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情绪的分析
2019-01-18费雯霞
费雯霞
(吴兴区人民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COPD的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的多发人群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慢性咳嗽、气短或呼吸困难以及咳痰等[1]。该疾病会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心理情绪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来提高生存质量以及缓解心理情绪。本院自2017年3月起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COPD疾病的老年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COPD的122例老年患者(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干预组与优质护理干预组,每组各61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中,有男32例,有女29例,年龄最高为88岁,年龄最低为70岁,平均年龄为(79.63±4.26)岁;在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中,有男33例,有女28例,年龄最高为89岁,年龄最低为71岁,平均年龄为(78.72±4.33)岁;患者的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而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则需要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主要是对患者的采取用药指导、健康指导、基础护理以及指标监测等。
优质护理干预组: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则需要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①入院1-3d:对于首次患有COPD的患者则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将COPD疾病的相关知识,例如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讲解,以此来消除患者的紧张感以及不安感等[2]。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患者,可以采取微信、图片以及其他简便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②入院4-6d:在入院4-6d后,患者的病情出现缓解的情况,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一般该疾病的治疗药物为吸入类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药物的服用情况进行指导;③出院阶段:在患者出院后,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随访,同时还需要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耐心地讲解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保证患者的病情能够及时有效地康复且不会出现复发,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告知患者避免吸烟酗酒,同时还需要进行饮食控制等;
1.3 评判标准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焦虑情绪以及肺功能FEV1的情况。
1.4 统计学科学处理
本次实验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取(±s)进行表示,用t进行检验,如果科学处理后的数据显示P<0.05,即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焦虑情绪以及肺功能FEV1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焦虑情绪以及肺功能FEV1等情况
3 讨 论
COPD患者的呼吸道出现感染的情况,就会导致患者的呼吸负荷以及氧耗量出现增加的情况,同时还有可能造成缺氧的情况发生[3],进而引发疾病呼吸衰竭。根据大量数据显示,对于COPD患者采取优质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以及临床症状,同时还可以阻止其发展成为其他疾病[4]。
本文就提高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情绪的相关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焦虑情绪以及肺功能FEV1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对于老年COPD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