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惯养成教育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意义和策略

2019-01-17韩辉

西部论丛 2019年2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质量提升

韩辉

摘 要: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农村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及时养成,导致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和学习效率相对低下,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通过调差分析发现,导致目前现状的原因有多种,有人的意识的问题,有生活认知习惯的问题,还有作为教育执行者的教师个人素质、敬业精神、教学技巧及本身存在不好的教学学习习惯的原因,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迅速转变的。基于此,我认为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立足课堂,立足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并以此逐步形成意识定势,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关键词:习惯养成 教育质量 提升 策略

当今中国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之间的智力因素差异越来越小,学习的习惯等积极的个性特征日益重要。目前,多数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分数上;有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较忽略;有些家庭母长年在外务工,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管束,导致孩子学习习惯极差。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学习能力就比较低下,其学习效果就不会太好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不可能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

一、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当今社会中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421综合症”随时可见;同时,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忽视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鸿宇教授提出的“六小”现象(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比比皆是。在家的家长也忙于生计,顾不得管孩子,致使孩子的生活习惯较差,学习习惯也差。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习惯养成教育对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二十—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習惯”。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素质教育论者都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的一种形式,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探索性地主动学习那些对于自己来说较为重要的、较新的知识。而自主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要极大作用。

三、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

1.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放手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在班级中民主推选班委,形成了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生自主管理不是我的首创,但真正将管理责任、权利与义务、权限与分工完全下放到学生中,可能我的工作做的更超前点。学生的自主和民主意识加强了,能力也同步提高,自信心、组织能力、自控能力等好多相关的周边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不光是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很大帮助,对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帮助更大。

2.围绕课题,狠抓实验工作管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集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发自身潜能,取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格健全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课题在内容上侧重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背景调查、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帮助全体学生获得适应与发展,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矫治的能力。在途径和方法上,侧重于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优化个案者家庭教育的辅导研究,并辅之一次定期教育、适时矫治和过程评价等多种方法。

3.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课教学是小学阶段乃至今后所有学业提高的基础学科,因此,语文课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变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善学,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迅速提高。我校课题组成员积极根据课程内容,选用指导书上的范例,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及近期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即兴而定,在认真编写教案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学校在评课中也把合理渗透语文教学新观念,否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评课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我们在课堂中全面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4.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根据我校开展学生生活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发挥家庭在培养学生习惯上的重要作用。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习惯,查找根源,协同家长一起,克服学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帮助学生及时克服、矫治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取得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收到较好的效果。

5. 将学习习惯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载体,它具有现实生活中所不及的凝练和精神,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校课题组充分利用学校兴趣社团,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同时学校也组织了相关系列活动:如勤奋学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晨读、学生作业展评观摩、朗诵会等。并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并据自身的不足和学校师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总结,并动员学生们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主题班会、中队活动中还原展示,使同学们对学习习惯的要求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提高了师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善于对自己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与反省,善于及时调控自己不正确行为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段平.西部落后地区中小学校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2007(28)

[2] 赵金周.对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分析及培养模式的探讨[J].职教论坛(教学探讨),2010(27)

作者简介: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实验中学初中部校长兼高中部副校长 。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教育质量提升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