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分析
2019-01-18任金英
任金英
分泌性中耳炎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咽鼓管功能障碍是主要发病机制。在这种环境下,中耳黏膜发生静脉扩张,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导致血清渗出形成中耳积液刺激中耳腔粘膜,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1]。目前,临床上有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和鼓膜切开置管术三种手术,由于其均在头灯下进行,视野狭窄,术中易发生鼓膜、结构损伤等不良事件[2]。然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作为新兴的手术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效果显著。基于此,现研究探讨了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0月于我院鼓膜置管术患者77例,患耳共122只。77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5例;年龄4~60岁,平均年龄(32.0±3.5)岁。122只患耳中双耳患者45例,单耳32例,病程为3.0~30.7个月,平均病程为(16.9±3.1)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耳内镜检查。结果表明,光锥消失或缩短,鼓膜呈琥珀色或淡红色。鼓膜肿胀22耳,内陷62耳,鼓室积液38耳。纯音测试64例,其余13例由于年龄差距性太大,分别应用混音和传导性耳聋进行测试。
1.2 方法
77例患者均取仰卧位,导管插入术前进行鼓室穿刺术。儿童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成人在2%丁卡因局部麻醉后手术。麻醉后,常规消毒后接入耳内镜,直接在监视仪下操作。首先,仔细观察鼓膜情况。其次,用专用的鼓膜切口刀在鼓膜前下象限或后下象限切开鼓膜,切开的过程中注意保护鼓室结构。最后,术中尽量将鼓室黏性及胶状积液吸净,用地塞米松1 mL及糜蛋白酶溶液冲洗中耳腔,置通气管。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5~7天,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禁止在外耳道内滴药。出院后,经耳内镜检查通气管每月一次。当发现分泌物或结痂堵塞时,应清除通气管,保持通气管通畅。
1.3 观察及判断标准
术后1个月采用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判断临床效果[3],具体内容为:治愈:听力恢复正常,耳塞消失,声导抗为“A”型鼓室图,可诱发声反射;有效:意识症状减轻,听力改善,纯音听力测定显示气导听力提高20 dB以上;低效:意识症状没有改善,听力没有改善,声导抗为“B”型。
2 结果
77例患者鼓膜置管术均成功。鼓膜与外耳道无反应,鼓膜帽无损伤,无血肿。术后1周随访,4例哑铃形管脱垂,鼓膜愈合,分泌性中耳炎复发,再行置管术。1例哑铃形管拔管后鼓膜穿孔未愈合,72例拔管后4周左右痊愈。术后1个月采用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发现77例患者中60例治愈、16例有效、1例低效,总治愈率98.7%。术后1个月通过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表示,77例患者中60例听力恢复正常,鼓室图由B变为A,16例听力明显改善,但偶尔仍有耳塞感,鼓室图由B变为C,1例鼓膜穿孔未明显改善。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改善鼓室通气引流条件,清除中耳积液,治疗病因。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鼓室成形术通常在头灯下进行。由于视野狭窄,光线弱,鼓膜暴露不良,手术难度大,常导致导管插入术不准确及周围组织损伤[4-7]。显微镜下鼓膜导管插入术能很好地暴露鼓膜,操作准确,但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经济压力[8-10]。然而,耳内窥镜鼓室成形术不仅视野清晰,立体感强,而且能清楚地观察鼓膜标志物和鼓膜积液,有利于准确选择鼓膜切口位置和鼓膜冲洗位置,有效防止周围结构的损伤,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11-12]。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77例患者鼓膜置管术均成功,随访1周发现5例患者再行置管手术,72例拔管后4周左右痊愈,这一结果表明置管术可以提升置管的成功率,降低再次置管的风险。此外,术后1个月采用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发现77例患者的总治愈率98.7%,这也说明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可以有效治愈分泌性中耳炎,恢复周期短,这一结果与文献姚清华等[12]所报道的数据相吻合,进一步提示了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可靠性。因此,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在耳内镜的帮助下置管,可以清晰地将鼓室黏性及胶状积液吸净,对症消炎用药,从而改善患者的炎症、分泌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分泌性中耳炎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不仅可以清晰观察鼓膜环境,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有效提高患者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