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二维与三维超声对子宫黏膜下肌瘤86例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2019-01-19
430000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超声科,湖北 武汉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根据位置分为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其中黏膜下肌瘤临床表现多与月经相关,严重者可导致重度贫血或不孕,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1],本研究主要是对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与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对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进行对比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患者86例,年龄22~50岁,平均(27±4.33)岁;平均瘤体直径(2.1±0.45)cm;月经期延长18例,月经紊乱12例,异常子宫出血48例,不孕8例。
仪器与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2D-TVS和3D-TVS检查,采用仪器为GE Voluson E8。阴超探头条件为:RIC 5-9-D,探头频率为4~8 MHz。2D-TVS检查患者子宫、卵巢等一般情况,明确宫腔内是否有异常凸起,以及凸起物大小、个数、位置、边界,内部回声、内及周边血流情况、与内膜及肌层关系。再进行3D-TVS检查,调节探头,使患者子宫内膜呈矢状切面,调节合适取样框大小,启动3D,start,用Render条件自动显示、多方位旋转X、Y、Z轴,或omniView、Polyline条件,采用手动描绘,取得三维图像,着重观察宫腔内凸起物,再次记录凸起物的大小、个数、位置、边界,内部回声及周边血流情况,凸起物与周边内膜的分界等,均选用清晰图像并留图进行分析。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86例,2D-TVS确诊54例(62.8%),其中单发52例,多发2例,未发现32例。3D-TVS确诊78例(90.7%),其中单发75例,多发3例,未发现8例。2D-TVS与3D-TVS检查情况对比,3D-TVS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确诊率高于2D-TV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64,P=0.00,P<0.05)。
讨 论
子宫黏膜下肌瘤分为三型:①0型:有蒂,未向肌层扩展;②Ⅰ型:无蒂,向肌层扩展小于50%;③Ⅱ型:无蒂,向肌层扩展大于50%。本研究主要是对比观察2D-TVS、3D-TVS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的准确率[2-3]。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2D-TVS表现:宫腔内圆形或类圆形的实性中低回声结节,边界尚清晰;内部回声可增高或减低、均质或不均质,较小者呈高回声,内回声均质;有蒂或无蒂,有蒂者可下降至宫颈或阴道内,结节向宫腔隆起,宫腔线变形,向一侧偏移,结节表面与子宫内膜相延续,基底层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多呈环形或半环形[4]。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3D-TVS表现:实性低回声结节或等回声结节,周边有晕圈,完全或部分位于宫腔内,有蒂或无蒂,部分有较宽基底,凸向肌层的可见内膜三角形结构不完整,其中一条边呈球形充盈缺损或形态不规则,内可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显示,并可清晰显示肌瘤与肌层关系,是否向肌层扩展,以及扩展的程度[5-6]。
本研究中,2D-TVS确诊54例,确诊率为62.8%,未发现的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20例,宫内肌化性血凝块4例,肌壁间肌瘤8例。3D-TVS确诊78例,确诊率为90.7%。因3D-TVS对子宫内膜边界勾勒得较为清晰,因此对于宫腔内及宫腔外的瘤体分辨率较高;子宫内膜息肉中14例确诊为黏膜下肌瘤,仍有6例误诊为内膜息肉,因瘤体较小,直径均在1 cm以下,且回声较高,有蒂,血流信号较少而误诊;肌化性血凝块其中2例确诊为黏膜下肌瘤,另外2例,仍误诊为肌化性血凝块,因2例瘤体均形态欠规则,回声较高,内部血流信号不明显,且半年内有药物流产史。因3D-TVS的优势即是冠状切面,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旋转切面并配合移动探头,对宫腔内结构、内膜的回声、是否连续性中断、宫腔内瘤体与内膜和肌层的关系均较2D-TVS有所提高,因此漏诊率较2D-TVS低,但3D-TVS也有局限性,是以2D-TVS为基础,与操作者手法、经验以及对疾病认识程度相关,子宫较大、位置较高也不适合操作,本研究中,2D-TVS、3D-TVS对于多发性黏膜下肌瘤的诊断基本一致,也是因为瘤体多发,因此发现的概率很大程度提高,从而减少了漏诊概率。
综上所述,3D-TVS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准确率较2D-TVS增高,可在二维怀疑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基础上加做三维,提高对疾病的诊断率,且三维超声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对患者无创,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