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以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9-01-18王晓燕张晓婷郑丹花
王晓燕,张晓婷,华 锦,宋 丹,郑丹花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江苏 常州 213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发病率较高,可引起多种母婴并发症,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危害巨大。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不仅需要有效的治疗,更需要患者孕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控制糖、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保证适宜的运动,以稳定血糖,防止多种并发症[1]。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例,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的效果以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在22-44岁,平均(31.26±6.48)岁,孕周24+5~40周,平均(3 3.3 9±3.1 5)周;观察组5 0例患者年龄在2 4-39岁,平均(29.22±6.13)岁,孕周16+4~40+1周,平均(29.55±4.21)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遵循医嘱、用药指导和观测血糖变化、评估妊娠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心理护理:首先,患者入院后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患者疾病的知识和治疗机制,促使患者了解疾病,建立治疗信心[2]。针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咨询平台,耐心仔细的为患者解答问题,帮助患者时刻监测血糖情况和胎儿情况,及时告知患者胎儿的情况,给孕妇安全感[3]。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体重、孕周和血糖情况为孕妇制定合理有效的运动计划,要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可指导孕妇进行瑜伽、保健操等运动项目,部分行动困难的孕妇也应嘱其每日进行散步等运动。告知孕妇在每次运动后要注意休息,不要立即饮用凉水,不要立即进行其他活动,所有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4]。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情况。疗效评价参照2010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5]提出的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糖恢复至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血糖显著下降。无效:均未达到以上疗效。
1.4 统计学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3 讨 论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影响孕妇的正常生活,更可能导致胎儿自然流产、发育异常或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等严重的后果。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促使人们对其的研究更加深入。饮食、生活习惯和运动情况都与妊娠期孕妇的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好孕期糖分、脂肪的摄入,合理运动促进代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可显著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帮助控制血糖,稳定血糖。另外,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分别为(7.45±2.34)、(8.0 6±1.1 9),对照组分别为(1 0.3 1±2.1 6)、(10.87±2.5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我们,通过实时心理护理,可缓解妊娠期孕妇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利于预后。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可帮助孕妇稳定孕期血糖,改善孕期心理状态,有助于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