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9-01-17陈新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0期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改革

陈新芳

摘要:随着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全国许多非农业院校非生态学专业已经相继将生态学课程设置为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程或选修课程。文章在分析非农业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这些问题逐一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非农业院校;生态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134-02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过程与机理,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优化调控的一门学科。生态学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已相当完善,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已渗透到地学、生物學、经济学、环境科学、农学等诸多领域,成为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无所不包”、没有固定边界的重要学科群,已经成为许多非农业院校非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程或选修课程。

到目前为止,中国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生态学专业,除了农、林、牧等农业院校外,还有40多所非农业院校开设了生态学专业,这是因为随着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生态学成为解决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有力武器而被人们关注,也使得生态学成为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在当前全球都越来越重视生态学研究的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即使是非农业院校和非生态学专业,不管未来在哪个领域从事工作,也应了解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具备生态学理论知识,才能够帮助自己观察和认识自然界,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所以,为了能将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学课程在非农业院校非生态专业中落地生根,有必要将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上日程。

一、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问题。生源的问题对生态学教学也存在很大的影响。有些地区初中教学时就已经把生物学看作副科而不重视。笔者在课堂上做过调查,初中阶段没有学过生物学课程的学生占一定比重,这样,在生态学同样的知识点上,学生的起点也就不一样。

2.教师的问题。教授生态学课程的教师并非都是生态学专业的教师,缺乏生态学专业的科学背景,对生态学原理知识不能够透彻讲解,照本宣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教师用同样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待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3.教学内容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生态学内容繁杂,分支学科多,教学框架与内容比较陈旧,理论教学为主,实习时间少,甚至没有,缺乏实用性,因此生态学教学内容和实践脱节,无法成为找工作的“利器”。

4.教学方式的问题。在教学方式方面,“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生态学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产生抵触和厌学情绪。

针对上述问题,下面提出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和措施,为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提高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二、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和措施

1.学生问题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对于非农业院校非生态学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将来大都不会从事专业的生态学研究和工作,所以在讲授生态学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必要采用生态学专业的教材去全盘详细讲授,而是要将生态学知识与学生不同的专业相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更不能同一院校的多个专业采用同一种生态学教材及同一种教学方案进行讲授。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有着较大差异,应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对非生态学专业学生进行生态学教学的核心,应当是让生态学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相契合,让学生学会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他们的研究对象,能够以生态学方法解决专业问题。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生态学课程在其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生态学知识在哪些专业课程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应用,将生态学的思想、理念、原理、原则和方法融入学生自己未来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去。

2.教师问题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引进生态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对于现有和生态学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多加专业培训,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理论及实习机会,积累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制定“以生为本”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纲领性文件,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这就相当于先把第一个扣子扣好一样,其他接下来的扣子才有可能扣得好。所以,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结合各院校各专业培养要求,以知识点为单位,根据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群,根据知识群之间的知识结构和相关联系,再整合、聚类形成课程主题内容,进而制定出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选择适合该专业的新近出版的专用教材。再次,还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所选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主要是删减掉那些在生产实际中应用较少、陈旧的知识点,重点讲授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工作有用的知识点。此外,生态学内容多而涉及面广,但学时不多,授课时不仅要突出课程特色与重点,还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新的内容。

4.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课堂教学早已无法将大量的有关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需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加课程教学信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做好详细、充分的备课,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来收集相关的教学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弥补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不足。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性的网站,指导他们如何搜索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去学习当前生态学领域所关注的一些最新信息和研究工作,等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采取案例教学或专题分析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讨论式、互动式、问题式、启发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探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在生物种群部分讲到种群生态学里的一个重要原理:种群增长,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方法。以2012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城的“西尼罗河病毒”作为教学案例,在这里用一个问题来启发学生:为什么是在2012年数量暴增,而不是在前一年暴增呢?这个问题就让学生找到爆发的原因。要找到爆发的原因,必须先学习种群生态学的知识。学生学习了基础知识以后,知道是蚊子的密度增加而导致“西尼罗河病毒”的爆发,这时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哪些因素导致蚊子密度增加的?然后让学生讨论前面章节(个体生态学)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影响密度的一些限制因子,这些限制因子可以分为两类:“密度有关”和“密度无关”,让学生明白这样分类是因为我们需要知道种群的增长率是否和当前的数量有关,还是说增长率和其他东西有关,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和讨论,不仅把前后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而且也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又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形成了知识链接。还可以从网上查阅一些生态学科研成果,为学生提供图片、图像等资料,让学生坐在教室就可以看到生动活泼的自然世界,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不可能只靠某一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方式需要多样化,综合、灵活、多变地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艳,陶娅妮.“以人为本”的生态学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6):52-53.

[2]张秦英.非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教学改革思考[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分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分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7:3.

[3]陈书涛,胡正华.中美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12,(08):4-5.

[4]周晖,陈刚,张健东.非生态学专业学生普通生态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7,(08):79-80,90.

[5]熊君,吴杏春,孙小霞,吴则焰,魏道智,林文雄.时代背景下对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06):50-53.

猜你喜欢

生态学教学改革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辽西地区油松造林的生态学探讨
论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