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隐喻
2019-01-17陈璇如杨唐峰
陈璇如 杨唐峰
摘要: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实现了隐喻分析由修辞角度向认知角度的转变。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教育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情况,并挖掘语言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的特点。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语料,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隐喻以及语用方面的对比研究。最终通过研究发现,教育类演讲中多用战争隐喻和建筑隐喻,以表达教育发展的紧迫性,并通过前瞻性建筑隐喻强调人民群众的教育建设者的重要作用。同时中国独特的隐喻也能够反映出概念隐喻多样性的特征,并侧面体现中国背景下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征,对将来教育类演讲的认知和语用的深入研究起到了铺垫作用。
关键词:概念隐喻;教育类演讲;政治话语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041-06
一、引言
早在两千年前,隐喻就已经由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并随之获得了发展。隐喻经历了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比较理论”,昆体良提出的“替代理论”到理查德提出的“互动理论”。著名语言学家莱考夫与约翰逊(Lakoff & Johnson)于1980年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即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自觉选择语言的结果,标志着隐喻的研究开始转向认知领域。概念隐喻是人类感知世界基本的认知及系统方式。隐喻的精华就是通过一个较为熟悉具象的事物去理解一个较为抽象无形的事物。用物质过程代替心理过程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基本倾向(束定芳,2000:63)。
随着概念隐喻理论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将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广告新闻、科技语篇、政治演讲等相关领域进行结合研究。随着概念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中国的隐喻研究已经超过了3万篇。政治演讲是最能引起学者关注的角度之一,因政治演讲具有观点鲜明、说服力强、语言策略众多的特点。Chilton & Ilyin(1993)提出在政治家推广新政策期间,隐喻可以帮助其说服并团结民众,创造与听众的共同点以便引起与民众的共识,协助演讲者避开政治敏感话题等。Charteris-Black(2006)发现隐喻具有帮助政治演讲者增强政策合法性的作用。纪燕(2018)对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话语进行了概念隐喻的分析。该研究基于27篇语料,运用创新的研究方法,通过Pragglejaz团队的隐喻识别程序(MIP)提取出隱喻性语言表达。
二、语料选取及统计数据
教育一直为中国所重视,且被视作国家发展进步的根基。2018年正值新时代教育改革之际,建设教育强国更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使命。基于此,我国开展了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在中文语料的选取方面,本文选取中国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中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教育大会上的演讲,其篇幅长度为17671字。其中所运用的概念隐喻数量及频率如表1所示。
概念隐喻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从表1中可以发现,隐喻种类为8种。在占比方面,建筑隐喻在中文隐喻中占比最多,高达29.8%,同时战争隐喻也占比较高,在中文语料所有隐喻排名中位列第二,多达23.5%。仅建筑隐喻和战争隐喻的总和就已经超过中文语料隐喻使用频率的一半。隐喻是语言繁盛的表现,其不仅是语言的特征,更是思想和行为的体现。该表格说明了教育部部长在教育类演讲中更加善于使用概念隐喻来拉近教育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够使演讲的效果更加生动传情。
三、教育隐喻分类
1.旅途隐喻。旅途隐喻最早由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在该书中,其提到LOVE IS A JOURNEY隐喻,即爱情是一场旅行,随后该隐喻逐步发展丰富,成了人们所熟知的LIFE IS A JOURNEY隐喻。政治话语是人类思维的高度凝练与总结,所以其更加注重将抽象的概念以生动具体的话语表达出来。总结以往研究,旅途隐喻是使用最广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隐喻,而旅途隐喻中的诸多要素也可以从图1中表现出来。
从图1中可以发现,旅途隐喻中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起点、方式、阶段性成果、困难与挫折、目标以及结果。这些要素不仅贯穿于旅途隐喻,还使所描述的事物更加形象具体。旅途隐喻通常强调事物的过程特征,暗示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仍会遇到艰难险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国家目标明确,教育发展的曙光就在前方。中文语料具体实例如下:(1)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S A JOURNEY(教育发展是一场旅行):①海外办学迈出实质性步伐。②要清醒看到,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部差距依然存在。③推动教育事业进入提质增效的轨道。(2)COMMON BELIEF IS THE DIRECTION(共同信念是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3)ACHIEVEMENT OF THE GOAL IS THE DESTINATION(实现目标是旅途的终点):出台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加快实现双普目标。
2.战争隐喻。对于战争隐喻最早的系统性分析始于Lakoff & Johnson,他们提出了一种概念隐喻模式,即“ARGUMENT IS WAR”。本研究的语料中共有67处战争隐喻,总占比23.5%。中文语料中具体实例如下:(1)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S A WAR(教育发展是一场战争):①“奋进之笔”是教育战线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工作全面跃升的有力抓手。②这是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③打好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攻坚战。(2)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IS A COMPETITION(教育进步是一场竞赛):①要清醒看到,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部差距依然存在。②要探索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发挥其排头兵、领头雁作用。
3.建筑隐喻。教育类演讲中运用建筑隐喻,表明演讲者为了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呼吁民众要进行合作。在中国语篇中,建筑隐喻的使用量更是达到29.8%之多,在所有概念隐喻的占比中排名第一。这种前瞻性建筑隐喻(the forward-looking BUILDING metaphors)通常具有强烈的积极内涵。中国教育部部长运用建筑隐喻论述国家教育的发展战略,表达了对实现教育质量和公平的强烈渴望,也号召民众共同努力建设美好的明天。由此衍生出建筑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概念映射,如图2。
中文语料中建筑隐喻的具体例句如下: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S BUILDING A SKYSCRAPER(教育发展是建造高楼):①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支柱。②教育新体制“四梁八柱”搭建完成,整体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③形势和任务已经明确,施工图已经画好。
4.人体隐喻。人体隐喻,顾名思义就是将抽象的事物看作一个真实可感的有机体,具备生命体所拥有的特征,比如思考、生病等。在中国语料中,该隐喻是指将教育事业的发展看作是治疗病人的过程,即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S CURING A PATIENT(教育发展是治疗病人)。人体隐喻也是中文语料中所特有的隐喻种类,在语料中共出现21次,占中文语料总数的7.4%。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演讲中有关人体隐喻的实例如下:①改革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找准病根、找准对象,对症下药、精准突破。②要清醒看到……工作还没抓到症结上,基础性制度还不健全。③支持中西部高校着力加强“造血”功能,提高办学水平。④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5.植物隐喻。Lakoff & Johnson在其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及植物隐喻的相关概念与论述,并提出了HUMAN IS PLANT的隐喻结构(Lakoff & Johnson,48)。植物隐喻,涉及多重要素,包括种子、雨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等。植物隐喻是中文教育类语料中所特有的隐喻结构,共有22处表达,占中文语料隐喻总数的7.7%。中文语料中关于植物隐喻的具体例句如下: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S NURTURING A PLANT(教育发展是养育植物):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②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④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6.计划隐喻。计划隐喻在本语料之中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隐喻,而数量也是占了中文语料隐喻中的11.6%。计划包含着四大元素:内容、方法、分工和进度。在内容中包含任务以及目标;在方法中包含对于即将解决的问题的方法论总结。中文语料中关于计划隐喻的具体例句如下:EDUCATION IS SOMETHING THAT COULD BE PLANNED(教育是可以计划的事物):①更加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②要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③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更加完善。
7.平衡隐喻。在中国教育类演讲中还有一种独特的隐喻——平衡隐喻。对于“平衡隐喻”的应用可以回溯到遥远的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及“中庸之道”(Golden Mean)的概念,即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中的“平衡点”。中文语料中关于平衡隐喻的具体例句如下: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S A DYNAMIC BALANCE(教育发展是动态天平):①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②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更多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倾斜,向基层教师和困难学生倾斜,把钱花在刀刃上。
8.福利隐喻。“红包”的文化使得福利隐喻成了本研究语料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隐喻。红包是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它与春节如影随形,象征团圆、祥和、祝福。现如今的红包更多的是一种福利,是真正能够惠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式之一。因此,总结出EDUCATION IS A WELFARE THAT COULD BENEFIT PEOPLE(教育是可以惠及人民的福利)的隐喻结构。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演讲中有关福利隐喻的实例如下:①送出更多教育“红包”,答好人民“关切题”,焕发教育系统新气象、彰显新作为。②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四、中文语料隐喻分析
任何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轻易与其他国家相区分就因其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化与外貌等。但是,即便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依旧具备着一定的文化积累,这就是文化共识。哈德森(Hudson)在其著作《社会语言学》中提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等都会对语言的运用产生深远的影响(Hudson,1980)。
1.旅途隐喻。从实例中可以看出,中国教育部部长将教育事业的发展看作是一场有始有终,且有险阻的旅途。其提及了“难题”这一隐喻表达,暗示了教育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其间需要正确的指导以及各方的努力,才能实现大步提升。同时,还使用了“大踏步前进”来肯定以往教育发展成果,加强民众教育事业发展的信心。又通过使用“目标”等词语指引教育发展方向,使得教育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教育部部长还提到了轨道这一词汇,轨道最初的含义是用条形的钢材铺成的供火车、电车等行驶的路线。现如今,轨道更多的是指行动应遵循的规则、程序或范围。轨道暗指道路、途径等含义可以从《宋书·谢灵运传论》找到。在该著作中,“异轨同奔”的概念首次出现,其意为殊途同归。推动教育事业进入提质增效的轨道,也表明了要使教育事业正常有序发展的决心。
中国教育部部长通过使用“新起点”一词来点明如今新时代下,教育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了全新的开始,从而点燃人民对于教育发展的新希望。
2.战争隐喻。战争隐喻在现代教育类演讲中大量存在,充分彰显了战争这一概念要素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也表明了战争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到20世纪80年代,在有文字记载的35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共发生过14531次战争。足以证明从古至今,战争对于世界人类的影响巨大,且渗透于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的思维语言上。
在西方军事理论著作《戰争论》一书中,作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1996:12)。在我国拥有2500年历史的《孙子兵法》中提及:“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2016:3)该句大意为: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国家兴亡的紧要之处,是千万民众存亡的关键,是必须认真考察研究的。这句话强调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关注战争,提升自身实力的重要性。
因为战争有生死存亡的结局,于是战争隐喻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常常是关乎人类发展的重要事件。而教育无外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大要素。在中国教育类演讲中大量使用战争隐喻也可以正面突出教育事业的紧迫感和重要性。完善教育体制首先就要查漏补缺,找准目标,各个击破。将教育发展看作是一场战争和比赛,能够激发教育工作者的斗志,为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增添动力。
3.建筑隐喻。建筑隐喻在政治演讲中普遍存在,而其真正的话语功能并不在于描述现实的世界,而在于构建某种未来。当代学者(Edelman,1988;Kaufer & Butler,1996)指出,政治话语不仅关注将来应该或必须做的事情,还应涉及可能发生的事情,它的功能不在于描述真实世界,而在于建构某种未来,激励公众为实现奋斗目标或避免某种威胁而采取相应的行为(Cap,2008)。对中国教育类政治演讲的建筑隐喻分析不仅能够体现政府为了达到对民众的影响呼吁效果而努力构建必然的教育未来,还侧面反映了其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教育部部长强调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注重人民群众的教育建设者的重要作用。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注重团结合力的国家,因此中国教育部部长在教育类演讲中则运用建筑隐喻来勾画未来教育发展的蓝图,从而号召中国人民发挥建设者的中坚力量。
4.人体隐喻。症结属中医范畴,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中医认为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都相互关联,如若一处出现病症,定会牵连其他部分的正常运转。如今,中医相通相连的思想发展为事情恶化或不能解决的关键及根本原因。找到根本原因并非重点所在,因此便有了对症下药的后续表达。对症下药也是出自中医理论,后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宋代诗人朱熹所著《朱子语类》第四十二卷中记载:“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症下药。”意为要克制自己,践行礼仪,就要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根源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以看出,自古以来,解决问题要对症下药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5.植物隐喻。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基础,中国文明始于自给自足的农业大国。在中国古代,大部分人民以种田为生,而灌溉则是其重要的耕地手段,由此,“灌溉”、“浇灌”等词语对中国人民在理解描述事物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学者刘过在其著作《书院》中提道:“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其意为努力学习和努力耕田一样,辛勤和懒惰自己明白,只要多读书播下了种子,自然会有丰收的时候。
植物隐喻的本质就是利用植物生长这一过程描述人们对事物发展认识的心理过程。世间的所有植物想要更好地生长,就需要水分、阳光、空气与营养。教育就如同养分,是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国时常习惯将未成年人比作祖国的花朵,象征着朝气蓬勃的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暗示着其需要悉心地栽培才能有所作为,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植物生长可以没有花朵与果实,但是根茎是其成长的基础,使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深根植于中国教育事业,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地位以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稳定性。将价值观、教育方式看作种子,在新时代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渐渐生长,无疑使演讲充满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6.计划隐喻。在中国,计划的重要性早已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古代,《礼记·中庸》中就提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观点。其含义为无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在中国,有句众所周知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在现代,也常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说法,“大计”指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了要办好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的新时代教育。
7.平衡隐喻。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万物平衡的国家,也奉行平衡哲学。中国哲学家汪叶斌所编纂的《一般平衡论》是研究一般系统平衡规律的著作,其核心思想是“天道自衡”,即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也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法则。宇宙是有序的宇宙,万物是平衡的万物,宇宙的秩序源自万物的平衡(汪叶斌,2013)。这里所提及的平衡并非刻板的两物等同,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教育各方面均衡发展就要提高各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有重点的教育改革发展。平衡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点的思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的契机,灵活处理,辩证综合。这也就印证了处理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要有侧重,有重点,而次要矛盾则相对无须耗费过多资源。运用平衡隐喻进行教育事业发展的论述能够引起中国人民的文化共鸣,使得听众更易接受中国教育部部长的提议,并且也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谋求平衡和平发展的特点。
8.福利隐喻。社会福利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历代统治者都注重人民的生老病死、衣食温饱。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八项民生红包,从实际方面提出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措施。使用福利隐喻能够拉近教育改革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能够赢得更多的支持与关注。通过提出各方面的教育优惠政策,利用“普惠”等词语,表达出要使绝大多数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决心和规划,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从教育政策中获益。同时,这也从教育角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结语
演讲,既是一种思想观点和能力水平的展现,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和技巧的反映,还是一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感情的表达。隐喻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方面展现着国家价值观念,一方面受国家历史文化的影响。演讲者试图使用概念隐喻来唤起人民对于教育问题的普遍共识,同时又巧妙运用特色隐喻来激起人民对于本国文化的认同感。
中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教育类演讲涉及多个学科范畴,是一篇启发性且艺术性极高的演讲稿。演讲中的“着力点”、“聚焦点”涉及物理学范畴;“症结”、“造血”涉及医学的范畴;“培育”、“扎根”涉及生物学的范畴;“施工”、“建设”、“基础”涉及建筑学的范畴;“阵地”、“战场”、“战线”、“主攻”涉及战术学的范畴;“平衡”、“倾斜”、“围绕”、“中心”涉及哲学范畴;而“福利”、“红包”则涉及经济学的范畴。其善于运用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凝聚共识;其善于用问题开刀,提出解决教育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案;善于用群众语言,使得教育演讲深入浅出。
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基于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对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教育类演讲的隐喻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与分析,对将来教育类政治演讲的认知和语用的深入研究起到了铺垫作用。
参考文献:
[1]Al-Momani, H. A. Political Discourse of Jordan: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 2017, (2) : 90-98.
[2]Biria, R. & Mohammadi, A. The socio pragmatic functions of inaugural speech: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2, (44) : 1290-1302.
[3]Charteris-Black, J. Politicians and Rhetoric: The Persuasive Power of Metaphor[M]. Hampshir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4]Chilton, P. & Ilyin, M. Metaphor in Political Discourse: the Case of the 'common European house'[J]. Discourse & Society,1993, (1) : 7-31.
[5]Chilton, P. Analysing Political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M]. London: Routledge, 2004.
[6]Cap, P. Legitimization in Political Discourse: A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n the Modern U. S. War Rhetoric[M]. New Castle: Cambridge Scholars Press, 2008.
[7]Yebin, W. General Balance Theory[M]. Cambridge: Academic Press Corporation, 2013.
[8]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9]Kovecses, Z. Metaphor in Culture: 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Schaeffner, C. The Balance Metaphor in Relation to Peace[C]. In: C. Schaeffner & A. L. Wenden(Eds.), Language and Peace, (pp. 75-92). Aldershot: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1995.
[11]本杰明·沃特豪斯. 美国商业简史(A Busines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M].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12]丁尔苏. 超越本体[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4.
[13]甘露. 中美政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 (1) : 108-119.
[14]纪燕. 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话语的概念隐喻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5) : 120-130.
[15]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The Theory on War)[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4.
[16]孙武. 孙子兵法[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6: 3-13.
[17]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8]汪少华,张薇.美国政治话语的隐喻架构模式建构研究——以布什和奥巴马的环保演讲为例[J]. 中国外语, 2017, (2) : 54-59.
[19]张蕾. 政治话语中建筑隐喻的未来构建[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 (25) : 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