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2019-01-18殷雪善於世海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中华民族

殷雪善,於世海

(南通大学 体 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0)

1.引言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成了根深蒂固、坚忍不拔的文化精神。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曾多次在民族危难之时,彰显了强烈的民族性格,寄予了凝重的民族情节。然而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飞速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针对此现象,不少武术学者也在努力的进行研究分析,力求寻得对策,拯救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关于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皆在分析探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

2.现状分析

2.1 传统武术文化理解的研究

2.1.1 传统武术文化的民族性

传统武术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土壤中,在历久发展中,早已渗透了传统文化的文化精神,且曾多次在民主危难之时,彰显和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格,凝聚了深厚的民族情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性是根基。文化的民族性不仅直接表现为文化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更集中体现在民族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情趣、人格追求等方面”。[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发展历程,期间也曾形成过诸如家长制、重礼崇德、崇拜祖先等特有的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从中也折射出中国人独特的性格和气质。“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始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位,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体现着民族化的生活方式”。[2]传统武术丰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育人功能,强烈的民族性格,使其风靡全球,被世人公认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品牌。“武术因负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信息而成为一种信仰,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我们的骨肉,培育着我们的精神”。[3]

2.1.2 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性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宏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如果能将武德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武术礼仪教育与学校礼仪教育相结合、武术活动与学校文体活动相结合、将武术教育融入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将会非常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倪依克和邱丕相则认为:“基于社会学视角,武术文化教育研究中应贯穿着教育第一,培育公德和私德,武术文化教育不等同于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武术文化教育是动态的、多层次的。当代武术文化教育可以从完善教育体系,实现渗透教育、规范相关内容,普及中凸现娱乐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重新定位等几个方面进行”[4]。

2.2 传统武术发展阻力的研究

2.2.1 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迅速流入并得到广泛传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之下,西方体育严重挤压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致使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瓶颈。西方体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工具,也有着其自身非常鲜明的特点。就目前来看,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的体育教学课和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基本上都是西方体育的内容。“特别是年轻一代,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西方体育的审美和价值判断标准,面对传统武术,他们并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和那么深切的情感”。[5]

从文化角度看,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的差异,其实也就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缩影。在传统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对比中,传统武术处于相对较弱的文化地位。武术与体育原本分属两个并行不悖的文化体系。“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其文化内涵远比现代体育丰富得多,然而却成为体育的‘下位概念’,这是西方文化的强势作用所至,最初表现为是‘无奈地妥协’,这是一种文化必然。”[6]

2.2.2 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武术是一种文化,它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语境,历史语境消失了,其文化性质必定会变。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使武的实践作用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消失。是非之事要通过“法”而不是“武”才能得到解决。再加上对武术的局限理解,使得人们逐渐地对武术产生了失望。“传统武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有二,一是后继无人,二是创新不够。”[7]另一个事实就是各门派的高龄拳师相继离世,后继人才断层,老一辈人的高超技艺逐渐失传,习武人群逐渐委缩(不包括太极拳),群众对传统武术的认识日趋淡漠等等,基于种种原因,传统武术发展滞后,自身体系明显呈萎缩态势。

2.3 传统武术发展对策的研究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武术发展,已进入发展的瓶颈之中,要走出瓶颈,摆脱困惑,实现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战略目标,必须在正确引导下寻找新的发展策略。王岗、田桂菊认为:武术的发展应以继承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使命,以张扬个性为目标,以迎合大众为主导,坚持全民办武术为发展途径[8]。栗胜夫认为:应该坚持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协调发展的路子[9]。秦子来认为: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确立重点;创立专属理论体系,提高大众认识;以竞赛为平台,促进武术的交流与推广[10]。郭玉成认为:保护武术传承人、发展武术教育、重视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并使其在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中发挥作用[11]。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为真正有效地保护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有必要“主动进取”,让武术走出“大中华文化圈”,走向世界,走进奥运会。我们只有将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重新审视,发掘其价值,奉献给全世界人民,从而使之在文化发展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 近几年间,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回归传统武术文化的大力宣传,研究者的进一步重视,预示着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前景。

3.2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的内容涉及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武术文化的民族性、继承性和教育性,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及相关内容等方面。研究的面还较窄,研究的内容还不够深入。

3.3 研究方法单一,大多上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使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中华民族
传统武术怎么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