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甲”新释
2019-01-17李辉
李 辉
提 要 《左传·文公十二年》“坐甲”一词历来训释有疑。本文通过对“坐”字在传世、出土文献中用法的梳理,排除其训释为“持、披”义的可能性;并结合出土实物和兵书文献,将“坐甲”释为 “着甲跪坐于地”的“坐阵”之法,乃古代一种临敌备战的队列阵型;同时梳理“坐甲”在后世文献中的用法。
1.“坐甲”训释梳理
《左传·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关于“坐甲”一词,历来的训释似难以令人信服,目前的观点主要有四种:
第一,“坐甲”为“未穿铠甲而坐于地”。孔颖达疏:“甲者,所以制御非常,临敌则被之于身;未战且坐之于地。”竹添光鸿(2008:756)会笺训释大抵相同。第二,训为“披甲坐于地”。惠栋(1991:37)补注: “昭廿七年《传》云:‘吴王使甲坐于道。’《荀卿子》云: ‘庶士介而坐道。’故云坐甲。”沈钦韩(2016:183)、杨伯峻(2009:591)训释同。赵生群(2013:135)也认为“坐卧皆不离于甲”。第三,将“坐”训释为“手持、穿上”之义,通过“坐”与“挫”古相通用加以证明。“坐甲”则为“持甲”,指战士准备战斗。此观点见于钱慧真(2011)。或直接将“坐”训释为“披”,“坐甲”即“披甲”。此观点见于陈淑梅(1989)。第四,将“坐”训释为“积聚”,“坐甲”即“积聚铠甲”,指发动战争之前的准备。此观点见于吴柱(2016),主要根据《文选·左思〈吴都赋〉》中“坐组甲,建祀姑”李周翰注文“坐,犹积也”。
由上可见,前两种观点均将“坐”释为“坐地”,矛盾点在于穿不穿铠甲。而后两种观点都将“坐”训释为其他动作,因以后世之眼观之,临近战斗坐于地上,实在是不合情理的,于是提出了种种反驳。乃至于将“坐”训释为“积聚”,把战争情势的描写都已经提前到战争动员准备阶段了。
在讨论之前,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坐”的词义及其主要用法。
由止息行为的动词“跪坐”之义,自然可以转为名词性的“座位、席位”之义。止息行为又可以引申训释为“留守”之义。《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杜预注:“坐,犹守也。”后世有“坐守”一词。又或因《说文》古文字形像两人对坐诉讼,“坐”又有“辨讼曲直”义,可引申为“因……获罪”之义,凡此不赘述。“坐”之连词、副词义等,此处亦不需详说。
先秦时期“坐”①“坐”这个词乃斯瓦迪士100核心词中的一个,表示人类的一种基本行为。“坐”表示“止息”行为的具体动作会因时代而产生变化,但在先秦时期,其核心的“止息”动作义是难以被冲击的。仍较多使用其本义“跪坐”,如依其本义训释“裹粮坐甲”,则为“携带干粮,跪坐于铠甲”。依照当时秦晋交战,而晋军准备以逸待劳的情况,断然不可能让士众解甲而坐,此乃“待毙”而非“待劳”,显然不符情境,故第一种观点(即孔颖达与竹添光鸿)不可取。后人又因不了解先秦时期士兵铠甲的性质,断然否定士兵不可着甲跪坐于地,故只得从“坐”的训释上寻求突破。又因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形式上极为近似,“擐甲执兵”即“身披铠甲、手握武器”,所以关于“坐”的训释形成了如下意见(即上文所言第三、四两种观点):①训为“披”;②训为“积聚”;③训为“持”,引申为“穿、披”。
第一种意见,乃根据“坐”的本义为“坐靠于地”,引申为“凭靠”,再引申为“披、穿”,并列举“因”之本义为席子而引申为“凭借”做例证。此种训释是错误的,一则“坐”引申为“凭靠”而训释为“披”,并没有直接的文献例证;二则用“因”的词义引申为例证是
现试图根据古代军戎服饰的研究成果,结合出土实物及古代兵书文献,重新考察“坐甲”一词。本文将“坐甲”训释为“着甲跪坐于地”,特指出此乃“坐阵”之法,为古代一种临敌备战的队列阵型。该阵型可攻可守,最常出现在固险据守的战争情势下,以防守为主,可即刻转为进攻。后世文献中对于“坐甲”一词的具体使用有差异,可引申为“披甲待敌”“武装备战”“全副武装的士兵或军队”等含义。
2.“坐”训释为“持、披”或者“积聚”不妥
不恰当的,该例子中的“凭借”“趁着”词义是逐渐虚化的,是词汇化的过程。
第二种意见训为“积聚”义,主要根据《文选·左思〈吴都赋〉》中“坐组甲,建祀姑”李周翰的注文“坐,犹积也”。其认为“蹲、坐”互训,而“蹲”有积聚义,是故“坐”也有积聚义。此亦不可靠。一则“坐”训“积聚”,只李周翰注文一见,或随文训释。二则“蹲、坐”互训是动词义的止息行为。《广韵·魂韵》:“蹲,坐也。”《玄应音义》卷六引《字林》:“蹲,犹虚坐也。”而“蹲”的“积聚”义来源则是“䔿”。《广雅·释诂三》:“䔿,聚也。”王念孙疏证:“蹲与䔿声近义同。”因为不在一个词义层面,所以“坐”训“积聚”只一见,不足以为证。三则如果训释为“积聚铠甲”,则和上下文语境相差较远,已经将时间推到战争的动员准备阶段,不符合当时情境。
第三种意见,训“坐”为“持”,最后仍旧归到“披”的含义上。钱慧真(2011)依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挫,又为坐。《春秋考异邮》:‘清明者,精芒挫收也。’”认为“坐”与“挫”古相通,“坐”可假借为“挫”,“挫”有“持”义,故“坐”有“持”义。其主要依据以下三条例证:
(1)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
(2)挫针治繲,足以餬口。(《庄子·人间世》)
(3)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老子》第二十九章)
第一条例证,王逸注:“挫,捉也。……提去其糟,但取清醇。”此处的“挫”训为“提取去除”义,和手中所“持有”某物,意义有别。第二条例证亦是如此,“挫针”乃是“捏针”,从“持拿”到“披、穿”仍有一定距离。第三条例证为今本《老子》第二十九章,“挫”可训“搦”,而“搦”训“持”,但是帛书《老子》甲、乙本该句均作“或培或堕”,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王本则误‘培’字为‘挫’,……甲、乙本末句作‘或培或堕’,与傅、范本同,老子原本当如是。”检阅简帛:
(4)□□□□,或坏(培)或撱(堕)。(帛甲《老子·道经》)
(5)物或行或隋(随),或热【或吹,或强】或䂳,或陪(培)或堕。(帛乙《老子·道经》)
(6)物或行或随,或热(嘘)或炊(吹),或强或㭫(挫),或伓(培)或隋(堕)。(北大汉简《老子》)
由上面三则出土文献材料可知,今本之“挫”或从上句误抄而下,因为破坏了每句中相反对举的情况,所以今本上句改为“或强或羸”。而上句之“挫”当用其本义“摧折”,正与“强”相对。是故此处引用今本老子之“挫”无法与“搦”通。而《通训定声》所谓的“坐”“挫”通,所举例均不是严格的“持拿”义上的通用。并且目前简帛材料中,“坐”与“挫”通假只如下一例(白于蓝,2017:458),乃是与“挫败”义相通,而非“持拿”义:
由此看来,将“坐”训释为“持、披”或者“积聚”,从训诂的角度看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妥当,因此我们仍要回到“坐甲”一词的旧注上,考察其是否存在合理性。
3.着甲士兵可以跪坐
历来对于“着甲坐地”这一行为的疑惑在于,铠甲笨重坚硬,怎么可能让战士穿着铠甲“坐”在地上呢?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先秦时期着甲士兵可不可以完成“坐”姿。
首先,先秦时期的铠甲并不都是重装甲。我国古代铠甲所使用的材质,历经了藤木甲、皮甲、青铜甲、铁甲、纸甲,以及仪式性质的绵甲等材料。就材质密度而言,显然青铜甲、铁甲当较其他材质的铠甲质量更重,但是如果战争时期军队全部装备青铜甲、铁甲,一是质量过重,对于士兵身体素质要求高,并且这样的部队机动性能很差,难以灵活作战或者长途奔袭;二是如果全部装备重装甲,需要成熟的冶炼和锻造技术,需要相当的国力支持。总而言之,春秋时期大量使用重装甲是不现实的。皮甲比藤甲灵活,也比金属甲轻便,亦有相当的防护性。最早皮甲实物是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墓出土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则出土了较为完整的皮甲。《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也就是说,在文公十二年,秦晋交战之中,大量使用的或是皮甲,甚至战士并不着铠甲,那么也就不存在“笨重”而不可“跪坐”的问题了。
其次,是否因铠甲的制式而不可“坐”?《周礼·考工记·函人》:“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铠甲是分上下两个部分的,以腰为界线。铠甲具体的防护部位,又可以分为身甲、披膊、护臂、垂缘、膝裙、吊腿等,但是先秦时期,士兵的防护往往在腰以上的躯干部分(见图1、图2)。也就是说,当时士兵所穿铠甲的制式也不会影响其做“跪坐”这一动作。其实,如果铠甲过分限制了下肢的运动,那么士兵就很难进行战斗动作以及行军奔袭。
图1①参看张卫星(2005:33)。
图2①参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1994)。
东周时期出土的铠甲标本,复原后有完整结构的为湖北曾侯乙墓(见图1)、湖北荆门包山楚墓、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等,其中身着铠甲的战士,完全可以“跪坐”于地。出土实物亦可证实这一点,山东临淄山王村汉代兵马俑坑就出土有跪坐姿势的武士俑(见图3)。
图3②参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16)。图中左右都是跪坐武士俑,身上着甲,前立盾牌。
4.着甲跪坐乃是“坐阵”战法
既然春秋时期铠甲所使用的材质和铠甲自身的制式,均不会影响到战士完成“跪坐”这样的动作,那么讨论“坐甲”一词时,就不应当从这一角度去否定“坐”为实际“跪坐”动作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前两种观点“未着甲坐于地”和“着甲坐于地”,仍需要重新考虑,不应当直接否定。
孔颖达正义和竹添光鸿会笺均将“坐甲”解释为“未着甲而坐于地”,是不恰当的。从秦晋两国对峙状况来看,既然晋国准备实行对峙消耗的战术,虽然是以逸待劳,但没有不做防备的道理;而且“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秦军既然是偷袭晋军,如若晋军是“解甲而备战”,秦军肯定会一举歼灭晋军,所以从当时两军对垒的实际状况分析,不应当是“不着甲而坐于地”。
从后世使用“坐甲”一词的文献看,释为“解甲坐地”,也不符合逻辑:
(8)诸军皆坐甲城下,欲以不战降贼,佐独勒所部,晨夜攻击。(北齐魏收《魏书·李佐传》)
(9)募兵出战,至城门皆坐甲自守,恐城外有伏,乃烧城旁府署。(唐许嵩《建康实录》卷十五)
如果想要以不战而屈降敌人,总不会不穿着铠甲吧?这样恐怕是不会战胜的。同样,征集士兵出战,在城门处防守,也没有脱下铠甲的道理。可见,孔颖达正义所解释的“不着甲而坐于地”是不合适的。
第二种观点“着甲坐于地”与第三种观点“披甲、持甲”的主要矛盾在于是否“坐于地”(并且训“坐”为“持、披”也是错误的,前文已经证明)。从常理而言,战争进行的时候是不应当“跪坐于地”的,但如果翻阅一些兵书文献,就会发现“跪坐于地”这一行为是合理的,乃是古代战前布阵的一种方式——“坐阵”。
《左传·桓公十二年》叙述楚、绞之战时说:“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注云:“坐犹守也。”可以推测这是一种战术方法。朱骏声《春秋左传识小录》:“桓十二,楚人坐其北门。惠栋云:‘兵法有立陈坐陈行止之别,见《尉缭子》。’《传》曰:‘裹粮坐甲。’又云:‘王使甲坐于道。’《司马法》:‘徒以坐固。’皆是。”《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晏子对曰:‘臣闻介胄坐阵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由此可见,古代兵书文献中应记有“坐阵”之法,与“立阵”相对应,具有不一样的战术功能。
《司马法·严位》:“凡车以密固,徒以坐固。”《太平御览·兵部》卷三百二十二:“凡车以密固,徒以坐固。”注文:“车卒众则密阵,步卒众则坐阵。”《尉缭子·兵令上》:“有立阵,有坐阵。……立阵所以行也,坐阵所以止也。”《吴子·治兵》:“圆而方之,坐而起之,……每变皆习,乃授其兵。”陈伟武(1995)指出此处的“圆”和“坐”均是阵名。施子美《施氏七书讲义》:“常陈皆向敌,有内向有外向,有立阵有坐阵。……立阵所以行也,坐阵所以止也。立坐之阵,相参进止,将在其中。坐之兵剑斧,立之兵戟弩,将亦居中也。”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有“衔枚之法”:“后动有衔枚之法,待彼先动,欲战之时,令军中人卧旗,并衔枚坐阵,待敌先发,乃擂鼓大呼,进击必胜。”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司马法》:“凡战之道,等道义、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察名实。”注文云:“凡卒伍之位,使在下之人分左右,孙子教女兵分左右队是也。又使在下之人皆被甲而坐,若《春秋左氏传》‘裹粮坐甲’是也。”
银雀山汉简兵书类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孙膑兵法·威王问》:“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田忌曰:‘行陈(阵)已定,勭(动)而令士必听,奈何?’”整理小组注:“坐,疑即坐阵之坐。”陈伟武(1996)同意该考释意见。
由上述材料可知“立阵”与“坐阵”的区别,“立阵”主要是进攻阵型,而“坐阵”则为防守阵型。既是防守阵型,也必然是要“穿着铠甲”的。这时候再来审视《左传·文公十二年》的记载:“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就可以理解“不在军事,好勇而狂”的赵穿为何发怒。当两军对峙之时,秦国远征作战企图速战速决,而晋国采用谋虑,布置“坐阵”,进可“起而攻之”,退可“据地防守”。而当由晋奔秦的士会识破此计后,偷袭晋国上军,希望引敌出战,自然只有不知计谋的赵穿会“追之不及”;当赵穿返回,看见一个个准备好干粮、布置好“坐阵”的士兵却不同自己一起追击秦兵,于是发“裹粮坐甲”之怒问。
当从古代兵书文献中了解到“坐阵”的实际用途,并且了解到“着甲跪坐于地”这一行为的合理性与在实战中的必要性(图3的跪坐兵马俑或正是“坐阵”之队形)后,相比之下,后两种观点“披甲、持甲”与“积聚铠甲”自然显得不恰当。
5.“坐甲”一词后世用法梳理
后世文献往往脱离了具体的对话语境,同时“坐阵”的备战方式也逐渐不用,若不加考虑全部将“坐甲”分析为“着甲跪坐(列阵)”,则会使文意显得龃龉,故有必要考察该词语在后世的用法。
当描述两军对垒或者进行战术布置,尤其是一方为奔袭进攻、一方为防守待敌之时,“坐甲”一词即“披甲坐地”的“坐阵”之义:
(10)军行十数里,乃率淄、青、兖州步骑四万余人,逾桥掩其后,乘风纵火,鼓噪而进。燧乃坐甲①此句点校本《旧唐书·马燧传》为:“燧乃坐,申令无动。”但此《十一家注孙子》为宋刻本(今上海图书馆藏),较点校本《旧唐书》所用底本(道光岑氏惧盈斋本)早,且前文有“闻贼至,则止为阵”,判断这便是言说“坐阵”战法,可知点校本《旧唐书》“申”字或为“甲”字传抄讹误读入下句,故用《十一家注孙子》之注文“燧乃坐甲,令无动”而不从点校本《旧唐书》之文。,令无动。命前除草,斩荆棘,广百步以为陈,募勇力得五千余人,分为前列以俟贼至。(《孙子·虚实篇》何氏注)
(11)及城被围,开承明门出战。子一及弟尚书左丞子四、东宫直殿主帅子五并力战直前,贼坐甲不起。子一引矟撞之,贼纵突骑,众并缩。子一刺其骑,骑倒矟折,贼解其肩,时年六十二。(唐李延寿《南史·江子一传》)
(12)大王今欲亲率猛锐,先据成皋之险,训兵坐甲,当彼疲弊之众,一战必克。(唐杜佑《通典·兵十二》)
(13)诏入内内侍省使臣四十人被甲守内东门,殿前诸军指挥使六十人坐甲于内东门之外。(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二十)
以上四例,尤其是第一、二两例,因为上下文叙述语境详细,可印证“坐阵”确实为待敌防守的阵型。第一例是记载如何布置“坐阵”战法待敌而至的具体战例。第二例是进攻“坐甲”之阵而失败的具体例证,可见“坐阵”的防守能力很强,这也是秦军偷袭晋军上军不会成功的原因。如果径将“坐甲”训为“披甲”,第一例中在行军作战,哪有战事中途再披上铠甲的道理?并且“令无动”更证明乃是布置“坐阵”。第四例中,前已有“被甲守”一语,而后言“坐甲于东门之外”,正表明列阵先备防守。
当“坐甲”一词不运用于具体的战术布置时,在后世文献中可引申为多种意义,往往是省略“坐阵”的含义,而直接表示“披甲作战、武装守备”这一行为:
(14)而兴师辽阳,坐甲江甸,皆以国乏经用,胡可胜言。(唐房玄龄等《晋书·食货志》)
(15)天子新即位,我坐甲于此,以备非常。(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三)
(16)命卫士坐甲东门三日。(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国恤》)
也可直接释为“披甲、全副武装”之义:
(17)而拥大军御侮于外,不宜远露怯弱之形以亏大势,故秣马坐甲,每见吞并之威。(《世说新语·方正》刘孝标注引《晋阳秋》)
(18)守天渡,屯贾山,令平水陆路绝,将坐甲而擒之。(北齐魏收《魏书·羌姚兴传》)
(19)募兵出战,出城门数十步,皆坐甲而归。(梁萧子显《南齐书·东昏侯本纪》)
(20)今将坐甲待敌,则师老财殚,日就困弊。(元脱脱《金史·完颜仲元传》)
(21)司马懿坐甲不出城,相拒半年。(《三国志平话》卷下)
进而可引申为“全副武装的军队、战士”:
(22)今坐甲十万,粮用自竭。(《全梁文·答萧颖胄书》)
(23)四壁皆三衙诸军,周庐坐甲,军幕旌旗,布列前后。(宋周密《武林旧事》)
以上例句中“坐甲”的使用较为活泛,此时动词义“披”并非来源于“坐”,而是通过上下文语境产生。在“枕戈坐甲”“顿兵坐甲”“坐甲安边”等词中亦是如此,不可因此认为“裹粮坐甲”之“坐”可训为“披”,因为前文已经证明,这在训诂上是没有依据的,且于《左传·文公十二年》中文意也非妥帖。
6.结论
通过上述讨论,可知春秋时期的士兵身着铠甲装束可以完成“坐”这一动作,在战争中也有“坐阵”之法,故有“着甲坐地”之必要性。《左传·文公十二年》中“坐甲”一词应当释为“着甲跪坐于地”的“坐阵”之法,是一种临敌备战的队列阵型。后世文献中,“坐甲”一词可引申为“披甲作战,武装守备、镇守”,或直接释为“披甲、全副武装”,再可引申为“全副武装的甲士、军队”。
有趣的是,随着“坐”由“跪坐”变为“垂脚坐”,或以臀部着地的各类姿势都可以称为“坐”时,“坐甲”一词果有“脱下铠甲坐于其上”的直接含义。《辽阳州志》卷二十八:“檄下仆旗息鼓,坐甲解櫜鞬。”《董解元西厢记》卷三:“把那弓箭解,刀斧撇,旌旗鞍马都不藉。”“又曰:‘军中不叛者,东向弃仗坐甲,叛者西向作队,以备死战。’言讫,军众皆弃仗向东坐甲。”
引用书目
《帛书老子校注》,高明,中华书局1996年。《楚辞》,[汉]刘向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春秋左传识小录》,[清]朱骏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董解元西厢记》,明嘉靖刻本。《广雅疏证》,[清]王念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建康实录》,[唐]许嵩,南京出版社2010年。《金史》,[元]脱脱,中华书局1975年。《晋书》,[唐]房玄龄等,中华书局1974年。《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辽阳州志》,民国辽海丛书本。《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中华书局2016年。《南齐书》,[梁]萧子显,中华书局1972年。《南史》,[唐]李延寿,中华书局1975年。《全梁文》,[清]严可均辑,冯瑞生审定,商务印书馆1999年。《三国志平话》,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施氏七书讲义》,金程宇编,凤凰出版社2012年。《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2009年。《十一家注孙子》,中华书局1961年。《世说新语》,[南朝梁]刘孝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说文解字》,汲古阁本。《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中华书局1984年。《司马法集释》,王震,中华书局2018年。《宋本广韵》,[宋]陈彭年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宋会要辑稿》,[清]徐松,中华书局1957年。《孙膑兵法》,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1975年。《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通典》,[唐]杜佑,中华书局1984年。《魏书》,[北齐]魏收,中华书局1974年。《文献通考》,[元]马端临,中华书局1986年。《武经七书》,广陵书社2010年。《武经七书直解》,[明]刘寅直解,岳麓书社1992年。《武经总要》,[宋]曾公亮等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武林旧事》,[宋]周密,中华书局1991年。《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中华书局1992年。《晏子春秋》,[清]孙星衍、黄以周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修订本),徐时仪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庄子集解》,[清]王先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