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院前急救医疗保障工作经验和思考
2019-01-18王颐张文中刘红梅李肖琦于海玲李斗胡南向珍君
王颐 张文中 刘红梅 李肖琦 于海玲 李斗 胡南 向珍君
在各项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中,参加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北京急救中心作为北京院前急救的重要力量,顺利完成上千次各类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已成为各种大型政治、文化、体育等活动医疗保障必不可少的力量。
1 基本情况介绍
2015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急救中心参加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医疗保障任务共3 132次、5 908车次、18 008人次,其中全国两会、9·3阅兵、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非论坛、世界锦标赛、北京马拉松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医疗保障任务1 908次、3 505车次、10 296人次,这些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的规格高,均为国家层面的大型会议活动;所保障人员数量大,出席会议活动的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总数少则上百人,多则千万人;保障时间长,从1 d~3个月不等。疾病类型包括:晕厥、中暑、高血压、外伤等,每次医疗保障任务均顺利完成,无1例差错,成功复苏1例。
2 具体实施方案
2.1 明确保障任务,成立医疗保障组
每次接到医疗保障任务后,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成立医疗保障组,全面负责医疗保障工作的指挥与决策,中心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分中心主任和各科室主任担任组员,医疗保障专职管理人员担任执行负责人。医疗保障组设多个工作小组,包括综合协调组、调度指挥组、医疗保障组、药械保障组、车辆保障组、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网络管理组、宣传保障组,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科室,落实责任、压实工作。
2.2 制定医疗保障方案
一个好的方案是做好保障工作的基础[1]。为了顺利完成医疗保障任务,在上级部门统一指挥下,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医疗保障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并确定职责,明悉保障任务特点,完成人员车辆位点选定、车辆和医务组选派和物资安排,明确信息上报流程、应对突发事件流程及传染病转运和上报流程,做好定点转运医院对接,提出保障中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等。方案中要制定任务时间倒排期,严格按照时间要求落实,确保每项工作及时高质完成。
2.3 精心组织,科学统筹,全方位做好保障准备
2.3.1 整体统筹,严格选派人员 由于大型活动时参会人员众多,现场环境复杂,每次根据指定保障点的地区分布情况,合理、科学安排急救力量。在人员选派方面统筹全部人员,严格选拔保障人员,选派政治可靠、业务精湛、具有丰富医疗保障工作经验的医务人员参与保障工作,每辆救护车配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急救医师、护士和急救驾驶员各1名。在选派保障人员的同时,安排相应人员做好值守,做好日常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为城市运行做好保障。
2.3.2 安排急救车辆,配齐急救物资、设备和药品 根据保障方案,精选保障车辆,并逐辆进行检修、保养和安检,保证所有车辆安全和正常运转;充分做好保障物资的准备工作,各保障车组按照物资配置标准做好医疗药品、设备和应急物资准备工作,确保物资充足、性能良好、使用安全,大型体育赛事,配备药品要符合赛事要求,不能含有兴奋剂等类的药品[2]。设备配置标准:心电除颤监护仪、心肺复苏箱、电动负压吸引器、心电图机、简易呼吸器、外科诊箱、内科诊箱、快速血糖检测仪、血氧饱和度检测仪、氧气瓶各一套,配备铲式担架、担架车。每辆车上配备传染病防护用品,手套,帽子。隔离衣每车配备5套[3]。
2.3.3 对保障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强化专业技术 强化医疗保障人员的综合应变及处置能力,规范专业技术和服务,培训内容包括对活动保障方案和信息上报流程的掌握,心肺复苏、外伤四项技术及核生化反恐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反复强化,以及行为仪表、对讲机使用等知识的讲解,此外,根据保障任务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来自不同地区人群进行重点传染病相关知识、宗教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做好全体驾驶员安全培训工作,强调所有车辆在保障期间不能使用警报器,并要求每名驾驶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
2.3.4 实战演练,强化应急意识 为增强保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意识,在保障工作开始前开展医疗应急演练[4],采取“事先不通知、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内容及检查对象,直接开展现场检查”的突击检查模式,直接呼叫救护车,现场检验应急反应速度、急救资源配置、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流程及紧急医疗救援技术,以查代练,增强全员应急意识。通过演练,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总结改进,为大型活动的各项医疗应急保障工作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培训和考核,能够强化保障人员的业务能力,实战演练能够使保障人员充分掌握保障的方案和工作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今后的做好医疗保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5]。
2.3.5 完善现场通讯设施,保持通讯畅通 医疗保障通讯畅通非常重要,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保障以800兆移动通讯设备为主要通讯工具,保障指挥组、每一个保障车组各配备一部800兆对讲机,统一信道并与院前日常急救通讯频道分隔,避免造成信息混乱。对每部对讲机的编号进行登记,当误触占用频道等情况发生时,便于及时处理[6]。另外编制各级保障人员手机通讯录,以备应急情况下进行通讯联系。参会保障人员与保障指挥组保持好联系,做到上下沟通,并且做好信息采集、报送,确保准确和无缝衔接。
2.3.6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保障工作琐碎,但非常重要,衣食住行每项都要考虑周全,一点疏忽都会带来生活上和工作上的不便。做好后勤工作,能够使保障人员没有后顾之忧。
2.4 周密部署,严格落实,确保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2.4.1 严格规范救治和转运流程 救治是医疗保障工作的核心,保障人员要严格按照方案到达保障位置,熟悉周边环境,实地踏勘路线,做好急救准备。现场保障中严格执行纪律,不擅离职守,一切行动听指挥,遇到患者快速施救,快速转运,与定点医院建立绿色通道,送达医院交接后立即返回,并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2.4.2 全面启动应急机制 保障期间全面启动应急机制。重大活动实行领导在岗带班制和双人24小时值班制度,相关科室领导和关键岗位人员24小时值守备勤。2辆机动车组(其中1辆为负压车)和1辆反恐应急保障车组24小时备勤,随时待命,保证应急备勤力量充足到位,突发事件快速反应。
2.4.3 严格落实信息报送 大型活动保障期间,120调度指挥中心增设“活动专席”,开通专线,设专人负责与应急联络人、保障联络人及各保障组联络沟通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各保障组实行“三报告”“零报告”制度,即到位时报、随时报、结束时报,按流程全面做好活动保障的信息汇总及上报工作,确保院前急救人员、保障人员、调度指挥中心、专项工作联络人员及中心领导信息畅通、沟通及时,各种突发情况应对迅速、有效。
2.4.4 做好救护信息统计工作 制作工作量统计表、工作进程统计表、救治统计表(内容为日期时间、保障地点、车辆编号、患者身份、性别、年龄、国籍、接诊地点、诊断、处置情况、患者转归)。要求每个保障车组每日按时填报,便于及时掌握每天工作量及患者的救治情况[7]。
3 工作经验及思考
3.1 有力领导是保障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
大型活动和重要会议医疗保障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医疗保障,保障级别高、任务重,参与力量多、涉及工作面广。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亲自统筹协调资源、部署工作,全体院领导分工协作,主管领导亲自协调推进,各科室负责同志精诚团结、积极配合,为后续工作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保障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8]。
3.2 与综合医院协同配合是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近年来,在很多保障任务中,我中心与执行任务的综合医院形成了密切合作、协同保障的工作机制。对于级别高、任务量大的保障任务,按照市卫健委的统一部署,我中心车组和执行住地医疗保障的综合医院组成了联合医疗组,既发挥了我中心反应迅速、急救转运专业及时的院前急救优势,又发挥了综合医院全面诊治、综合处理的综合医疗优势,同时,通过互相交流,参与医疗保障的各方在保障经验积累、急救技能培训等方面都有提高,有效的保证了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9-10]。
3.3 动员仪式能够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
保障任务前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组织参加全市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动员会;应急备勤人员出发前主管领导再动员;中心党政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亲自带队慰问。上述工作既是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心文化建设具体体现,必要的仪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全体人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起到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的作用[11]。
3.4 全面梳理总结持续改进工作,为今后的保障工作奠定基础
全面梳理保障工作,在今后的保障工作中将对医疗应急保障工作规范、标准、流程、信息报送、数据登记统计、服装等个人装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对于院前急救人员专业技术的标准化训练、外语水平及服务礼仪等方面开展持续培训,全面提升我中心医疗保障队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