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工会优势 促进青年教职工成长
2019-01-18常小美
常小美
(安徽大学 合肥市 230039)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界定
有关大学青年教师年龄界定有不同的说法及做法,大多数高校及学者一般把35周岁或者40周岁作为青年教师年龄界定标准。考虑到大学教师学历高、接受教育时间长,本文倾向于对青年教师做如下界定“大学青年教师应该是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在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授予权,以实施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内,专门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1]。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一)学历高,参加工作晚,教龄较短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硕士、博士等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不断扩招,高校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硕士已不能完全满足很多高校的进人要求,现在一般的本科院校招聘专职教师基本上都需要博士学历,国内、省内重点建设高校对专职教师招聘学历要求更高,一般必须是名校或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博士后,才有应聘资格。因此,高校新进的专职教师一般都是接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的高学历人士。按照正常求学历程计算,从6岁开始读小学,过程一路顺利,从不间断,正常读到博士毕业也需要28周岁,更何况还有教师是博士后学历了。与同龄人相比较,学历高、读书时间长、教龄相对较短是高校青年教师的普遍特点。他们属于高校教师中年龄较轻的群体,大多时间是在求学,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书生气重,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相对较小,思想相对单纯,责任心重、正义感强。
(二)多为非师范生
和中小学教师不同,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对应聘者的学历、专业、年龄、科研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但是对是否师范生、有无教师资格证书,大多无特别要求。高校青年教师绝大多数都是非师范类毕业生。他们接受多年专业教育,拥有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强大的学术背景,但大多缺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没有参加过教师这个职业需要进行的专门训练。因此,高校在招聘教师时除了要考察他们的理论功底、学术成果、道德品质外,为考察他们是否适合教师岗位,招聘一般都会设有试讲环节,综合考察应聘者的语言表达及授课能力。正式入职后,学校会组织新进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并组织其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三)教学、科研双肩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大学青年教师一般都是教学、科研双肩挑。高校年终考核、职称评定也主要是从这两方面进行考核,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完成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还必须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编制逐步收紧,很多新进老师都属于无编聘用人员。高校为了提高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只能给教师压担子。很多新进教师都采用师资博士后方式聘用,在其入职时就需要签订“军令状”,明文规定三年或五年内必须完成规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到期考核,考核不通过将不予续聘,教学、科研压力大。虽然大多数高校对专职教师坐班都不作强制要求,但很多青年教师在没课的时候,为了备课、写论文,一整天都在办公室或实验室,有的老师为了赶写论文或者做实验,甚至经常有家不回,以实验室为家。
(四)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的重任
大学生处于社会化的后期阶段,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稳定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受朋辈群体影响极大。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中较为年轻的群体,离开学生生涯时间较短,与学生年龄差距小、代沟小,容易沟通,容易和学生融入一体,成为学生的朋友。青年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他们利用专业知识教授学生,融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之中,用自己的价值观、德育思想教育、引导学生。
(五)信息化水平高,接受信息广泛,面临诱惑较多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高校青年教师,年纪轻、思维敏捷,接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速度快、能力强。他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庸俗主义等腐朽思想。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学会吸收信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把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还须学会辨别信息好坏、真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免影响和误导学生。
(六)处于事业初始阶段,在单位及学术方面缺乏话语权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刚刚开始,从事教学时间较短,工作经验不足,需要通过讲台积累上课经验,需要向前辈学习教学方法。科研成果的产生也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青年教师事业尚处于积累期,从积累到暴发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高校是一个推崇教学,崇尚科研的单位,青年教师虽有无穷潜力,但尚未发挥。其事业所处的现实阶段决定其在单位辈分低、经验少、说话机会少、说话分量轻、话语权缺乏。
(七)处于恋爱、结婚、生子等重要人生阶段,经济压力大
高校青年教师处于最为关键的人生阶段,面临着恋爱、结婚、生子多重人生任务。由于受教育年限长,使得他们一工作就变成了大龄男、女青年,买房、恋爱、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都须提上日程,而这个阶段,青年教师收入低、花费大,经济压力大。
(八)进取心强,自我实现需求强烈
高校老师大多是学生中品学兼优者,一路学到硕士、博士,支撑他们一路走来的不仅是优秀的学习能力,还有强大的意志力和极强的进取心。他们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升学、毕业,成为高校教师。在求学生涯中,他们大多是同辈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成为高校老师后,也急需在新的工作单位突显自己,确定自身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这就需要学校和学院为其建功立业创造条件。
三、工会服务好青年教职工的重要意义
(一)关系到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根据相关规定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配合相关部门为教职工成长进步创造条件。促使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3]。
(二)关系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的稳定
和企业比,高校教师人才队伍呈现出流动性小、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仍会存在有教职工陆续离职的现象,且离职教师中青年教师比重较高。教职工离职原因复杂,有个人原因,也有单位原因。工会应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主动的为教职工争取合法权益及福利待遇,为青年教师解决后顾之忧,维护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高校工会是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承担者,通过开展活动,加强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强化其主人翁地位,增强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促使职工深切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份子,坚定和学校同荣辱、共进退的决心,充分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三)关系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及办学质量的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4]。高校教师的素质是其教学、科研能力的直接决定因素,将直接影响高校声誉及排名。维护教师队伍的稳定,才能保证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中,保障办学质量。
四、目前高校工会在服务青年教职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青年教职工参加活动相对较少
“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任务较重,职称晋升等工作压力较大,参加业余活动的时间较少”[5]。由于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短,高校青年教师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备课,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很多高校新进教师还需按照规定承担辅导员或者一定的管理工作。有的规定专职老师入职前两年还需要坐行政班。加上青年教师处于人生关键时期,需投入大量时间到恋爱及家庭中,导致他们可自我支配的时间很少,参加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
(二)工会活动相对单一,无法满足所有青年教职工的需求
高校工会本身职能过多,从文体活动组织、福利发放,到所有同职工利益相关的工资绩效、职称评定、子女就学等事宜的决策,工会都要代表职工利益参加,依法履行维护职能。此外,一些高校工会还承担了扶贫、普法等重要工作任务。现有工作人员数量及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导致其组织活动时,可投入的人力、精力有限。各种活动大多按照每年的常规项目开展,活动缺乏创新性,考虑往往也不够周全,加上高校青年教职工人数众多、家庭环境及成长背景差别极大,兴趣、爱好多种多样,工会现有条件及资源决定了其组织的活动无法满足所有青年教职工的需求。
五、高校工会服务好青年教职工的措施
(一)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我们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同时,也要看到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6]。高校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其列入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体系。建议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奖评优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校园广播、报刊、杂志、校园网络等网络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增强青年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工会通过履行参与、维护、建设、教育四大政治职能,依法维护青年教职工合法权益,引导其参与到学校改革、发展、建设之中。以活动开展为载体、网络宣传为推手,对青年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扬大学文化,提升其主人翁意识。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化工具,不断地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提案工作制度,提高青年教职工参与提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其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创造条件。
(三)着力为青年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章程》规定:“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7]。高校工会应通过各种途径,创造条件,努力为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联合人事处、组织部等部门为青年教职工创造更多的提升自己及职务晋升的机会;配合学校及有关部门解决职工收入、职称评定、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其无后顾之忧;创造机会,组织青年男女参加联谊活动,为教职工解决终身大事创造更多机会;争取惠民政策,为职工争取团购机会,增强有限收入的购买力;在政策条件允许范围内,为青年教职工争取更多诸如节日慰问品发放、定期体检、医疗补助等方面的福利。
(四)创造机会,提升职业技能
会同教务处等部门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并根据其表现由专家评定等级,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及更高层级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为青年教职工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为教学型副教授、教授的评定创造条件;开展教学、科研研讨,增进教师间交流,为其创先争优及自我实现创造条件;组织协调,促成青年教师加入相应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促使其发挥团队力量,提升科研能力;增加培训,创造更多同其他院校名师及学术带头人交流的机会,为其建功立业创造条件。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青年教职工强身健体创造条件
针对高校青年教职工人数众多,锻炼需求多样的特点,“为吸引更多青年教师参与文化体育等活动,工会通过多方面了解青年教师的需求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分时段、分类型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喜闻乐见的活动”[8]。高校文体活动主要有校工会牵头举办,校工会主办、基层工会承办,校工会会同教工协会共同承办三种类型。文体活动方面,既有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瑜伽、健身操等室外、室内常规活动项目,也有临时开展的如登山、长跑类的自选项目。考虑到青年教师的职业特点,工会开展活动,要在充分了解其需求的基础上,掌握他们的“作息规律”,向学校争取更好的资源,分时段地安排各种适宜的活动,满足更多青年教师的锻炼需求,提高其参与率。青年教职工通过参加活动,锻炼了体魄、增进了交流。
高校青年教职工是一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学、科研人才,承担着教学、科研及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多重任务。他们年轻有干劲,未来有无限可能。他们的发展、成才决定着高校的未来。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持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是高校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统领高校工会工作,以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本着“强三性、去四化”的原则,积极推进工会改革,勇于开拓、奋力进取,努力把高校工会事业推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