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前测,让计算教学更有效
2019-01-16刘秀萍
刘秀萍
在小学中段开始,学生计算频频出错,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准确、快速?下面结合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前测”,找准计算内容的“症结”,更利于在课堂中“对症开方”,提高课堂实效。
一、课堂前测,凸显计算的需求
从教材中我们发现,每一册都有很多的计算教学内容,计算的本质含义不变,方法一样,但计算的难度也在增加。这样的“重复”计算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感到不断机械计算。那么教学中需要对所学的计算内容进行前测,找到已经会的计算点和本节课需要下大功夫研究的计算点。如二下《口算乘法》,笔者就在课前设计学生预算的内容,主要是想了解有多少学生能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并了解有多少学生能讲清其中的算理。前测内容如下:
1.算一算。
2.说一说: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通过前测,发现有97.7%的学生能正确计算第一列的表内乘法,有1个孩子出错是“五七三十五”的口诀记错;47.7%的学生能完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27.3%的学生能根据乘法含义进行计算,剩下的孩子处于迷茫当中;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大部分孩子采用的是乘法的含义进行计算。
通过前测发现计算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而算理和技巧之间的沟通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计算课本身就枯燥乏味,但通过课前演算,找到了学生真正想要学的东西,“学生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二、课堂前测,寻找计算的症结
加减乘的算理在课内不是重点,如何提高计算的兴趣和能力,是重点。但除法的计算却不完全一样,如学习了表内乘法的竖式计算,后来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很多孩子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时,可以运用“拆分法”口算出答案,却无法借助表内乘法正确书写竖式,无法将平均分的过程和竖式的过程相融合。如果在课堂中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着“怎么除,怎么算”,忽略了学生出现这种错误的内因是什么,这节课或这段时间是记住了怎样书写竖式,但过一段时间还是重复“昨天的错”。在上这节课之前,不妨让学生进行一次前测,具体如下:
1.列竖式算一算。
42÷2= 52÷2=
2.运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想一想,摆小棒的过程能在竖式中找到吗?
通过前测会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计算出“42÷2=21和52÷2=26”,也能很有序地摆出小棒,但对于第三个问题“摆小棒的过程能在竖式中找到吗”表现出迷茫,更多出现了以下竖式:
大部分学生积累了口算除法的基础,很快算出了42÷2的正确答案。52÷2=26,学生更多的是用“拼凑”法算出来的。在前测的过程中看得出,学生可以运用口算除法和生活经验得到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正确答案,但无法在竖式中体现平均分的过程,更不能将分小棒的过程与除法竖式进行连接。这时候如果一味地强调该怎样计算,而忽略了学生为什么会排斥这种方法,那么学生对算理就会不深刻,过几天还是会忘,还是“涛声依旧”,重复“昨天的错误”。因此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笔算的起始课应该定位为“除法竖式和分小棒之间的关系”,建立起除法竖式的基本模型,这样定位的计算课,学生学得深刻、学得有趣,不再是枯燥的计算,而是演变成展示分小棒的过程,动手摆小棒,动口说过程,动脑想竖式,除法竖式的算理剖析得刻骨铭心。
三、课堂前测,突破方法的局限
教材在计算板块的编排上往往是一單元一单元地进行学习,整单元紧紧围绕计算内容进行巩固提升,以至于很多学生受单元知识计算的影响,表现出对计算方法的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就如在三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学习了口算之后学习笔算,学生一直处于“除法计算状态”,到了学习估算内容时也是规规矩矩地进行除法笔算,而少了更多对解题方法的思考,甚至很少人会想到用乘法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这节课之前,我设计了如下内容让学生计算:
今天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准备18个箱子够吗?
列式: 。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想一想还有其他解决的方法吗?
这样的题,发现有以下办法可以解决这类“够吗”的问题:
通过课堂前测发现,学生不只是局限于用精确计算来解决,而是缺乏估算意识,缺乏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体验。通过这样的课前演算,不仅打破了学生计算的局限性,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估算的好处。在估算解决问题中,教学目标就应该定位为:创设生活估算情境,体验运用估算方法的简便与实用性,不再是强调怎样机械地估算,更重要的是估算策略和意识的提升。
总之,前测可以找到计算教学“内需”,在教学中适当地删减学生已经会的内容,重点探究“学前演算”中不会的计算内容;课前演算还可以找到计算教学“症结”,在教学中避开谆谆教导,正面研究“学前演算”中普遍出错的内容;课前演算还可以找到学生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在教学中撇弃“习惯”方法,寻找最佳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