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1-18张烩萍
张烩萍
(江苏省苏州市新世纪儿童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3)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多种儿科疾病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抵抗力低、静脉充盈度较差;加之穿刺过程会给患儿造成一定的疼痛感,从而极易影响患儿的配合度,甚至会造成穿刺失败[1]。因此,加强对小儿静脉穿刺干预的重视非常必要。本研究中以细节护理方式对收治的静脉穿刺患儿进行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静脉穿刺患儿100例进行研究,就诊时间均为2018年1月到2018年9月;患儿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患儿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岁,平均年龄(4.3±0.9)岁;观察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患儿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6岁,平均年龄(4.1±0.5)岁;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两组基本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干预,即选择舒适、良好的环境进行穿刺,并做好穿刺的相关准备,包括备好消毒液、胶布、输液架、无菌棉签等物品;穿刺严格按照静脉输液规范,穿刺后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及时进行处理。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细节护理干预,第一,穿刺前心理护理。对于穿刺患儿通常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抵抗情绪。因此,穿刺前,护理人员需认真对患儿的情况进行核对、询问,并需要多与患儿接触,态度要和蔼可亲,并可通过与患儿进行小游戏、提供小玩具等方式来获得患儿的好感与信任,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同时可在输液病房中悬挂、张贴卡通图画,以尽可能的为患儿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减少因陌生环境而给患儿心理上造成的不适感;对于伴有哭闹情绪的患儿,护理人员需保持镇定,并让患儿家属协助进行患儿情绪疏导,以尽可能的安抚患儿情绪;同时也可为患儿播放喜欢的动画片,以尽可能帮助患儿保持安静,稳定其情绪,促使穿刺顺利完成。第二,穿刺过程及穿刺后护理。穿刺过程中教会患儿家属正确的抱姿,并叮嘱患儿家属抱紧患儿,同时需合理选择穿刺血管,穿刺时需尽可能的选择粗直、易于固定的静脉。穿刺时,需以针头斜面朝上,确保针头与皮肤保持15°直接刺入,针头出现落空感、确诊回血后,将输液器打开,进行输液,同时需严密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速度过快而给患儿造成不适感。穿刺后,需利用胶布对针柄进行固定,对于配合度不佳的患儿,需利用固定板固定法进行穿刺部位固定。同时输液期间,护理人员需定时观察患儿情况,并叮嘱患儿家属输液期间需多与患儿交流,多安抚患儿,避免因患儿乱动、动作幅度过大等造成穿刺针脱落、药液渗透等现象发生。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肿痛、药液渗透、静脉炎等;(2)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均由患儿家属当场填写,并回收;共包含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项[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处理方式为SPSS20.0,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与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50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者47例,成功为率94.0%,对照组中一次穿刺成功者39例,成功率为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5.32,p=0.021)。
2.2 两组患者穿刺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中共5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肿痛2例,静脉炎1例,药液渗透2例,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中共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肿痛5例,静脉炎3例,药液渗透7例,发生率为26.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4.34,p=0.037)。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其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同样静脉穿刺输液也是临床上治疗多种儿科疾病的有效方式,然而儿科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小,其配合度、耐受性均较差,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的难度[3-4]。如何克服静脉穿刺困难、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避免因反复穿刺给增加患儿的痛苦感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为尽可能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本研究中采用细节护理方式对收治的患儿进行研究。穿刺前通过给予主动与患儿进行接触、做游戏、提供玩具、看动画片等干预,可尽可能的稳定患儿情绪,获取患儿的好感与信任,这对提高患儿的穿刺依从性有重要价值。同时穿刺过程中合理选择穿刺静脉,避免因选择的静脉过细而影响穿刺成功;同时穿刺后通过合理固定、家属及护理人员的监护等,则可有效的避免穿刺针脱落、药液渗透等现象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穿刺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细节护理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在改善儿静脉穿刺成功效果中可发挥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此外,年轻护士缺乏经验也是影响穿刺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为提高穿刺成功率还需做好对护理人员培训的重视,提高其专业素养,强化其风险意识,以尽可能的改善穿刺及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