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分析

2019-01-18毕纹玫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血细菌性感染性

毕纹玫

(溧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江苏 溧阳 213300)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与支原体感染等[1]。当前临床上针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主要采用血常规检验指标,但血常规检查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误差,如日间变化、温度与药物等影响,造成诊治工作受阻[2]。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细菌培养来确诊的,由于细菌培养周期比较长,因此并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相关研究指出,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将机体内的感染源有效判断出来,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3]。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80例进行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价值,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80例进行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11例患儿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实验组),另69例为非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进行了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率(Neu)检测,实验组中男6例,女5例,年龄2个月~10岁,年龄平均(4.2±1.3)岁;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包括4例细菌性肺炎,3例化脓性扁桃体炎,3例感染性腹泻与1例尿路感染。69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31例,年龄4个月~10岁,年龄平均为(4.8±1.4)岁;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包括2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8例病毒性肺炎,15例轮状病毒腹泻,6例疱症性咽峡炎。参与调查的患儿均排除其他治疗药物的影响,符合数据调查要求。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可行。

1.2 检测方法 患儿入院后即刻行静脉采血,血常规检验采用希森美康SYSMEX-1000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WBC正常参考范围(3.5~9.5)×109/L,Neu正常参考范围为40%~75%。全血C反应蛋白采用Getein1600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验,正常参考范围为0~10mg/L。

1.3 判定标准 分别以WBC>9.5×109/L,Neu>75%,CRP>10mg/L为阳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CRP、WBC与Neu测定结果比较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实验组)的CRP、WBC与Neu测定结果均比非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对照组)显著更高,经t检验结果显示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CRP、WBC与Neu测定结果比较

2.2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结果 11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实验组)分别进行CRP、WBC与Neu测定,其中血常规检验WBC阳性5例,检出率为45.45%;Neu阳性4例,检出率为36.36%;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显示阳性10例,检出率为90.91%。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WBC与Neu)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100%。由结果可知,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用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血常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则阳性检出率可到100%。见表2

表2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结果(%)n=11

3 讨论

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为常见的小儿疾病,对小儿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而在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对疾病做出及早而准确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血常规检验适合于各种疾病的诊断,WBC与Neu为常见检测指标,用于儿科疾病诊断可反映出患儿有无患疾病,外周血WBC与Neu水平增高可以初步确定为细菌性感染常规指标,但仍有部分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在早期二者水平并无明显变化[5]。本次研究结果中,11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中WBC阳性5例,检出率仅为45.45%;Neu阳性4例,检出率仅为36.36%,进而影响对是否为细菌感染的判断,存在一定偏差。C反应蛋白是临床中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其含量随着体内炎症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并可反映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有效区分低水平状态下的灵敏指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此次研究中的11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显示阳性10例,检出率为90.91%。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WBC与Neu)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100%。由结果可见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用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血常规,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准确率可达100%。研究结果与韩升霞等[6]报道具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中,CRP与血常规检验联合检验可相互补充,提高检验的准确率和灵敏度。

猜你喜欢

全血细菌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7》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