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颈椎病经验总结
2019-01-17卫喜照
卫喜照
针刺是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治法之一。笔者总结张命望老师长期针刺治疗颈椎病并形成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现将有关针刺治疗颈椎病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颈椎病的病因很多,有年老、工作姿势不当、外伤以及感受风寒湿邪等。其中常见的病因为年老和姿势不当,其主要病理机制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多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病理改变所致。二是多由生活或工作长期姿势不当导致颈部肌肉劳损,从而引起颈部肌肉物理学改变,造成颈部肌肉酸痛僵直,日久进一步出现颈椎骨质退行性变。前者以中老年多见,中医认为,病位在骨,辨证为肝肾亏虚,骨弱髓亏为主,患者还常伴有腰膝酸软,健忘,失眠耳鸣;后者以年轻人多见,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者、计算机操作人员等。中医认为其早期病位在筋,属经筋痛病范畴,日久可累及骨,辨证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为主。因伏案过久,颈部肌肉过度劳损而诱发或加重该病,休息或适当活动后症状可以缓解。两种病机虽各有侧重,但也有交叉。老年人颈椎退行性变,可引发肌肉酸痛;年轻人由于颈部肌肉劳损过度,生物力学失衡日久,牵拉颈椎引起骨骼改变,使颈椎退行性变提早出现。
总的来说,张命望认为,颈椎病以筋和骨的病理改变为主,如不及时治疗,二者相互影响,会加速颈椎病的发展进程。
选穴原则
从临床经验和理论看,张命望认为病症主要是肝肾亏虚和气血瘀滞,治以筋和骨入手,认为颈椎病针刺治疗当以通经活络、濡养筋骨为主要原则,应补养肝肾和行气活血。针灸取穴是以主穴为基础,再根据辨病、辨证适当配伍其他穴位。
主穴的选取:以局部和远端共同取穴为主,常用穴位有颈夹脊穴、风池穴、天柱穴、肩井穴、中渚穴、昆仑穴、太溪穴,均刺双侧穴位。《灵枢·终始》对中医的筋骨病提出了一个总的治疗原则,即“在骨守骨”“在筋守筋”,以颈夹脊穴为主穴,夹督脉而行,而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故针刺夹脊穴,可达到疏通经络和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颈夹脊穴在颈部棘突旁开0.5寸(此为同身寸)的位置,其下方解剖结构为斜方肌、竖脊肌、脊神经根后支及椎动脉等,以70度的角度向脊柱方向斜刺,针尖可达脊柱椎间隙。通过针刺颈夹脊穴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疲劳,改善颈部神经功能及椎动脉供血,缓解椎骨退行性变对脊神经血管脊髓等重要解剖结构的压迫。因此,颈夹脊穴为首选穴位,能够舒筋缓急,濡养筋骨。取穴原则为局部取穴,一般取1~3对颈夹脊穴。
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主要采用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督脉穴位。天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入发际0.5寸,一方面有类似夹脊穴的功能,另一方面足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生病,针刺能缓解太阳经经筋之急。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是风邪入脑之冲,又是治风之要穴,主治头晕目眩,颈项强痛,可熄风定眩,在此有疏通经络的作用,还具有清利头目的功能。对颈椎病伴有头晕头痛、目胀等症均有效。刺法为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1寸。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为足少阳胆经要穴,为手足少阳经交会穴,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功效,主治项强、肩臂痛、手臂不举、中风偏瘫、滞产等,是治疗颈椎病、落枕、肩痛之要穴。刺法是直刺0.5~0.8寸,施提插捻转补法,有局部酸胀感,因深部正当肺尖,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肺尖而造成气胸。
远端取穴有中渚穴、昆仑穴、太溪穴。中渚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主穴,在4~5掌骨关节后方凹陷处,有安神清热、舒筋活络之功效,对头痛、耳鸣、目痛疗效颇佳。昆仑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在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该穴具有安神清热、舒筋活血之功效。主治头痛目眩、项强、腰痛、足跟痛等。昆仑穴能运载水湿之气,吸热上行,该穴属火,故具有清热化气的作用,擅长调太阳经气、活血通脉,能改善脉络供血。太溪穴也是常用的主穴,昆仑穴透太溪穴是常用的手法,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原穴,可滋补下焦,调理冲任。针刺用补法,能补肾填精,益髓生骨。二穴透刺可疏利关节,恢复其功能,又具有补肾强筋骨、滋阴调血脉的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颈夹脊穴、天柱穴、风池穴、肩井穴、中渚穴、昆仑穴、太溪穴配合运用均有改善脑供血的作用。因此,无论哪种类型的颈椎病都以上述穴位为主穴。
配穴的选取:针刺时,对症取穴多为配穴的主要原则。如上肢麻、痛取肩髃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疏通经络;头昏取百会穴、率谷穴,疏通调理髓海与筋膜;心悸取内关穴、郄门穴等。
针刺手法
患者取坐位,针刺时所用毫针以1寸为主。
手法:平补平泻为主,针刺得气,留针40分钟。毫针刺夹脊穴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以及病位在筋在骨之异,确定针刺的深度和角度。若病位在筋,则直刺针尖达到筋肉即可,进针深度为0.5~0.8寸;若病位在骨,进针以70度的角度向脊柱斜刺,深度在1.0~1.2寸。针刺风池穴,一般以颈部有酸胀感为宜,应向鼻尖斜刺;若头面部五官症状明显,应尽量做到气至病所,疗效会更显著。如目胀者针尖可向对侧眼方向斜刺,有助于针感向眼部放射,但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肩井穴也禁止深刺,其他穴则用常规刺法。
根据颈椎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治疗难度较大的特点,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张命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颈椎病治疗方案。他以经典理论为指导,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包括辨病位、辨脏腑、辨經络、辨病型,同时强调气达病所的重要性,务必“在筋守筋”“在骨守骨”以达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