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

2016-05-28郭妍

考试周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生态学构建策略

郭妍

摘 要: 生态学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地作为教育工作者思考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方法。本文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理论依据和视角,将课堂教学环境作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对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现状进行总结,探寻构建平衡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策略。

关键词: 生态学 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 构建策略

生态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强调生态系统在教育学的应用,将教育系统作为由各因素、各部分相互发生联系组成并能在相互作用变化中保持动态平衡的完整生态系统[1]。在教育生态学理论下,教育系统的任一因素都是具有一定生态位的存在。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课堂教学环境,它在教学环境系统中作为一个具有自身独特生态位的子系统存在。构建生态型的课堂教学环境,即是通过对系统内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各个要素的协同合作,构建协调互动、平衡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内涵及其意义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师生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是将课堂教学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各个生态因子共同作用,致力于使课堂教学活动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以遵循“生态平衡”与“生态和谐”为基本规律,以课堂中的生态因素——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心理因素为研究对象,以追求各种生态因素的动态平衡为目标,进而形成课堂教学环境的良性循环。

1.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

将课堂教学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首先要对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它由三部分构成:课堂物理环境、课堂信息环境和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物理环境主要指物质环境和时空环境,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实施的物质基础。已有研究表明,智力活动的展开,需要适当的物理环境,如光线强度、环境温度、声音、色彩、教学时间、座位安排、班级规模、教学设施等[2]。环境光线过强,会令人心情烦躁;光线过弱,则不能引起大脑足够兴奋,影响智力活动的正常进行。

课堂信息环境是指教学内容及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活动信息。它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体系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吸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课堂心理环境主要包括组织-制度环境(如学生集体、课堂规范、班级学风)和人际-心理环境(主要有教师期望、人际关系、课堂气氛)。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研究表明,教师期望、班风、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学习兴趣等与教学活动、学生发展有密切联系[3]。

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既离不开课堂物理环境的支持、信息环境的传达,又离不开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的配合,只有各因素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通过环境刺激教师和学生积极的认知,使教师和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取、加工、理解环境中所蕴含的与之有益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意义

生态学上,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环境对人的行为有着强烈的‘暗示性,可引导行为的内涵和方向”[4]。课堂是组织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环境最终是为主体(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意义在于,做到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共生,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教与学的转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影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和情绪。课堂物理环境如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班级规模、座位编排和自然条件(声、光、色彩、温度、气味)等无时不在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教室环境作为一般作为背景而存在,具有一定的隐含性和暗示性,因此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对教师和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如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进而影响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认知。

其次,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主观的动力,受课堂教学环境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如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教师期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当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达到了有机结合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易被激发,学生能在丰富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

最后,影响教与学的转化。教学效果跟教与学的转化率有很大的关联,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有内化成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在转化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课堂信息环境为例,教师的教学内容具备完整的体系,再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更易接收和消化。

二、当前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失衡

目前,课堂教学环境存在很多不足,课堂生态失衡现象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结构上的失衡和功能上的失衡。

1.课堂教学环境结构上失衡

在结构方面,一是课堂物理环境的失衡,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方面,目前很多学校都是实行大班教学,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生态因子之间无法保持适度的比例关系,扰乱了课堂的生态结构和功能,一个班级的学生过多,结构失调,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由于师生比过高,学生获得个体语言实践和锻炼的机会相对减少,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了解程度会相对降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降低,师生比的失衡也是诱发课堂生态主体地位失衡的一个主要因素[5]。

二是课堂生态因子发展不平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使用,致使课堂信息环境中的因子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其他课堂生态因子必须做出相应的发展。但事实是很多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制定信息化课堂管理规章制度等,学生没能及时对信息环境作出改变,采取新的学习方式,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由于这些课堂生态因子没有同步出现相应变化,课堂出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与教师教学理念更新缓慢、学生学习习惯变化缓慢、教师信息水平提高不快、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不快、教学方法转变缓慢、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课堂气氛依然沉闷、课堂教学依然以教师为中心等情况的不协调[6]。

2.课堂教学环境功能上失衡

在功能方面,课堂教学环境的失衡体现在系统内部要素与系统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其一,体现在与课堂主体(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中。在我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思想根深蒂固,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教师的任务是对已自发出现的过程进行组织,把学生认为能构成真正知识的信息存储物‘灌输给学生”[7]。教师在利用教学环境教学时,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依然是灌输—接受模式,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愿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运用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各种矛盾的出现,其中就包括教师对课堂环境、学生对课堂环境等的不满。由此产生了与理想中的教学环境的种种差距,如学生的自主性与要求有很大差距,老师的信息素养和积极性与要求有很大差距,教材的编写方式、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与理想存在差距,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存在差距等。

其二,体现在课堂外部投入与课堂产出之间的失衡。课堂产出指的是生态主体的共同成长和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外部投入与产出却不是成正比的,一方面是外部投入不够,即输入的条件不够,如工资待遇、尊重程度、奖惩制度等,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很多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等,这样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所投入的物质环境和信息环境并未被教师和学生真正利用,教师和学生总是墨守成规,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很多教育方法和教学形式相去甚远。

三、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

一个课堂教学环境生态系统所有的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都发挥到最好,那么,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该系统的功能将会发挥得最好。面对课堂教学系统的生态失衡现状,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态化,让课堂的主体得到持续发展,需要影响课堂教学的所有参与因子共同作用。

1.构建生态的课堂物理环境——凸显人性化

课堂物理环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在的物质要素,其构建应以“物”与人的和谐为原则,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凸显人性化。

首先,物理环境的科学设计和合理利用。教室的颜色、温度、光线、湿度等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有紧密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关注并调节活动室温度、光线和湿度,要为师生创造舒适、自然、有效的教学环境,避免产生焦虑感、烦躁感。除此之外,还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物资设备,同时注意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让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物质条件面前也能充分体现主体地位。

其次,对时空环境的重视。任何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进行的,这种环境包含丰富的教育信息,课堂规模、课堂组织形式均影响课堂的生态性。课堂的规模应该坚持生态学适度的原则。适度的小班教学有利于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增加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机会,提供更多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给予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更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人文关怀。课堂组织形式则立足于生态学的多样性、平等性和开放性,改变和摒弃封闭的“秧田型”组织,取而代之以开放的“月牙型”或“马蹄型”、“圆型”或“环型”、会议型、小组型[8]。通过空间位置的改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课堂中的言语和非言语互动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师生合作创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2.构建适切的课堂信息环境——体现适宜性

课程信息环境的创设应该体现学科领域特点,把握其精神内涵,促成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注重适宜性。

首先,课堂信息环境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及生理特点。一般来说,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信息不仅传输的时间更快,而且学生能激发认识的兴趣,提高大脑工作效率,使信息更易为学生所接受[9]。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信息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除此之外,教学信息需根据学科特点,搭建合理的知识体系,避免杂乱无章。

其次,课堂信息环境的传递方式要多样。教师除了用有声语言刺激学生的听觉系统之外,还要恰当运用非语言媒介,如表情、动作和实物等作用于学生的视觉系统,使知识信息以更多样的方式传递,这样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信息更丰富。另外,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情感信息,如教师鼓励的眼神、亲切的神态、轻松的语气等都会间接对学生接受信息产生影响,有利于师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学生更愿意接收信息,强化信息传递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积极关注课堂反馈信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富有生长态势的教育信息,如临时发生的小插曲、偶发事件等,教师都要给予关注和适当处理,只有及时进行反馈,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质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构建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注重和谐共生

课堂心理环境的非实体性使其容易被忽略,但其实其有重大影响力,是构建生态课堂的内在动力。教师是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创造者和调节者,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努力调节好情绪,用积极的心态、稳定的情绪面对学生,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心向,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呈现生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生动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致,如教师幽默风趣的动作、生动活泼的语言,给课堂带来愉悦感,这样的课堂定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和有趣。要创设多种情境,如民主情境、问题情境等,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参与的兴趣,营造乐学氛围。

其次,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要平等互动,良好的互动能增进彼此的交流,让学生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安排互动环节,为学生与老师、与同伴提供相互交流、探讨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不能居高临下,而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乐于向学生学习,与学生探讨,真正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归属感。

最后,要重视学生的情绪情感,重视激励评价。积极的评价方式能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活动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同时,在采取激励评价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其真诚的肯定。教师的鼓励,都能让学生产生愉悦感、满足感,将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产生学习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培植.“好的教育”的实现路径探索——杭州市下城区以教育生态理论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反思[J].教育研究,2012,03:146-150.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陈丽.课堂教学环境透视与改进策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4]戴文青.学习环境的规划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2.

[5]黄乐丹.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失衡和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53.

[6]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3:80.

[7]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7.

[8]焦方瑞.对话教学研究——生态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45.

[9]郭成.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78.

猜你喜欢

生态学构建策略
生态学语境中的“中国梦”及其当代意义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