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2019-01-17阮诗芸
阮诗芸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1)
中国网络文学(以下简称“中国网文”)异军突起,在国际舞台上风景独好,其海外传播问题也日益引发媒体和学界注意。中国网文首先在亚洲传播,逐渐进入英语世界。截至目前规模较大的中国网文英译平台有武侠世界(Wuxiaworld)、引力小说(Gravity Tales)、飞翔小说(Volare Novels)、小说更新(Novels Update)等,总计有上百个规模不等的民间英译组。2017年,中国网文平台开始了与英语世界民间粉丝的对接,目前武侠世界、引力小说等翻译网站已基本完成与阅文集团、中文在线等中国网站的合作,中国网文也受到其他语言如法语、俄语读者的关注。笔者汇集前人研究并加以补充[1],试将中国网文海外传播的一些重要事件列出(见表1)。
表1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大事年表
当前中国网文向英语世界的传播已逐渐走上市场化的正轨,纵观近十年间的发展,翻译研究将得到哪些启示,有哪些可能的新关注点?本文将从翻译的环境基础、翻译策略与特性、翻译质量评估、翻译中的性别与民族问题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的环境基础
中国网文之所以能像欧美日韩影视那样拥有让粉丝自发翻译的魅力,首先在于作品引人入胜,而优秀作品的产生离不开中国强盛国力的支撑,有赖于当今时代和平为主的环境。中国从与世界接触开始,其文学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对外界的吸引力,但其传播范围大抵不出文化精英阶层,而网文则通过“快感”或“爽感”打通了世界普通读者的情感。以1997年文学网站“榕树下”的建立为开端,媒体革命进入文学领域,之后经历了网络VIP收费模式、IP运营、自媒体打赏功能的出现等变革[2],网络文学呈现出惊人的生命力。截至2017年6月,仅阅文集团就已有640万网络作家②。这是中国网文走红海外的根本基础。而中国网文的繁荣、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却离不开和平时代下中国综合国力的蓬勃发展。
中国网文与美国好莱坞、日本动漫等风靡全球的文化创造物一样,除了在“爽”这一点上联结人心,也拥有其独特魅力,即滋养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破除束缚的新鲜思想,这些将在后文谈及。
注意到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网文平台开始与粉丝译者合作,注重版权的维护;这也与欧美影视字幕翻译组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一致。但对后者而言,在中国寻找能力匹配的译者较为容易,一则输入到中国的英语作品主要以影视为主,和文学作品相比对文字的依赖性弱,二则英语在中国普及度高。但目前英语世界普通读者刚开始接触中国网文,根据武侠世界创始人任我行的说法,“越是中国的,可能就越难走出去”,例如笔者整理了小说更新网英译自中文的耽美小说中评分在4.5(/5)以上的24部小说,大体上是容易翻译的“小白文”③。但相信随着英语读者对中国网文及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了解日深,译者能胜任的和读者能接受的小说质量也将逐步提升。只是考虑到语言文字是文学的基本载体,中国网文究竟能走多远,最后是否还得依赖其泛娱乐产品(IP改编)来传播,还有待观察。以东南亚地区为先驱案例,有采访称,“只要现在的中国言情影视剧有小说版本,越南的女生就会先把小说读一遍”④。可以预见,当语言成为障碍时,以更能直接沟通情感的影视作品来间接吸引读者阅读高质量的文字作品,或许会是今后中国网文海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使中国传统核心文化走出国门的媒介。
有学者认为网文传播要培养跨文化译者,笔者觉得这恐怕是吃力不讨好,也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上文已指出,网文走出去的根基在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深厚传统、在于网文本身的魅力,我们所要做的是完善自身,让网络文学及其衍生品更好地发展,更大限度地让作者的潜力得以发挥,创造出更多精彩的作品,那么高水平的译者自然会被吸引而来,我们需要的是以尊重和包容的心态,建立开放畅通的合作渠道。随着国家的发展,当中文逐渐占据更高的领地,中国的艺术文化产品质量愈加优良,其辐射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仍以东南亚地区为例,在不知不觉间,中国网文及其泛娱乐产品已深入人心。
这种辐射从近及远,中国网文英译正处在起步阶段,其翻译具体如何?以下从译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分析当前网文英译的具体困难及其区别于传统翻译的特点,并指出其中包含的政治、经济与伦理问题。
二、中国网络文学英译策略与特性
民间英译团体中最先引发学界关注的是武侠世界(Wuxiaworld)这个网站,有学者将该网站的主要翻译策略归纳为套用法(亦即归化法)、音译法(适用于“气”等核心词汇)和直译法(保留源语言表达特色)[3];其网站创始人任我行(本名赖静平)翻译的小说《盘龙》是第一部获得英语读者广泛追捧的中国网文作品,其翻译策略有学者归纳为意译为主、直译为辅[4]。更有研究者提出了规范性的策略指导[5]。这些总体是传统翻译中常见的手法,笔者将从即时互动性、机器翻译的使用、视觉性、文化的承载等方面分析网文翻译的特色。
(一)即时互动性
网络文学翻译区别于传统文学翻译的一大特点是互联网的即时互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译者不仅是被动地根据读者的反馈改善译文,而且会主动就翻译中困难的问题在注解中与读者商讨并希望获得帮助。
第二,在遇到翻译困难或是有趣的语言现象时,译者有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为读者提供自己所依据的资料,或是供读者进一步扩展阅读的资料。
这体现了译者在汉语水平不足的情况下,与读者几乎是平等的沟通态度,而不是传统上大多时候译者以语言优势高高在上;不是一种信息的“告知”,而是相信或期望读者能拥有几乎不逊的语言能力,并且暗含了一种信任,那就是读者与译者构成的粉丝群体都对原文真正的含义有共同的渴求,译者相信读者愿意参与进对原文含义的探索中(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正是中国网文对读者吸引力及其海外需求的绝佳体现⑤。
而有趣的是,传统翻译实践中,译者若遇到翻译困难,通常与作者交流。而在网文英译的初期,译者大多通过盗版渠道获得原文⑥,一般不会与作者沟通。这样一来,翻译中的主体就剩下了译者和读者,并且读者的地位则朝译者靠近了。
第三,译者还会通过“译者有话想说”等模式在章节末尾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或是翻译的看法,不时还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发发牢骚,为自己太忙不能定时更新而道歉等等,读者则常常表达感谢和鼓励。翻译过程与译者和读者的情感交互并行,译者的动力不仅来自作品本身的吸引,还在于读者的支持、感谢,在于一种被人需要的感觉,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肯定和成就感。虽然过去也有翻译在纸质期刊上的连载,也会有读者发表评论,但网络使得更多读者能够更即时地为译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点赞功能使得不习惯评论的读者也能轻易表达对译者的鼓励。这种“间歇性奖励”模式的社交媒体特性⑦使得译者更能够“沉迷”于翻译。
第四,类似于在纸质杂志上连载翻译,译者常在文末以说书人的方式略微“剧透”下一章的内容,引发读者期待。
第五,也是网文英译初期非常独特有趣的现象,即当某篇质量高的小说翻译进度较慢,又缺乏统筹者组织多译者合作翻译以满足读者需要时,读者可能在网络论坛等平台求获得后续关键情节内容的简介,从而催生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以概括情节为主的新型问答互动式翻译。
笔者注意到的一个例子发生在《魔道祖师》这部现象级网文作品上⑧。由于英译进度缓慢,读者kiara8于2017年3月在Novels Update论坛的“剧透”(spoiler)板块发帖希望了解后续情节⑨,截至2018年1月4日该讨论帖已长达86页,约一二十名读者参与回复交流,其中约三四名通晓汉语或通过机器翻译等方式阅读了全文的读者负责解答剧情。甚至还有一名中国读者(cici)主动将作者于2018年1月1日更新完毕的四篇番外在当天就概括翻译分享给了读者,立即引发热烈讨论。帖子问答内容主要围绕爱情线,其次是主角如何堕入魔道、如何被杀、与其他配角的关系等其他情节。
这种由语言水平参差不齐的多人合作形式开展的解答式“翻译”(或释译)难以避免对原文的理解和阐释偏差。一位越南读者(Yuslia)用英语回复道:“非常高兴看到我最喜爱的耽美小说得到国际社会的注意——虽然《魔道祖师》在中国和越南已经超级受欢迎了……大家的讨论中有些细节错误(我猜这得怪机器翻译),我会尽量帮助解答。”从中也侧面印证了东南亚对中国女性向小说的接受情况要比欧美成熟得多。这种问答式的翻译现象是在粉丝译者志愿翻译的模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释译有较强的主观性,但读者通过不断的答疑、纠错,逐步接近原文。最初提问的读者,几个月后已经能帮助后来者解惑了——这过程中,读者和释译者的身份在发生转换。
此外,间接翻译和重复翻译现象也是网文英译初期的一个特点。间接翻译在翻译史上并不罕见,是最初接触一种语言时经常不得已诉诸的方法。网络的特性使译者能及时发现已存在的别国语言译本,并协商授权。
重复翻译在历史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译者不知有项目在同时进行;二是译者知情,但项目的发起方(或为译者本人)希望通过新译本达到不同的目的。后者通常是在前驱译本发行时间较长,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时出现。在网文英译的初期,重复翻译基本属于前一种情况,但由于粉丝自发翻译的进度一般较为缓慢,而且归功于互联网的信息互通功能,译者通常能在项目早期便发现“撞文”事件,并及时沟通协调。若其中一方进度较为稳定,另一方通常会放弃自己的项目。此外,若译者(或翻译组)发现某一项目停滞,也可能接手该翻译,通常会联系对方进行协调,但如联系不上或发现原译者/组已久不活跃,也可能在未沟通的情况下继续翻译。这是传统翻译实践中鲜少见到的。
笔者认为,体现即时互动性的所有内容——包括译者和读者就翻译问题的探讨、译者提供的超链接、译者的个人心得与琐事记录、译者与读者的情感交流等,都可以算作是译文的副文本。“副文本”(paratext)这一术语最早由热奈特(Gérard Genette)提出,用于叙事学理论,翻译研究界也就相关概念进行探讨,如图里(Gideon Toury)指出译者、编辑、出版者等相关方对翻译的说明资料有利于重构翻译规范;路易斯·冯·弗洛托(Louis von Flotow)指出译者关于翻译的主张、理论作品、前言的脚注可以展示译者的自我感或身份[6]110。而网文翻译将副文本的概念扩大了,不再局限于序言、跋语、引注、插图、封面,译者的身影在与读者的互动中随时可见。副文本的丰富代表着网文译者身份感的凸显。
但这种身份感在市场化过程中受到一定挫折。在起点国际与民间粉丝译者对接之后,在继承了原有的“译者有话想说”和读者评论模式的同时⑩,却在某种程度上压缩了上述译者与读者互动的空间,将工作与私人生活区分开。在商业化的统一管理模式下,译者可能不被允许在译文的副文本中讨论与翻译无关的个人感想与琐事,又或即使无明文规定,但因在公司内部、至少在雇主面前的自我身份的公开化,译者在虚拟世界中的“安全感”降低,为维护现实形象,倾向于控制自己透露过多隐私。
另一方面,与粉丝志愿翻译时期的译者受读者千恩万谢的情形不同,在资本介入后,读者因自己付了费(或认为译者获了报酬),而开始挑剔译文质量、抱怨翻译速度慢。译者与读者距离被拉远,译者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形象逐渐隐藏在译文背后,这也是读者与译者感情共鸣下降的一个原因。我们看到的是与初期相比,译者或多或少地“隐形”了。但比起劳伦斯·苇努蒂(Lawrence Venuti)所反对的传统翻译实践中的“译者的隐形”,起点国际基于互联网特性的设计模式至少已在译者与读者互动方面大大突破。其实,译者身份感过强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例如有读者建议不要在文内添加过多注释(应放在文末),或许还有些读者不想看到过多与作品无关的内容,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译者的主动性,同时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机器翻译的使用
除了即时互动性,机器翻译(MTL,machine translation)的使用也是网文英译初期的一个特点,机器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科技,在翻译史上被较大规模用于文学翻译恐怕还是第一次⑪。如“Anti Bait Novels”这一粉丝建立的中国女性向小说英译网站就以机器翻译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工打磨(粉丝称为polish)。以小说《宠婚豪门》中一句为例,原文“‘(孟渟说)我想吃蛋炒饭……可以吗?'什么都没有米饭顶饱啊”被译为“‘I want to eat egg fried rice… can I?'Meng Ting was already looking forward to it.”这种转译几乎可以被视作一种自由发挥的创作。在对原文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译者依然根据所得不多的线索编织故事,可见中国网文的吸引力。另一利用机器翻译的翻译组Keztranslations则直接称自己的博客是“机翻解读博客”(MTL interpretation blog),“interpretation”(解读)充分体现了这一特殊翻译行为的本质。
另有一网站直接省去了释译加工的步骤,专门提供机器翻译的中国网文,这就是LNMTL(轻小说机器翻译,Light Novel Machine Translations)。该网站由邵燕君老师团队首先发现,网站提供近两百部中国网络小说的由机器翻译的译文,存在严重的版权问题[1]。网站于2015年10月创建,创始人是一名软件工程师,自称“几乎完全不懂普通话”,平时喜欢看中国网文,有时借助机翻阅读。网站初衷是使自己和他人阅读中国网文时更加方便。网站所提供的大都是男性向小说,创始人通过投票调查,每月平均添加两部新小说,读者也可通过捐款推荐自己喜欢的小说。当某部小说有其他译者在进行人工翻译时,网站也会附上链接。
该网站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特点,是它依靠读者更新词汇表来不断完善译文,每当更新的词汇量累积到一定程度,网站运营人便用机器重译一次。以点赞数最高(截至2018年6月29日,2814次)的男性向小说《逆天邪神》为例,译文最早于2015年10月开始连载,最新一次重译是2018年6月7日,至此已重译39次,距下次重译所需更改的词汇数上限(74)已被超过,而距上次重译才不到一个月,可见读者的热情之高。
那么读者如何更改词汇表呢?阅读译文时,读者可点击每句话中的词组或单词,上方将出现对应的中文。读者认为有可以改进的词汇时,可查看这一轮其他读者提出的新术语提案(new term propositions),也可添加自己的提案。这一翻译方式对机翻的改善是显著的。以最近更新的一章(可代表其机翻的最新水平)中一句为例,原文是“沐玄音的耳光,又岂是那么好受的。如果她不是君无名的弟子,就算是一万条命也已经死透了。”谷歌译文是:“Mu Xuanyin's face was so good.If she is not an undisciplined disciple, even ten thousand lives are dead.”,百度翻译:“The ear of the bait is so good.If she is not a nameless pupil,even ten thousand lives are dead.”,LNMTL 的译文:“Mu Xuanyin slap on the face, can it be that feels better.If she is not Jun Wuming disciple,even if were 10,000 lives also died thoroughly.”。 因为有术语的规范,显得达意许多,可见其过人之处。
最有趣的是,LNMTL网站让读者直接参与到了翻译过程中,创始人甚至只是在词汇表收集满了之后利用机器更新译文。读者真正成为了译者.,一部小说的翻译汇集了成百上千人的努力,这也是网文翻译即时交互性的绝佳体现。而且二百部小说构建起来的语料库,若能用以研究和实践,意义将不可小觑,这也为将来网文翻译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三)其他特性
视觉性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一大特性,在网文翻译中包括图片的使用、不同颜色的字体以显示超链接,通常用于难以用简单注释说明的文化信息,例如为网文作品中描写美人常见的“丹凤眼”附上直观的图片;又如“好奇怪的命格”这句话中译者将“命格”的译文“birth chart”⑫标红并附超链接,引向西方占星术中的星座图及其相关信息⑬。不少学者指出当今是“读图时代”,网文的海外传播也同样混合这一特点。
此外,网文翻译是在大众中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以“爽”为核心的网文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信息密度低,恰好能引发草根译者和读者的兴趣而不使其畏难而退。例如汉字含义就是译者相当执着的一个文化元素,可以与早期传教士对汉字的兴趣相互参照⑭。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典籍,其载体都是汉字,网文译者对汉字这种音形义紧密结合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体现在他们相信角色名字有音形义的内涵这一点上。例如《魔道祖师》中主角魏无羡死而重生,译者在注解中称“魏”这个字包含“鬼”,认为这个姓与情节相关。小说《人渣反派自救系统》中主角名洛冰河,原文明确写道因其被父母抛弃于薄冰覆盖的洛川之上,故而被打捞者命名,译者已经译出了这一信息,却又注释称“洛与‘落'(lowered)同音,描述其出身是被‘落入冰河'之中”。这些可堪称是文本批评的注释,充分体现出译者对作者及其作品价值的信任,也就是说并非仅仅将中国网文当做快餐文,满足低级需求。但正因为承载这些文化信息的是以“爽”为核心的网文,文化信息密度小,读者才有负荷力、有兴趣这样如饥似渴地挖掘其中一点一滴的文化元素,而且译者所选的小说大多是带有非现实因素的题材,内容轻松愉快,这也是“爽点”的组成部分。笔者整理了小说更新网英译自中文的耽美小说中评分在4.5(/5)以上的24部小说,除了耽美小说的共通因素“爱情”之外,“喜剧”“动作”“奇幻”“异能”是最受欢迎的类别(表2)。轻松易读又带有中国特色的网文是当前在最普通的大众中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表2 小说更新网(Novels Update)汉译英耽美小说中评分4.5(/5)以上的24部小说标签分布
三、翻译质量评估
质量评估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译文的优劣如何判定,需要设立何种标准,素来争论不休。翻译质量评价研究在国内以定性为主,国外以翻译理论为依托、以功能语言学及语言功能理论为导向[7]99,存在的问题是追求评价标准客观、科学、准确,与翻译评估现状脱节[8]。
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呈现了翻译质量评估现状的一个案例,那就是将评价权交给读者。许多面向海外读者的平台,如小说更新网、Hui3r等,均设有读者打分机制,但只有给作品从一星到五星的单一条目打分机制。而起点国际的评价体系精细许多,分“翻译质量”“更新频率稳定性”“故事发展”“人物设计”和“世界观”五个条目,各为一星到五星的选项。此外,起点国际在每一章节下都设置了“评价翻译质量”的选项,满分五星。
这样由读者进行翻译质量评估的机制的一个特点是读者看不到原作,因此评价不是基于和原作的关系,例如是否忠实原文风格/信息、保留了多少文化元素/异域风情等等。
同时,起点国际的翻译质量评估机制可以淘汰语言能力不足(如将“步行街”译为“buxing street”)的译员,也使得一些作品因文化信息密度较高、在当前阶段还不适合广大读者接受而得分较低。例如国内火爆的《魔道祖师》在小说更新网上的评分为4.7/5,只居中上水平,不少读者评论说人物的称谓与称呼(名、字、号、尊称、昵称、头衔等)过于繁复,看得一头雾水。对于这种质量较高的、“中国化”的网文作品,越是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或许越难以获得高分、进入读者视野。而经过筛选后优胜的作品多是文笔优秀的译者与可译性强的原作的结合。
另外,起点国际在每一章节下设置“为此翻译质量打分”以及评论栏,可以让译者更直接即时地了解读者的接受情况,进而调整翻译方法。而且,起点国际的打分机制可能促使广大读者对翻译产生思考。起点将“翻译质量”与人物、故事、世界观区分开,但读者对后三者的评价也取决于翻译质量,而且在没有原文的情况下如何评价翻译质量,读者在打分时可能产生困扰,从而对翻译活动进行思考,社会对翻译的认识可能由此加深。
四、翻译中的性别与民族问题
(一)性别问题
网文中的女性向小说和女性主义息息相关,其翻译也涉及性别问题。提奥·赫曼斯(Theo Hermans)总结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四大领域:发现女性译者及其角色、探讨性别构建与翻译构建的关联、探讨如何翻译带有性别特征的作品、带有女性主义观念的翻译实践与翻译批评[9]100。但女性向网文又与传统的女性作家作品、女性主义作品或男性创作的爱情小说⑮大不相同,严肃文学女性作家或女性主义作家或多或少将男性读者考虑在内,或者受到男性视角影响(例如作者需要保持自身在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形象),或者是有意对男性读者发表某些观点(例如刻意反对男权)。进行严肃创作的男性作家在女性力量逐渐兴起的今天也常常迫于压力抑制男权主义倾向。网文则不同,多数情况下,女性向小说作者考虑的受众只有女性。网文机制使作者、读者、译者可无视非受众性别人群的看法,肆意书写、翻译或阅读满足自身诉求的故事,这对于长期处于弱势的女性群体而言是重要的情感宣泄与联结方式。
以《魔道祖师》为例,读者纷纷在评论中展现了女性对平等爱情的诉求。“魏无羡不是典型的纯粹的、弱小的受⑯”(读者 KKristen);“……他独立而强大,能保护攻,因此两人关系是力量均衡的……受会壁咚、能调情,而攻却是常常脸红的那个……他们互动方式让我热泪盈眶——为什么我自己不能拥有这样的关系?”(读者K.san)在这样的关系中,两个主角“守望相助,共度苦乐”(读者Reitian)。“中国耽美小说在塑造力量均衡的爱情关系上是专业水平”(读者Ezralva)。双方力量均衡的关系(“Power-balanced relationship”)频频被读者提起,甚至被认为是中国耽美的独特着力之处。这种彰显中国模范性的、沟通普遍情感和人性的内容是在翻译中最不应忽视的。
此外,在网络小说翻译市场化后,如果男性译者参与女性向小说的翻译,是否可能促进他们理解女性心理,又或者是否会引发译者的反感,而这种反抗是否会体现在文本或副文本(包括与读者的互动)中?与外国女性向网络文学译入中国的情况又有何不同?这些都是值得跟踪关注的问题。
(二)民族问题
网文翻译活动还涉及国家外交问题,处理不当易引发民族矛盾、国家争端。例如起点国际在2017年5月对版权问题较为强硬的处理[1]126就导致海外读者和译者的不满抵制,或许可引以为鉴。市场化的翻译及其相关活动,特别是审查力度较弱的网文翻译,易涉及与国家形象等相关的一些政治敏感问题。据了解,不少网文有大中华民族心理,出现“屠日灭美”等情节,翻译时需仔细鉴别,避免引发他国反感。同时,随着中国网文海外传播的日益成熟,写手为使其作品能走向海外,将逐渐培养起国际意识,改变目标读者视野。这也将是中国网络文学乃至国民心理与国际责任感不断成熟发展的契机。
五、结语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产物,其轻松愉快并带有中国特色的网文传播内容受到海外读者的喜爱,但也受限于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发展阶段。中国网文外译对翻译的副文本概念提出挑战,将读者、译者身份界限模糊,尤其是读者大规模参与翻译项目是以往不曾有过的现象。中国网文外译对翻译质量评估、翻译的性别和民族问题也提供了新的启示。
拙文极受益于邵燕君老师与《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评审专家及编辑老师,谨致感谢!
注释:
① 金恩惠:“外国读者的言情网文清单:书声Bar调查报告”,“媒后台”微信公众号,2017年8月17日。
② 新浪金融:“阅文赴港上市 市值近500亿”,2017年,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zt_d/ywxg_1/。
③ 小白文:文笔一般、情节较为简单俗套的网络小说。
④ 凤凰青年:“一份来自越南迷妹的报告:中国文化在越南的那些真与假”,2017 年,网址:http://wemedia.ifeng.com/7530282/wemedia.shtml。
⑤ 有时译者即使不能准确把握原文含义,依然努力保留原文的表达形式。例如原文“回俗世放牛种地”,译者译为“死后(入土)被犁牛耕”,还特地加注解释称“人化为泥土,用作植物肥料”。说明译者喜爱中国网文中的文化元素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⑥ 偶尔有粉丝译者与原作者联系,如 Elpis Creation翻译组(https://elpiscreation.com/)获得了《绝处逢生》(英译名Thrive in Catastrophe)作者焦糖冬瓜的许可。
⑦ “间歇性奖励”或“变量性奖励”(intermittent/variable rewards)是社交反馈驱动平台互动的方式之一,指人们在可能获得奖励(即点赞或评论等反馈)的预期之驱动下不断打开社交媒体。在社交互动平台上发布译文的译者会在社交媒体这种特性的驱使下更愿意继续翻译,以获得持续的反馈。
⑧ 原作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晋江文学城连载初版完结,2016年9月修文完成,2017年12月更新番外,共68.4万字。截至2017年12月31日微博话题阅读量34.7亿。已改编成广播剧、漫画、动画、真人剧。译作于2016年9月由Aniise(别名niiselin)译出前两章,弃更;2017年1月至5月由enxiao译出第三至十一章,弃更;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由K译出第一至三十六章,进度约30%,更新频率7.5日一章,每章下约30个赞、30-40条评论。Novels Update网站 读者评分4.7/5(374票),主页39条评论,大多为好评,如:“优美的文笔,丰满的人物,神秘与侦探故事的结合,笑到打跌的幽默,揪心的爱情”(读者Ars);“忍不住将其与《哈利波特》并举”(读者Ezralva)。
⑨ 该帖网址:https://forum.novelupdates.com/threads/the-founderof-diabolism.32452。
⑩ 起点国际网站在每章后都有“Translator's Thoughts”一栏,每章侧边均有“comments”栏。
⑪ 此前已有研究指出机器辅助翻译在文史类文本(Norton世界史)翻译中的应用,王萍:《机器翻译下预编辑和译后编辑在文史翻译中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
⑫ 可能是由于受百度百科误导产生的误译,百度百科“命格”词条与“命盘”混淆。
⑬ 该例源自Snowy Codex翻译组对黑猫睨睨《每天都要防止徒弟黑化》这一耽美文的英译。
⑭ 可参见董海樱:《17—18世纪西方汉字观念的演变》,收录在姚小平:《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⑮ 如林纾译《茶花女》有时被视作是言情小说,但其作者与译者所着眼的读者并非只是女性,与当今的言情小说概念不同。
⑯ 评论者在这里强调耽美文中“攻”“受”的区分,用词分别是“seme”(由日语“攻あ”的读音借用而来)和“uke”(由日语“受け”的读音借用而来)。当不强调力量关系时,英语读者通常不称“攻”“受”,而称主角(Main Character,MC)和主要恋人(Main Lover,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