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浅谈

2019-01-18肖春娟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开放性无菌冲洗

肖春娟

(北京市密云区医院 北京 密云 101500)

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1%~2%。切口感染会影响切口愈合,影响手术的疗效。开放性四肢骨折创面往往较大、存在污染、术前开放时间长,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切口感染往往是患者四肢功能恢复不理想、骨折延迟愈合的重要原因,加强切口感染的防控非常必要[2]。手术室护理对于切口感染的防控非常关键,术中需要扩大操作,切口、深部组织的暴露会直接增加感染的风险,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是预防开放性四肢骨折切口感染的关键。为进一步降低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风险,医院尝试在2017年1对手术室护理进行质量改进,执行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12月,医院骨外科收治开放性四肢骨折141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90例、女51例,年龄(39.1±8.5)岁。上肢骨折72例,下肢骨折69例。受伤到入院时间(5.6±1.2)h。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骨外科收治开放性四肢骨折15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94例、女56例,年龄(40.2±9.1)岁。上肢骨折74例,下肢骨折76例。受伤到入院时间(5.4±1.1)h。两组对象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受伤到入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从受伤入院到送入手术期间创伤平均暴露时间为5.5h,而观察组的创伤打开暴露时间也多于对照组的暴露时间。此外,因四肢骨折创伤严重,一般采用切口复位手术治疗,开放性手术虽然创伤面较大,但手术复位效果好。由于患者术前骨折,术后肌肉血管受到损伤,容易出现肌肉坏死,肢体疼痛,从而导致切口感染,伤口愈合时间较长。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手术术护理,包括术前准备、体位管理、配合做好麻醉管理、医护配合,执行无菌操作标准等。

1.2.2 观察组 在深入分析了原有的手术室护理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1)及时安排手术,减少伤口开放时间:科室、门急诊、病房需要做好充分的信息共享,做好无缝的连接,协调好手术准备、手术室准备工作,缩短不必要的等待时间。(2)环境及物品准备:启动手术室层流、清洁设备,降低手术室内的细菌密度。准备好充足的无菌器械敷料。(3)皮肤清洁,毛发处理方法合理 ①合理的毛发处理,不要过度的剃毛,仅对切口周围进行剃毛,特别是那些比较消瘦的对象,以维持皮肤保护完整的保护作用[3]。②皮肤清洁需要覆盖设计切口周围15cm区域,消毒时需要按照从中心向外放射性清洁消毒。(4)术前初步进行伤口表面消毒:操作时严格的手卫生质量控制,尽量一人操作,合理选用消毒剂。表面皮肤用1%碘伏初步消毒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巾擦干。(5)需要搬动患肢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二次损伤: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搬动策略,避免骨折断端对局部组织的再次损伤。(6)术前皮肤消毒严格:严格的术前皮肤消毒,皮肤消毒需要严格符合手术消毒范围,不要来回擦拭消毒,确认无污染。(7)注意术中切口冲洗问题:选择0.2%~0.5%的碘伏冲洗,冲洗时需要做好冲洗液的引流,避免回流,配合医师规范冲洗,把握好冲洗适应证。污染伤口采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①严格进行开放创口的清创管理;②必要时进行术中追加抗生素;③严格的医疗器械特别是内植物的管理,有序摆放,避免交叉,严格的无菌区管理,使用过的器械不要越过无菌物品;④术中做好切口的保护,重视术中的引流、隔离,做好配合,避免污染扩大;⑤术中切口冲洗后及时撤去切口周围潮湿无菌巾,并重新加铺无菌单;⑥医护人员手术衣有被污染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L1.3 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术后48h发热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分泌物培养阳性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48h发热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术后切口其它感染因素 手术完成后,首先观察切口情况及患肢血液循环,同时,根据患者手术部位,让患者抬高手术肢体30°,或对患者手术肢体进行牵引,以免引起切口感染。其次,患者手术部位在术后需要保持干净,以避免手术后缝合切口的地方发生内部感染,从而造成切口红肿或术后切口内部产生脓液。另外,一般术后患者第一餐都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并适当吃些新鲜蔬果。

2 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切口分泌液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48h发热率,切口感染发生率[n(%)]

3 讨论

切口感染发生机制较复杂,绝大多数是可以控制的,整体来看,经济发达、高等级的医疗机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经济欠发达、低等级的医疗机构,也从侧面证实,切口感染是可以控制。一项单纯的针对手术部位感染的meta分析中入选了51篇文献110163例对象,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急诊、全麻、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持续时间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切口往往较长、污染切口比重较高,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4]。从切口感染的发生机制来看,细菌在切口、创面上定植是发生感染的直接原因,手术时间过长,切口暴露的时间更长,创面细菌数量更多,清洁消毒不到位,皮肤防御能力下降,都会增加病原菌入侵机会[5]。

对于开放性四肢骨折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手术室护理是关键,术中需要开放创面、必要时需要植入内植材料,这些都会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从手术流程的管理角度来看,主要预防策略包括(1)及时安排手术,减少伤口开放时间;(2)环境及消毒物品准备;(3)皮肤清洁,毛发处理方法合理;(4)术前初步进行伤口表面消毒;(5)搬动患肢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二次损伤;(6)术前皮肤消毒严格;(7)注意术中切口冲洗问题;(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所有策略都是围绕减少切口暴露、污染开展的[6]。研究显示,这些干预措施确实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发生率,研究观察组切口感染、切口分泌液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33%、0.67%,均处于较低水平。

4 小结

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开放性无菌冲洗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鼻腔需要冲洗吗?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Notice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Sleep Medicine & Reelection of the Third Board of Directors of Sleep Medicine Specialty Committee,WFCMS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不同冲洗剂对桩道玷污层清除能力的体外研究
邦鼻净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