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诗学视域下《文心雕龙》英译研究
2019-01-17傅煊翔
傅煊翔
(湖南农业大学, 长沙 湖南 410128)
《文心雕龙》作为一个文学理论名著是刘勰先生赠予人类的精神财富,它集文学内涵、审美价值、批判精神、儒道思想于一身,代表了中国的诗学传统,其作为中国传统文论的经典对于解读中国传统文艺学、美学、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其翻译对于中华典籍的对外传播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翻译诗学包含三大核心概念:形式与内容,整体性原则以及文学系统性。形式和内容是复杂的概念。从形式决定论看,作品内容包括主题、人物、环境和情节,而形式则包括体裁、结构、语言、各种文学艺术等。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与部分相辅相成。翻译中的整体论是对整个作品的整体研究。翻译诗学的研究对象是主题的艺术整体论。从共时论看,文学似乎是一个和谐、平衡的静态系统。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翻译本身也是一个系统。由于其独特性,翻译必然与文学系统和其他系统发生互动。翻译诗学中的文学体系把文本视为目标系统中的实体,通过意识形态来解释翻译活动的性质和诗学规范。
一、“翻译诗学”的由来
“诗学”一词源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诗学》一书。该书所讨论的“诗”不是纯粹的诗歌,而是指组成文学系统的文体、主题与文学手法的总和。在以后的发展中,“诗学”成为文学领域含义丰富的术语。首先,俄国形式主义发起人雅各布逊将“诗学”作为文学理论发扬光大;捷克斯洛伐克研究者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最早将“诗学”概念引入翻译研究领域。1973年,法国著名文论家、翻译家亨利·梅肖尼克最早提出“翻译诗学”这一术语。他指出“翻译理论当被包含在诗学之中”。在看待原作方面,他认为,翻译诗学是“一种实验性诗学”;在看待译作方面,梅肖尼克提出“中心偏移”说,强调创作的重要性。美国学者威利斯·巴恩斯通于1993年提出的“翻译诗学”更多地关注语言层面的翻译问题。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指出翻译是一种重写,不仅要翻译句子意思,更要翻译原文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
“翻译诗学”是在西方厚重的文化研究资源及启发下孕育而生的,在国内,“翻译诗学”研究并未受到翻译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中国对“翻译诗学”做过相关论述的主要学者有袁筱一、许钧(1995)、徐建新(200)、费小平(2005)和杨柳(2009)。他们都看到“翻译诗学”研究对翻译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就相关经典译本从诗学角度做了个案研究,在对译本进行分析时看到了不仅要关注语言层面的分析,更要看到译文本中心文化对译作产生的影响。
二、《文心雕龙》英译现状
表1 《文全心雕龙》英译译本
表1统计的是1951年到2004年之间《文心雕龙》主要的英译译本,从表1可以较为准确地获悉《文心雕龙》的英译现状。首先,1951年到2004年,历时53年,却仅有8个英译译本,这从侧面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文心雕龙》英译工作难度系数较大;二是中西方学者对《文心雕龙》这类文学著作的探究还不够深入。其次,就表1译者列可以看出,译者多为中国籍学者,西方学界中很少有学者对《文心雕龙》进行过译介,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西方学界普遍缺乏对中国文论的研究。此外,从译本篇幅列可以看出,能够将《文心雕龙》这部文艺与理论兼得的著作进行英文全译的学者少之又少,且全部为中国籍学者,英译质量也值得考究,这足以看出《文心雕龙》的英译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三、《文心雕龙》英译制约因素
当前,完成了《文心雕龙》全文英译工作的学者仅有两名,分别为施友忠和杨国斌,此处主要以施友忠英译版本为例(下文简称为“施版”),分析《文心雕龙》英译的主要制约因素。第一,《文心雕龙》英译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之一是中西文论各自拥有的术语体系是不同的,具体分析如下:(1)施版《文心雕龙》主要采用的是西方文论术语,这与《文心雕龙》本身存在的中国文论语境产生了极大冲突,这样的术语处理策略很容易让译本丢失原著精髓,最终仅剩下由一堆文字堆砌而成的文本。(2)受术语体系的约束,施版《文心雕龙》只能一味地遵循原著形式,才能进行较为顺畅的英译;然而,最终的译本却无法让专业汉学研究者信服,也无法让业余读者读透。(3)施版《文心雕龙》主要采用的术语策略是“以一换一”,即用一个相似的西方文体术语去替代中国文体术语,这种表达形式是不错的“缓兵之计”,但是全文都采用这种形式则很有可能会造成“词不达意”的窘况。第二,《文心雕龙》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其关键在于《文心雕龙》兼具艺术化的抒情性和系统化的理论性特质,然而,由于中西文论叙述方式的不同,《文心雕龙》的英译版本很有可能会丧失其本身存在的艺术性、抒情性,具体分析如下:(1)《文心雕龙》融入了诗歌、“散文”等抒情性文体,这些文体潜藏着巨大的艺术价值,一经英译,很有可能无法传达原有的唯美意境。(2)《文心雕龙》采用的是文论叙述语言,具有分析性、准确性等特点,而西方文论叙述语言与中国文论叙述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不同的,在英译过程中,对中国文论叙述语言的保留或摒弃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第三,《文心雕龙》蕴藏了孔子美学思想和道家无为思想,其思想的复杂性对英译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施版《文心雕龙》将重心放在了原文的字面意思上,而忽略了对其思想的解读,这样的译本是无法与读者进行心灵沟通的。第四,中西学界以及读者对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了解不够深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很多西方学者只钟爱与自己文学传统相近的文类,他们更喜欢研究叙事文学,而华裔学者偏爱于研究中国纯抒情文学,因此,他们普遍缺乏对《文心雕龙》这类艺术化抒情文体的相关翻译经验。(2)1930年前后,西方国家流行的主要文论是以新批评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论和象征主义诗论,当一个新的文化传统文学理论传入时,他们只会吸收与自身相近的思想、观点,却很排斥不同思想的传入,因此,兼容儒道思想的《文心雕龙》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3)由于中西方经济、政治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文化方面自然也很难实现“求同存异”的理想状态,一定程度而言,《文心雕龙》英译的惨淡状况反映的是西方中国古今文论的薄弱,换而言之,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文论在西方受到了冷落。
四、翻译诗学视域下《文心雕龙》英译文化补偿策略
1.直译加注
在《文心雕龙》的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用心揣摩刘勰先生使用典故所蕴藏的写作意图,只有这样,译者才能科学地选取文化缺省补偿方法,对儒道文化缺省进行合理补偿。刘勰先生在《文心雕龙》中运用了很多历史典故和引用了很多历史人物来辅助深化文章主题,“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亦乎!”这句话中引用了两大历史人物:伊挚和轮扁;这两大历史人物的文化知识背景所需补偿文字较多,采用直接嵌入的方法不太妥当,译者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将此句直译为:Yi yin could not tell of the art of the cauldron,Wheelwright Bian could not speak of the skill of the ax.并在此基础上,另行添加伊挚和轮扁的简介:Yi yin is a minister of Shang dynasty who is resouceful and good at cooking.Lun bian is an experienced and famous wheelwright,both own exquisite craftsmanship.这样的英译方式既能最大限度地补偿文化流失,又不会造成文章赘述,还能诠释刘勰先生的创作意图和《文心雕龙》本身的美学价值。如果译者只顾遵循原著,而忽视了对原文生涩含义的二度解读,那么对中国历史人物十分陌生的目标语读者而言,他们很难读懂译文,更别说体会刘勰先生的特殊用意了;但是,如果译者能够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相关文化背景进行选择性注解,那么读者便能最大程度地咀嚼文章。此外,在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时,要把握好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心雕龙》中文化因子的流失,既要清晰明了地传达中国独特而又浓郁的文化意向,又要尽可能地满足目标语读者想要涉猎异国文化风情的好奇心。
2.增译法
刘勰先生是南朝人,《文心雕龙》的目标读者是士大夫阶层,而士大夫阶层都是接受过严格的儒家教育,拥有极高文化素养的“读书人”,因此刘勰先生在《文心雕龙》中省略了很多与士大夫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如音律、节气、中医知识等。但是,力求字句精简的《文心雕龙》却很难让现当代的读者读懂,这与《文心雕龙》自身潜藏的阅读难度有关,也与现当代读者的阅读能力有关。为将《文心雕龙》这样的佳作推出国门,让更多人领悟其中的文化精髓,译者则必须要做出必要的妥协,恰当地使用增译法,将目标语读者难以理解的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知识嵌入译文中,以降低译本的整体难度系数,让目标语读者理解《文心雕龙》的大意;能够理解作品大意是领悟作品真谛的前提和基础,采用增译法这种“保大舍小”的方式不失为当前最佳方法。与直译加注法不同的是,增译法是直接在译文中添补必要内容,而非在译文下方另行注解,如在英译“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这句话时,译者采用增译法将其翻译为:When the Yang force sprouts(in the twelfth month) ,the black ant scurries to its hole;and when the Yin begins to coalesce(in the eighth month),the mantis feasts.这样的翻译方式既保证了译文的流畅性,又对中国传统的阴阳节气作出了相应的解释。但是,使用增译法的译本却很容易折断译文读者的想象翅膀,甚至造成译文赘述,因此,如何弥补增译法的缺陷将是《文心雕龙》的相关研究者需要用心钻研的课题。此外,目标语读者既然有勇气挑战《文心雕龙》这类阅读难度系数较高的文艺理论性著作,那么就应该多花功夫,在阅读译本之前便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不至于看过增译内容后还一头雾水。
3.释义法
释义指的是用目标读者可以理解的简单化词语替换原著中让目标读者产生困惑的生涩词语,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的文化价值。首先,译者需要明白的是,刘勰先生的表达重点并不在于某字某句隐含的文化意象,而在于托出儒道核心思想,因此,译者需要运用释义法简单明了地表达原文语义,增加译本的可读性。其次,译者并不需要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对一些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信息进行详细地解释,如星宿、音乐、中医等,只需要使用释义法点到为止即可,这样既能帮助译文读者通读全著,又能为他们留有想象空间。如在翻译“夫百节成体,共资荣卫,万趣会文,不离辞情”这句话时,译者可以将其英译为:A hundred jointed segments constitute a body/form,and they all depend on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and qi.译者仅需要将“荣卫”这一中医学名词简单解释为“blood and qi”即可,并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讲解中国传统的中医学名称。
4.直译加释义法
上文中提到,直译加注法主要针对的是《文心雕龙》中出现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等,增译法主要针对的是南朝时期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而释义法主要针对的是《文心雕龙》中出现的节气、传统音符、中医药名称及人体穴位等文化意象。直译加释义法是直译法与释义法的有机融合,通俗而言,直译加释义指的是译者在译文中直接翻译了某一个词后,还会在那个词后面加上括号,在括号内进一步解释该词语。如在翻译“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这句话时,译者可以将其英译为:We inscrebe our minds in the“tracks of birds”(the written words)and weave phrases on fishnet(paper).采用直译加释义法既可以保留中国独特的文化意象,让译文读者享受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又可以减小译文读者的阅读阻力,属于一举两得的英译文化补偿策略。
五、结语
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出发,再经西方翻译学家多方面的整合,诗学这个术语并不再仅仅指写作和欣赏诗歌理论,还涵盖了所有文学体裁和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颇具特色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其对于解读中国传统文艺学、美学、哲学思想等具有重要意义,其翻译对于中华典籍的对外传播也有着非凡之义。通过对《文心雕龙》英译本研究,借翻译诗学视角对其整体分析可知,翻译诗学强调的不仅是翻译作品的文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其在对整个大的社会系统所产生的影响;译者不是一个传声筒,而是创造者,翻译亦绝非是一种翻版、复制、位移或屈从于原文的附着。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传递原作的核心价值,促进文化的平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