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1-18杭凌云
杭凌云
(常州市中医医院外科,江苏 常州 213000)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甲状腺肿瘤患者呈现出持续性增长趋势,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自身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1]。当前,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并且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作为一种具有创伤性治疗手段,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因此需要提高甲状腺围手术护理干预效果,为患者提供舒适、理想的治疗环境,提高患者预后康复速率,促使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在本文中,针对本院收治的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展开讨论,分析不同的护理模式应用价值,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范围为2015年10月-2018年10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从中随机抽选出50例,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5例/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手术禁忌症。
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34-67岁,平均年龄值为:46.1±3.5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性病例数分别为10例、1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35-68岁,平均年龄值为:46.7±3.2岁。
将各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带入SPSS23.0版中处理,P值>0.05,具有可比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内容根据医嘱以及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2]。而观察组甲状腺手术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为:①成立集束化护理干预 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集束化护理干预小组,制定集束化护理培训制度,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集束化护理知识,开展甲状腺围术期专题护理[3]。②安排讲座 安排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开展甲状腺手术以及手术并发症讲座,详细讲解手术以及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护理重点,护理人员展开学习并参考相关知识文献,结合近年来科室手术经验,提出护理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改善方案。③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体位训练,对患者颈部进行拉伸,提高患者术中耐受度。术前对患者进行排尿训练,帮助患者适应床上排尿[4]。④术后指导患者从流质食物逐渐过渡至普食,饮水时应注意使用小勺喂水,逐渐过渡增加饮水量。术后当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运动,注意动作轻柔不可增加切口处压力。术后1天可尽早下床活动,术后2天可拔除负压引流,开展头部功能锻炼,提高康复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SAS、SDS评分标准:低于50分(SDS<53分)表示心理健康,大于50分(SDS>53分)表示心理焦虑(抑郁),分值与患者焦虑、抑郁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软件:SPSS23.0版,将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SAS、SDS评分作为计量资料,使用(X)均数±(S)标准差表示,t检验;将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x²检验。当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时,以P值<0.05表示。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SAS、SDS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下降,而且观察组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数据比较结果:P值低于0.05(详细见表Ⅰ)。
表Ⅰ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x s )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3例切口感染、1例甲状腺功能衰退、3例呼吸困难、1例甲状腺危象),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1例呼吸困难、1例切口感染),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卡方值=4.5000 P值=0.0338。
3 讨 论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明显提高,除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方式外,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同样重要。集束化护理干预的目的在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尽量给予患者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有效性、全面性护理干预,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5]。集束化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以整体、个性化护理方式,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感受到愉悦,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治疗过程加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医护人员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后,不断学习、总结、讨论,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患者围术期开展针对护理,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指导、饮食指导等,保证患者的护理效果[6]。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对比结果显示:P<0.05。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生,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明显,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