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智慧课堂发展状况分析
2019-01-18李海滨
李 海 滨
(石家庄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教育部2018年4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要求:实施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有关智慧教育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石家庄市的智慧课堂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石家庄市23个县(市)、区及市教育局直属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智慧课堂建设,也开展了智慧课堂应用研究,一系列国家、省、市级课题也得以立项,部分课题已经结项.但智慧课堂在石家庄市的落地、发展和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石家庄市智慧课堂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在促进智慧课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智慧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1 建设智慧课堂的政策依据和意义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2].智慧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平台(媒介),能为课堂提供教学、评价、诊断、补救等高科技服务模式,引领教师再造课堂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三通两平台”(“三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后,智慧课堂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把“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引领、创新、支撑作用,使课堂教学实现“五个创新”,即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内容呈现形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与学的关系创新,最终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智慧课堂通过“营造全员参与氛围与激励主动学习”的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与积极性,从而有效地解决课上学生“走神”、打瞌睡等问题,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形成“精确、精致、精进”的“三精”课堂,提升“三通两平台”建设的社会效益.
没有“智慧课堂”的学校,就不能称之为智慧学校,而智慧学校又是智慧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智慧教育是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智慧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为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开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与品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 智慧课堂的概念、构成
2.1 概念
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智慧课堂的概念,对智慧课堂的建设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结合实践,我们认为,智慧课堂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学习环境,是根据教学需求来设置各项信息、通信技术(ICT)设备及软件系统,以达到兼具智慧、便利与高效的e化教室.
智慧课堂运用现代化手段切入教学过程中,让课堂变得简单、高效、智能,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
2.2 构成
智慧课堂由4部分构成:(1)多媒体教学系统,由电脑、互动电子白板、短焦(或超短焦)投影机组合而成,或壁挂一体机、互动电子白板、短焦(或超短焦)投影机组合而成,或液晶触摸一体机构成.(2)学生终端设备,主要为反馈器和平板电脑.(3)互动教学系统软件.(4)外网或局域网.
3 石家庄市智慧课堂的类型及功能
目前,石家庄市智慧课堂从建设类型和学生终端设置角度分为3种.
3.1 反馈器型智慧课堂
3.1.1 构成
反馈器型智慧课堂构成见图1.
图1 反馈器型智慧课堂示意图
在这种课堂,每位学生一个反馈器,在互动教学系统支持下,实现“一对一”及时反馈;教师端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3.1.2 优点
操作简便、快捷;造价低,适合大面积建设推广,性价比较高;一人一个反馈器,能实现个性化反馈及学习效果的检查;课堂学生反馈数据即时呈现;教师端文字、图像、音视频上传快捷(需教室局域网支持);能保存课堂教学数据.
3.1.3 应用场景
主要应用于常规高效课堂教学中.
3.1.4 不足
学生终端不能上网,也不能传输文字、图像等,但可利用教师端将学生书面解答拍照推送.
3.2 “反馈器 + 平板”型智慧课堂
3.2.1 构成
“反馈器 + 平板”型智慧课堂构成见图2.
图2 “反馈器+平板”型智慧课堂示意图
在这种课堂,每位学生一个反馈器,每个小组一个平板电脑,在互动教学系统支持下,进行合作学习下的互动教学.一组一个平板电脑引导小组合作.平板电脑作为小组讨论问题时收集、整理、反馈、互动的工具.
3.2.2 优点
小组学习疑问可用平板电脑随时提交教师端;一人一个反馈器,以实现个性化反馈及学习效果的检查;一组一个平板电脑与人人一个平板电脑(全部电子书包)相比,教师管理负担较轻,有利于教师对学习秩序的掌控,学生不会卡在操作上;能保存课堂教学数据;小组平板电脑可上网搜索、学习(需外网支持);造价较低,比较适合大面积建设推广.
3.2.3 应用场景
主要应用于常规高效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
3.2.4 不足
平板电脑推送常受网络影响,速度较慢,教学进度有时受影响,课堂秩序控制难度也有所增大.
3.3 平板型智慧课堂构成
3.3.1 构成
平板型智慧课堂构成见图3.
图3 平板型智慧课堂示意图
在这种课堂,每位学生一个平板电脑,在互动教学系统支持下,可实现“一对一”及时反馈.
3.3.2 优点
学生端可推送文字、图片、音视频,有学习疑问可用平板电脑随时提交教师端;一人一个平板电脑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反馈及学习效果检查,平板电脑可上网搜索、学习(需外网支持);能保存课堂教学数据.
3.3.3 应用场景
主要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中.
3.3.4 不足
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教师管理负担较重,课堂秩序控制难度较大,学生常会卡在操作上;常规课堂(除翻转课堂外)师生互推文字、图片、音视频耗时多,性价比较低;造价高昂,不适合大面积建设推广.
4 石家庄市智慧课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金不足,普及面不够
从石家庄市直学校和各县(市)区的智慧课堂建设情况看,市直学校和市内四区建设情况较好,市直学校已基本实现了智慧课堂全覆盖,市内四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智慧课堂建设数量多、种类全.然而大部分县受资金不足的影响,智慧课堂建设仅是示范性的一两所学校,甚至一个县只建设了一两个班,这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差很大,大面积建设任重道远.
(2)对智慧课堂的认识还不到位
一些教育管理者担心使用智慧课堂会影响教学质量,造成升学率下降;部分教师对新产品的使用有抗拒心理,嫌麻烦;部分家长担心学生视力受损或沉迷于电子产品而积极性不高;部分家长不愿意花钱为孩子配备平板电脑.这已成为智慧课堂发展的最大阻力.
(3)对教师的培训尚不及时
教师在智慧课堂的使用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困难,而相关的培训又不及时,致使其对智慧课堂的使用产生畏惧心理.
(4)使用在一定程度停留在形式上
部分教师还不能真正理解智慧课堂的意义所在,设备的使用也停留在形式上,做表面文章的较多,教学模式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改变.
5 石家庄市智慧课堂的建设思路及保障措施
5.1 建设思路[3]
(1)加强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
推进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以大数据为基础,形成区域基础数据库平台,全面建设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实现各类教育数据和资源的衔接与融通,为智慧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完善市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涵盖市内各级教育机构及教师和学生信息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伴随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动态更新,实现与上下级系统的连通,实现与其他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互通,实现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监管、教育业务处理、教育决策等应用的数据支撑.完善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使平台能够同其他系统(或平台)深度集成,构筑灵活的平台生态系统,将教育相关业务系统(或平台)及各应用数据整合到统一、规范的数据中心.鼓励各地、各学校在公共服务云平台基础上开发特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以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及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家校互动系统为主的教育管理体系和以资源共建共享系统、远程教育系统为主的教学服务体系,最终形成适用于本区域的、个性化的管理与服务应用体系.
(2)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
建成教育机构信息库、教育资源信息库、教职员工信息库、学生信息库,形成石家庄市教育系统大数据,为教育教学管理及各级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升教育管理服务能力.完善市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创新教育特色项目资源库,以及校本教育资源库等,促进各级资源的共建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3)全面完成智慧教育资源整合
构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动区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利用直播课堂、专递课堂等形式,把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传播出去.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4)开展智慧课堂建设与实践研究,形成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创新模式
探索智慧课堂建设模式,建立不同模式的智慧课堂实验班、实验校,到2020年,智慧课堂建设比例不低于30%,其中,石家庄市区学校年度智慧课堂建设比例不低于15%,县市年度建设比例不低于7%;石家庄市建立50所智慧课堂示范校、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智慧教育联盟”辐射全市50%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100名信息化教学专家,创建200门优质“网络课程”,探索出符合石家庄市特点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同伴协作、混合教学、创客教育等创新教学模式,形成线上线下研修结合的混合式教研模式.
5.2 保障措施[4]
(1)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体制.建立“一把手”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信息化工作.明确教育信息化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业务应用推进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等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格局中的责任与义务,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开展工作,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探索和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整合教研、电教、信息、装备等教育系统专业机构的力量,充分利用相关企业专业化服务的优势,形成合力,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建立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全面统筹本单位信息化工作的规划与发展.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得到落实.
(2)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年度定期监测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进度、任务落实情况、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年度监测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规划实施方案、政策决策、考核问责的依据;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动员全社会支持智慧课堂建设,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
加强督导检查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将智慧课堂建设应用情况纳入石家庄市学校年终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对学校的督导评估指标之一.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全面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正,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确保智慧课堂建设顺利开展且有成效.加强日常管理,明确责任,提高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率.把智慧课堂应用情况纳入校长考核标准中,这是因为校长是学校推进应用智慧课堂创新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并影响着学校智慧课堂创新教学的应用效果.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智慧课堂建设速度
进一步创新多渠道投入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探索建立政府和市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新机制,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建立、健全“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新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好局面.继续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并按照财教〔2013〕342号、财教〔2013〕343号和财教〔2014〕47号文件要求,多方筹措资金,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应用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开支需求.持续推进教育与基础电信企业的合作,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人员保障、经费投入等方面,形成统筹协调、高效运转的工作推进机制,提高智慧课堂建设速度.
(5)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应用智慧课堂相关设备的创新教学能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强化政策导向,把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中,实行全员培训;把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评选各级名师、骨干教师、评聘职称等的必备条件,为智慧课堂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使相关人员重视培训质量.
(6)建立智慧教育联合体
以石家庄市“智慧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为依托,建立与高校的联盟机制,借助高校信息化研究成果,建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项目.以智慧教育实验校为依托,促进“智慧教育联盟”建设,建立“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模式,发挥实验校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成立“智慧课堂教学名师工作室”,形成线上线下研修结合的混合式教研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教研机制,推动教师混合式研究常态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创建优质“网络课程”,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6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工作者,要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大胆探索,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以大无畏的精神,努力工作,促进石家庄市智慧课堂建设达到新的高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