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苏醒期躁动及认知功能效果分析

2019-01-18王立维路艳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氟烷苏醒丙泊酚

王立维,路艳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河北承德 067000

直肠癌属于现阶段我国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大量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癌症中位列第4位。目前临床治疗直肠癌最常用方式仍然是外科手术,而外科手术中最先进的技术就是腹腔镜,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痛苦小、恢复快等临床实施优势,因此被现阶段临床医护人员广泛用于治疗直肠癌。但是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现象[1]。据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全麻术后患者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伴有语言障碍、思维障碍、记忆力减退等现象,目前临床对于该种现象的发生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上述现象的发生与麻醉药物的使用、使用时间、患者既往神经系统病史、精神病史、炎症疾病等密切相关。基于此,该文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66例性腹腔镜的老年直肠癌患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收治的66例性腹腔镜的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术中麻醉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女20例,男13例,年龄72~80岁,平均(76.69±1.45)岁;对照组:女 23 例,男 10 例,年龄70~80 岁,平均(78.36±1.22)岁,对比分析 66 例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支持下文中的统计学研究。

纳入标准:①符合2014年北京《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诊断标准;②经检查,身体状况良好,均可以实施腹腔镜手术;③此次研究经过该院伦理组委会上会研究并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常规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密切监护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连接脑电双频谱指数检测仪和麻醉机。麻醉诱导措施:0.05 mg/kg咪达唑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53019)+3.0 μg/kg芬太尼 (国药准字 H42022076)+0.10 mg/g维库溴铵 (国药准字H19991172);诱导过程中潮气量控制在9m L/kg,呼气末CO2分压控制在35 mmHg,通气频率12 min,呼吸比 1:2[2]。对照组:单纯丙泊酚(国药准字 J20080023):3.0 μg/mL静脉泵注维持给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七氟烷:0.3%七氟烷(国药准字H20070172)吸入维持麻醉,在此过程中将BIS控制在50,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给予间断性予维库溴铵镇痛及肌松,术前30 min停止维库溴铵给药,缝合时停止丙泊酚和七氟烷[3]。

1.3 效果评价标准

1.3.1 对比分析苏醒期躁动情况于患者术后苏醒后不同时段对其进行躁动(SAS)和镇静(Ramsay)评分。

1.3.2 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情况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分值为0~27分,其中评分<9,为认知功能重度障碍;10~20分之间为认知功能中度障碍;21~26分之间为认知功能轻度障碍,评分≥27分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4]。

1.3.3 对比术后不良反应 头晕、肢体痉挛、恶心呕吐[5]发生率。

1.3.4 对比2组患者对镇静用药的满意度 等级共分为优良差3级,临床将总满意度定义为 (优+良)/总例数×1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苏醒期躁动情况、认知情况)2组间比值用独立样本t检验后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不良反映发生率、镇静满意度)2组间比值用独立样本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 SAS、Ramsay评分

2组患者用药后SAS、Ramsay评分变化明显,观察组苏醒前,苏醒后不同时段内SAS、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SAS、Ramsay 评分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33)观察组(n=33)t值P值SAS苏醒时 苏醒后30 min苏醒后60 min苏醒后120 min Ramsay苏醒时 苏醒后30 min苏醒后60 min苏醒后120 min 4.63±0.65 3.40±0.45 8.937 6 0.000 0<0.05 4.59±0.62 3.62±0.53 6.831 5 0.000 0<0.05 4.48±0.63 3.75±0.54 5.053 9 0.000 0<0.05 3.99±0.56 3.85±0.56 4.015 5 0.013 7<0.05 1.85±0.23 3.45±0.98 9.130 7 0.000 0<0.05 1.75±0.25 2.56±0.32 11.458 6 0.000 0<0.05 1.66±0.20 2.64±0.34 14.271 7 0.000 0<0.05 2.17±0.23 2.56±0.25 6.595 0 0.000 0<0.05

2.2 对比手术前后认知情况

2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有多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升高幅度>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术后 MMSE 评分对比[(±s),分]

表 2 术后 MMSE 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术前 术后4 h 术后8 h 术后12 h对照组(n=33)观察组(n=33)t值 P值28.56±2.95 29.36±2.94 1.103 4 0.274 0>0.05 22.36±2.45 18.45±2.03 7.059 4 0.000 0<0.05 26.58±2.45 21.36±2.15 9.199 4 0.000 0<0.05 28.45±2.98 27.55±3.16 1.190 3 0.238 3>0.05

2.3 对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9.0%,对照组30.3%,观察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4 对比镇静用药的满意度

观察组96.9%,对照组81.8%,观察组镇静用药的满意度>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镇静用药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目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中麻醉后最容易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发生机制复杂,临床对于该现象的发生尚无明确定论,只是证明该病的发生与多途径、多因素[6]共同作用有关。

丙泊酚是目前麻醉中使用最广泛也是最常见的药物,具有用药后起效快、苏醒快、可控性强、不良反等优势,因此多被临床用于实际麻醉诱导中,不仅如此,重症监护病房(ICU)维持患者镇静时也常用此药。七氟烷属于新型卤代羟基烷类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物,用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直肠癌等患者的手术麻醉过程中;该药可以抑制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降低兴奋神经递质传递;麻醉镇痛效果显著,更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用药安全性极高[7-8]。

该此次研究旨在对比丙泊酚单纯治疗和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苏醒期躁动及认知功能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七氟烷联合丙泊酚效果显著,观察组苏醒后 120 minSAS 为(3.85±0.56)分,Ramsay 为(2.56±0.25)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MMSE评分由术前(29.36±2.94)分降为术后(21.36±2.15)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9.0%,镇静用药的满意度96.9%。王立维等人[1]研究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苏醒期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表明:联合用药组患者术后2 h血清S100B蛋白、IL-2炎症因子降低程度明显,苏醒后30、60 min时患者SAS、Ramsay评分明显较高,术后48 h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镇静满意率为89.29%,明显高于单纯用药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氟烷苏醒丙泊酚
植物人也能苏醒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绿野仙踪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