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对产妇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9-12-31肖全红
朱 敏,肖全红,谢 芳,郭 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体 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瑜伽是一项通过瑜伽体式、调息法和冥想进行身心调节的运动,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备受学者的关注。研究显示,在生理学、心理学领域,已能够对瑜伽进行脑电图、肌电图及呼吸状态等生理测试,并给予瑜伽在生理、心理上作用的论证和肯定。产后瑜伽具有独特的运动方式和功能,符合产妇的身心特点。本实验试图通过瑜伽干预来研究瑜伽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对象
选取来自湖南省长沙市产科医院的产妇60多例,实际参与研究的产妇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对照组17例。年龄26-35岁,新生儿健康,无严重疾病史和无慢性躯体疾患,无精神障碍,无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无产妇严重心理障碍,并排除低体重者。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原有的运动方式活动,不进行瑜伽练习,也不进行其他有规律的运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瑜伽运动处方干预。瑜伽运动处方的内容是通过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同行在瑜伽运动处方领域的研究,总结其经验并结合产妇的身心特点及具体情况来制定。每周3次,75分钟/次,共10周。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强度,用心率指标来控制和衡量,一般控制在120~150次/分。以艾杨格的《孕产妇瑜伽》一书为参考教材,结合产妇的身体素质的恢复情况分三个阶段进行创编。每个阶段包含的内容有静心、OM唱诵、热身、体式串联、休息术,在第三阶段增加了收束法。体式串联第一阶段为:手臂伸展式、擎天式、风吹树式、加强侧伸展、猫式、大契合法、简易脊柱扭转、肩桥式、倒剪式、仰卧束角式、休息术;第二阶段为:猫式、虎式、新月式、板式支撑、站立前屈式、手臂上升式、站立单腿手抱膝、树式、战士二式、侧角伸展式、大契合法、肩桥式、倒剪式、鳄鱼扭转式、休息术;第三阶段为:猫式、虎式、新月式、半神猴式、站立单腿手抱膝、鸟王式、树式、三角式、战士一式、下犬式、猫式、船式、坐角式、倒剪式、鱼式、鳄鱼扭转、会阴收束法、收腹收束法、休息术。每个阶段都是10次课。
1.3 评价指标
健康评价指标包含3个方面: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CL-90),在实验前后对各项健康指标进行测试,比较它们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O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和测量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实验前,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2.2 瑜伽对产妇身体形态的影响
10周的瑜伽练习后,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腰臀比差值和大腿围具有显著差异(p<0.05),小腿围、上臂围和皮褶厚度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产妇的身体形态各项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实验组体重平均下降2.49kg,对照组下降0.34kg;实验组腰围平均减少了 2.93cm,对照组减少了1.20cm;实验组臀围平均减少了2.78cm,对照组减少了1.26cm。见表2。
表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形态指标比较
2.3 瑜伽对产妇身体素质的影响
10周的瑜伽练习后,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胸围差、肺活量差值、坐位体前屈的P值均小于0.01,存在显著性差异;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差值、握力和闭目单足立差值的P值均小于0.05,存在差异性。尽管握力差值和闭目单足立的P值没有显示出差异性,但在数值上体现为实验组的数据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瑜伽运动对于提高产妇的身体功能及状态有促进作用,见表3。
表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2.4 瑜伽对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
实验前后对实验组进行SCL-90心理量表分析,得出实验后的正常值比例较实验前高,尤其是强迫症状、焦虑、偏执等心理指标在实验前偏高于正常值,在瑜伽干预下均回归到正常值范围;而躯体化、抑郁、敌对等心理指标较实验前均有所下降,产妇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见表4。
表4 实验前后产妇心理健康指标的数值比例
实验前后产妇心理健康指标值虽无显著性差异,但都有所下降,而且相较于实验前的数据,实验后各项因子数值更接近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数据,说明瑜伽干预对产妇心理健康恢复的具有疗效,见表5。
表5 实验前、后产妇心理健康指标与全国常模之间的比较
3.讨论
3.1 瑜伽有利于产妇身体形态的恢复
产妇在十月怀胎的过程中,为了给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而往往过量摄取,造成营养过剩,同时又不便于运动,所以脂肪堆积,大部分聚集在大腿、臀部、腹部、腰部、背部,造成整个身体处于肥胖的状态。有针对性的腰腹的练习,如船式、猫式、虎式、鳄鱼扭转式、坐立扭转式等体式消耗大量的热量,增强腰腹部肌肉力量,消除腰腹部脂肪,使产妇比较容易堆积脂肪的腰腹部得到有效刺激,局部脂肪燃烧相对增多,避免局部肥胖与赘肉的堆积。站立和平衡体式,如风吹树式、战士二式、侧角伸展式、树式、三角式等体式消耗腿部大量的脂肪。因此瑜伽练习可以消耗多余的脂肪和赘肉,减小产妇身体的维度,均衡发展肌肉力量,雕塑出修长均匀的肌肉线条,改善身体形态,维持身体健康。瑜伽通过提、拉、曲、伸、控等丰富的形式使肌肉纵向伸展。在实验对比中,实验组与对照组腰围和臀围均明显变小,且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腰臀比差值和大腿围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产妇除了自身恢复的作用外,瑜伽干预对产妇瘦腰瘦腿有明显效果。小腿围、上臂围和皮褶厚度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同时,实验组的体重、腰围和臀围的变化优于对照组。体质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但有相关程度的降低,说明单位体积的体重减少比对照组大。说明通过瑜伽习练身体的形态指标都有一定的改善,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2 瑜伽有利于产妇身体素质的恢复
产妇在历经怀孕、生产、坐月子期间,身体活动量减少,生活习惯改变等等,身体机能如:胸围、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和平衡能力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有研究报道,瑜伽的各类呼吸方式有助于提高氧气利用率,改善心肺功能。瑜伽的动作幅度大,能有效的锻炼到每一块肌肉,而且配合呼吸,增加肌肉的氧气供应,能有效提高锻炼的效率。宋海霞等研究证实瑜伽练习对学员提高心肺功能、坐位体前屈幅度、仰卧起坐数量、平衡能力等有显著效果。
坐位体前屈主要反映腿部后侧、臀部和腰背的伸展性。首先,瑜伽体式中的大契合法、双角式、站立体前屈、加强侧伸展等提高腿部后侧、臀部和腰背的伸展性;其次,在练习中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利用率增加,腹部脂肪减少,减少了前屈的阻碍,从而坐位体前屈提高;再次,练习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改善,调解主动肌和对抗肌之间的协调性,使主动肌收缩对抗肌充分放松,降低动作的阻力,保证运动幅度的增加。
闭目单足立反映的是人体的平衡能力。也降低。站立体式如:站立单腿手抱膝、鸟王式、树式、战士三式提升腿部力量,强健脚踝及膝关节,增强肌肉控制力,从而增强身体平衡性。头部基本位置练习:前屈后伸、侧倒、左右转动和绕环动作,使练习者的空间感觉和本体感觉改善,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的平衡调节能力。均匀、缓慢、平稳的呼吸让我们的心境平稳,注意力集中,提高身体的觉知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产妇的闭目单足立成绩,逐渐提高自身的平衡感。
握力反映上肢肌肉群的力量,包括手和手臂的力量。体位法中的支撑体式都强调五指大大张开,手掌有力推地将身体推高。有效提升了整个手臂的力量,从而提高握力。
本实验组经过10周的产后瑜伽习练后,在身体功能方面的指标,胸围差、肺活量差值、坐位体前屈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此外,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差值、握力、闭目单足立差值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进一步说明瑜伽有利于心肺功能、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和平衡素质的提高,是一种适合产后妇女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有利于产妇身体功能的恢复。
3.3 瑜伽促进产妇的心理健康
怀孕生产对女性来说也是承担着重大的心理压力的,在没有及时关注的时候可能会引发生理或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大脑与内脏的平衡失调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主要表现为面容紧张、眉头紧锁、少言寡语、食欲差,常伴有情绪不良、强迫观念,并有一定的躯体症状如心跳快,尿频、便意、头晕失眠等。还有恐惧和过分依赖等心理问题。目前关于瑜伽对于改善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是比较多的。李崇珍、郑先常等人做了相关的研究,说明通过瑜伽练习可以获得身心愉悦、精力充沛的效果;而且对于释放压力,展现自我有重要作用。张梦君的研究也证实瑜伽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身体舒适感,缓解和改善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症状,建立积极的心境和平和、稳定的心态。
在实验前后通过对实验组进行SCL-90心理问卷调查,并对实验组前后9个因子进行分析,与中国正常成人常模及正常值进行对比,得出结果显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在实验前后虽无显著性差异,但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改善。躯体化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产妇的躯体化程度大幅提升说明产妇通过瑜伽练习后提高了身体的觉知能力,身体更为敏感,能更好的察觉到身体的状况,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强迫症、焦虑和偏执3个因子完全回归到正常值,说明瑜伽对产妇这些症状有积极的缓解和治疗作用,有效改善产妇的神经紧张,释放焦虑情绪,减轻猜疑和妄想的状态。
4.结论
瑜伽是一项非常适合产妇练习的运动项目,锻炼效果受到产妇的高度认同,满足产妇身心健康的需要,本研究给产妇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运动方式,为产妇的身心恢复提供指导方案,同时为妇幼保健院、卫生、体育等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参考依据。下一步研究将提高样本量,从流行病学角度更进一步跟踪研究瑜伽对产后妇女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