欢

亚文化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