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与局麻行椎体后凸成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9-01-18魏兵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局麻全麻椎体

魏兵

苏州永鼎医院骨科,江苏苏州 215200

椎体后凸成型术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类疾病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不仅能促进患者胸腰背痛有效缓解,同时还能使其伤椎的解剖学形态快速恢复[1]。而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为降低患者手术的应激反应和疼痛,常需对其进行麻醉干预[2]。但是,有不少研究证实,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3-4]。该文主要探究和对比了全麻与局麻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患者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行CT或X检查确诊为单纯压缩性骨折,且符合椎体后凸成型术指征,②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椎体血管瘤、多发性骨髓瘤、骨囊肿等椎体肿瘤性疾病者,②存在麻醉药物过敏使者。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为自愿加入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 19 例,患者年龄分布:51~93 岁,平均年龄(77.4±2.3)岁,其中L110椎、L28椎、T107椎、T115椎;研究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分布:52-94岁,平均年龄(78.6±2.2)岁,其中 L110 椎、L29 椎、T108 椎、T113 椎,两组患者的年龄、伤椎类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局麻下行手术治疗,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将其胸腹部悬空,然后采用C形臂X线透视定位,对椎弓根体表投影皮肤划线,再对两侧经皮椎弓根进针点周围使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再进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研究组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先采用2 mg/kg依托咪酯、0.15 mg/kg顺本阿曲库铵、0.2 μg/kg舒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术中再给患者持续吸入2%~3%七氟烷,以及给其静脉泵注 2 mg/(kg·h)异病酚[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脊柱后凸角度、椎体高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脊柱后凸角度及椎体高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脊柱后凸角度、椎体高度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脊柱后凸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椎体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脊柱后凸角度及椎体高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脊柱后凸角度及椎体高度对比(±s)

组别 脊柱后凸角度(°)治疗前 治疗后椎体高度(%)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值 P值21.3±8.2 21.4±8.0 1.247>0.05-5.2±0.3-8.4±0.5 7.964<0.05 51.6±10.3 51.5±10.4 1.542>0.05 28.7±5.6 35.8±6.4 7.617<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住院时间(d)对照组(n=30)研究组(n=30)χ2值P值38.9±3.4 40.3±3.5 1.553>0.05 3.9±0.6 3.2±0.4 0.826>0.05 5.4±1.3 8.2±1.6 7.964<0.05

2.3 两组患者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的疗效已得到临床公认,但是,在实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对手术治疗疗效产生影响的因素,其中麻醉是一个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6]。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是椎体后凸成型术中最常用的两种麻醉方式,不少研究证实,这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7-8]。其中全麻麻醉可促进患者获得良好的椎体复位效果,与该研究结果一致,这与全麻麻醉诱导可促进患者肌肉松弛以及患者对手术医生造成的干扰小有关[9]。然而,由于全麻麻醉对患者生理功能产生的影响明显高于局部麻醉,导致全麻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缺乏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患者不能自述疼痛或不适症状,从而极易引发手术中因器械或骨水泥渗漏误伤到患者神经而引发其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这样不仅会加重患者麻醉苏醒后的机体不适程度,同时还会延长其整体预后时间。

该研究中,对两组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在局麻下行手术治疗和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脊柱后凸角度(21.4±8.0)°、椎体高度(51.5±10.4)%与对照组(21.3±8.2)°、(51.6±10.3)%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脊柱后凸角度(-8.4±0.5)°明显低于对照组(-5.2±0.3)°,研究组患者椎体高度(35.8±6.4)%明显高于对照组(28.7±5.6)%,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40.3±3.5)min、术中出血量(3.2±0.4)mL 与对照组(38.9±3.4)min、(3.9±0.6)mL对比均无显著差异(t=1.553、0.826,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8.2±1.6)d 明显长于对照组(5.4±1.3)d,这与陈翔等人[10]研究报道中得出的,术前,全麻组患者脊柱后凸角度(21.9±8.7)°、椎体高度(51.4±12.4)%与局麻组(21.7±8.9)°、(51.5±18.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全麻组患者脊柱后凸角度(-8.5±0.4)°明显低于局麻组(-5.3±0.2)°,全麻组患者椎体高度(35.0±3.1)%明显高于局麻组(28.9±2.7)%,全麻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8.2±1.5)d 明显长于局麻组(5.2±1.5)d结论基本一致,另外,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说明了在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全麻或局麻具有其各自的优势和缺陷。

综上所述,采用全麻或局麻对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均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前者的优势在于椎体复位效果良好,后者的优势在于术中神经并发症少和术后住院周期短,因此,临床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

猜你喜欢

局麻全麻椎体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路径在局麻下PCLN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疗效观察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