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心电监护报警值设置正确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2019-01-18顾媛媛
顾媛媛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急诊每日接诊抢救病人30余人次,心电监护使用率高,心电监护能及时反馈患者的生命体征,提示患者目前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处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科室质量控制检查过程中发现心电监护报警值设置正确率低[1],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15日~2016年2月20日心电监护仪使用患者118例为对照组,2016年7月1日~7月5日急诊抢救室使用心电监护仪患者110例为观察组,对急诊科20名护士心电监护报警值设置数据进行采集、记录。本科室护士均为女性,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8人,护士10人。
1.2 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118例心电监护使用情况,发现共有错误30例,心电监护使用的正确率仅74.8%,分析后主要原因为:护士处理能力不够不会合理设置参数值;护士对报警值设置思想上不重视;患者病情动态变化,未及时调节。
1.3 对策拟定与实施
1.3.1 将科室20人按工作年限和职称,选5位导师,由导师负责指导,针对以上原因,在2016年3~6月落实对策并进行考核。
1.3.2 针对心电监护仪使用制定培训计划,系统培训心电监护使用流程及相关理论知识,落实导师责任制,联系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导师分层次培训,因材施教。制定常见疾病报警参数的参考值,做到人人知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并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导师主要指导医务人员进行正确设置各项监测功能 的报警限,目的是做到报警个性化。对于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之内的患者仅需要设置正常的参数范围即可,而对于生命体征处于异常范围之内的患者,例如心率以及血压出现较高的患者,则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将心电监护的心率以及血压的报警上限上升至5%-10%,而报警的下限下调至20%-30%,如果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出现较低的情况,则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将心电监护的心率以及血压的报警上限上升至20%-30%,而报警的下限下调至5%-10%。对于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则需要将心电监护的氧饱和度的参数设置为90%-100%,而其他类型疾病的患者则需要将氧饱和度设置为95%以上。
1.3.3 修改、优化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强调报警值设置步骤,并将使用流程图塑封后悬挂在心电监护仪上,学会换位思考,体验病人角色,建立奖惩机制,合理使用经济杠杆,导师负责监督。在对心电监护仪的参数设置的时候,需要以患者的安全作为基础,需要医务人员确保报警器已经开启,且报警的音量要较为合适,这样可以降低误报事件的发生,还可以防止漏报事件的发生。
1.3.4 修订巡视流程,并使流程标准化,突出心电监护报警值设置的重要性,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加强科室质量控制管理[3]。
2 结 果
两组报警值设置正确率比较
3 讨 论
心电监护作为急诊科的常见的监护手段,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反映患者的监护信息,还可以为患者的后续治疗以及护理提供医疗依据,正确的报警可以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的变化,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患者的异常病情变化。而心电监护仪的错误报警会影响医疗以及护理的质量,同时还有可能会贻误患者的病情,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根据大量资料显示,急诊科的心电监护仪的报警之中,仅有8%的报警具有真实的报警意义,而有6%的报警是与临床完全没有关联的误报,而有86%的报警属于与临床有关联的误报。心电监护仪的误报不仅仅会给医务人员带来错误的信息,还会直接影响心电监护的质量,除此之外,如果报警器的频率过高,就可能产生“狼来了”的情况,使得医务人员失去对报警器的敏感性,造成报警疲劳,这可能会导致真实的病情变化得不到重视,出现贻误病情的情况。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精密型的仪器,该仪器的自身的故障并不多,往往是由于非机械性的故障,这些原因都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的。随着人们对于医疗精密性仪器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医务人员在医院中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外,还需要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与学习,其中急诊科的以护理人员中,对于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的要求十分高,医院或者科室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科学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的培训与学习,保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针对心电监护仪报警值设置低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对策后,不仅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能力,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措施效果明显,在此过程中完善标准化流程,使工作有规范可循,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