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7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实践探析

2019-01-19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文明生态

李 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到“科学发展”“和谐相处”再到“生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生态环境逐渐有了初步认识,进行了不断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重点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更加自觉和深刻;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生态文明上升到了人类生存共识的高度。70年的探索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本文对各个时期的相关理论成果及建设经验做了系统梳理,力求为当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1949—1978年: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初步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是以社会主义建设为导向,提出了一些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和主张。

第一,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立即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领导全国人民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1952年,毛泽东在徐州看到九里山等山光秃秃时说:“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穷山可以变成富山,恶水可以变成好水。”①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310页。在南京栖霞区十月村,毛泽东号召青年妇女营造“妇女林”,绿化荒山。1955年,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时,他进一步要求:“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62页。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指示、制度。如先后颁布了《关于林业工作的指示》《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森林保护条例》《关于加强山林保护管理、制止破坏山林、树木的通知》《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等等,这些文件的颁布实施对于保证植树造林活动的延续、加强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兴修水利,治理水患。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为此,1955年,毛泽东发出“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大事”的指示,以加强农田水利工作。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加强了水利设施的建设,治理了存在水患的江河,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这些措施缓解了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水患问题,使一般性的洪水灾害得到了初步控制,减少了老百姓的损失。同时,也改善了我国农业的灌溉条件,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人口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等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好处就是人多,缺点也是人多”。②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397页。毛泽东强调:“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针对我国自古就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毛泽东试图打破传统生育观念。他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各行各业男同志能够做到的事情女同志照样能做,男女都一样。这一时期我们认识到了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改革开放以后制订、确立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制定、执行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③张锋:《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长江论坛》2015年第3期。

同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重要考验,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可能快地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发达先进的工业国,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有时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人定胜天”“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内含着征服与控制自然的思维方式。主要集中反映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忽视了自然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忽略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的程度远远未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底线,因此,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没有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中国共产党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虽然有所跟进,但总的来说,生态环境建设在实践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1979—2012年: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是站在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背景中展开的,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全球性生态建设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理念,还有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理念。

第一,重视科技、重视法制。邓小平非常重视经济发展,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他又强调在发展的同时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经济。在谈到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时,邓小平指出:“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只有依靠科技的发展才能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邓小平指出:“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在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上,陆续通过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结束了环境保护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生态问题。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经济建设中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江泽民指出:“我国有十二多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绝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这样的发展不仅不能持久,而且最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难题。我们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又要抓紧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未来,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83页。因此,要科学地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5页。其中,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只有公民的认识提高了,生态意识增强了,才会自觉投身到资源环境的保护中去。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三,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较以前发生了本质变化,不但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影响深远的命题,而且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它们并列的战略高度,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9页。为此,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施了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税收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环境经济政策,使这一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手段完全贯彻到社会生产的整个过程。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重点强调抓好物质文明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在资源过度利用等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初见端倪时,党的十二大报告就鲜明提出了坚决保护各种农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任务。党的十二大后仅一年多时间,1984年5月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明确将生态环境建设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三大报告与党的十四大报告都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加以强调,党的十四大还进一步提出“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党的十五大继续强调“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党的十六大更是进一步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写入党的报告。从党的十六大把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到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认识的与时俱进。④陈延斌、周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中州学刊》2015年第3期。中国共产党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成果,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谱系,在理论探索和制度层面上作出顶层设计,体现了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及其现代转型的高度契合。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蓝图的绘就与美丽中国的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汲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核、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基础上,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战略高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生态建设做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第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文明经历了从图腾自然、屈服自然、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的血与火、诗与歌的嬗变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可以通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逐步成为与人的发展同步的“人化自然”,同时,在工业革命开启的近代工业文明的唆使下,人类的行为方式不再符合自然规律,人类盲目地凌驾于自然之上,结果造成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243页。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娜扎尔耶夫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向国际社会首次系统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矛盾对立却又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实际上也对应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重点在于金山银山,做到发展和保护齐头并进。第二个阶段,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重点在于绿水青山,不能为一时的经济增长而付出环境污染的惨痛代价。第三个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点在于要看到生态治理对经济增长的长远作用,走和谐、绿色、循环和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尤其是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原因在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大量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各类生态环境污染呈高发、常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近年来,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基础上,环境质量在群众生活幸福度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人民群众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食更安、境更美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环境就是民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

第四,“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宏观性上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16年10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提出了明确要求。2017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又将“草”纳入山水林田湖同一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理念科学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和内生关系,蕴含着重要的生态哲学思想,在对自然界的整体认知和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处理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

第五,“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会议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体系涉及面广、范围宽,是一场根本性的改革,所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便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机制不健全、体制不完善、法治不完备有关,应实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罚”的全过程覆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否能落实到位,关键在领导干部”,“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第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增强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环境公约。正在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推动二氧化碳减排,在发展中国家总量的占比中,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量占50%以上,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法治建设,我们党开展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此后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出台的两个重大文件,则标志着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蓝图的保障体系的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制度层面,更加明确提出了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生态文明建设从法治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规定“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就从法律上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方式,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面对日益紧迫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和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中国共产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要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四、结语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的历程可以看出,我们党不断深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从最初的“植树造林”到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文明转型的嬗变,从“征服自然”“战天斗地”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生态文明”概念的形成到“五位一体”,从一国之生态环境实践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不断应对现实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不断前进,从中我们可以形成以下三点共识:

第一,在理念上,需要从单一领域思维扩展到系统全域把握,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虽然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出了一些要求,当整体上局限于自然领域。党的八大、九大、十大、十一大报告中,均未涉及生态环境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提出了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和“八项制度”,①曲格平、彭近新主编:《环境觉醒——人类环境会议和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8页。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环境恶化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提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9页。从原来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对立关系,到后来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有机统一,再到今天的发展与保护是内在统一体、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

第二,在视野上,需要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根本,面对现代化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主动谋划环境治理路径,积极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发展模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党不仅要率领全国人民完成“第一个百年”(建党100年)的伟大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还要率领全国人民完成“第二个百年”(新中国成立100年)的伟大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就强在生态文明,美就美在环境(包括自然、人文、国际关系等)的提升和进步上。将生态文明程度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指标,体现了执政党的初心、使命和担当,理应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第三,在实践上,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取得明显成效,必须统筹兼顾,协同发展,久久为功,利在长远,一代接着一代干,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根基和条件,从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代际工程,重在践行,贵在创新,成在坚持。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全新战略任务,需要聚集各级党政机关、各行业团体、社会组织、公众以及全球力量,广泛动员,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一以贯之、长抓不懈;各地、各行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编制和调整要持续、接力;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让生态理念世代传承;要在世界范围内加强交流和互动接力。③陈宗兴主编:《生态文件建设》(实践卷),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年,第1071-1072页。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文明生态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