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综述型概括题”解题方法指导
2019-01-16雷雪桃
雷雪桃
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成为高考新宠。“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由句子段落构成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多则阅读材料,主要由图表及片段的多则实用文本组成,如全是传记的片段文本組合,全是新闻的片段文本组合,或由多则片段的传记、新闻等文本组合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非连续性文本是围绕一个主题,把文字、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文本。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设题以提炼信息、概括要点为主,是对多则材料进行信息筛选、提炼,主观题的设置常常是在归纳、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表述,称之为“材料综述型概括题”。考生答题存在以下问题: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信息能力欠缺,不能全面准确地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归纳为读不懂,审不清,答不准的问题。接下来谈谈怎样准确、高效地解题和答题。
第一步,快速扫描,整体感知。
读懂材料是做题的关键。非连续性实用文本形式上是“断”,内容上有“联”,阅读时需要把“联”找出来。要读懂文字材料,首先要关注标题。标题是对整个材料内容的概括,但要注意的是文字材料很少出现标题;然后关注材料的中心句、关键词(句),从而理清层次;最后归纳总结,概括主要内容。读懂图表,除了要读标题外,还要看注释,注释文字是对图表的内容进行补充;还要能分析图例,首先看清图例,再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从而迅速得知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最后关注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数据得出结论。
第二步,审读题目,回归文本。
题目往往暗示答题区域、答题思路和方法,要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把握考题方向,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然后回归文本,做定位阅读,采用速读、跳读等方法,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例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这是一道概括比较异同题,根据比较点“制播运营模式”,确定筛选、概括的范围,并精读、深析有关文字,确定答题范围。这个环节必须根据题干要求把所有相关文字信息全部筛选出来,不得遗漏。否则,将影响思考的全面性。
第三步,归纳整合,准确作答。
确定答题范围,提取有效信息后,要能根据题干要求组织答案,答案要全面、准确。如要求“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答题要扣住关键词“制播运营模式”,与“制播运营模式”不相关的内容不写,不能舍主取次,也不得遗漏要点。答案要点要角度明确,不得交叉。还要关注题干要求“概括说明”,即要求用简明的语言表述答案,也不能照抄原文。
材料综述型概括题常见题有“概括比较异同题”和“看法、对策综合分析概括题”两种,以上所讲是“概括比较异同题”的解题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比较材料侧重点、角度的异同是常比较的内容。只要把各材料的关键词语和层次弄清楚,最后两相比较就能明白答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