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时代气息
2019-01-16应平
应平
传统语文课堂通常仅仅关注文本,缺乏恰当的课外知识的引申,过多地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导致学生将注意力大多投注在课文的字、词、句上,缺乏敏锐的新闻眼光,从而在作文时完全捕捉不到时代气息。在行文要用论据时,就只能把笔端触伸向文本中那些古老的素材,每次作文总是屈原、李白、杜甫……一味老调重弹。为了改变学生只关注文本的现象,也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时代气息,语文课堂应大胆注入时代活水,让学生真正明白语文就是生活,学习语文必须关注生活,提高学习语文课堂的兴趣和效率。
一、阅读社会生活,让语文教学与时代同步
高中生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典型人物,如“最美孝心少年”“最美妈妈”“最美乡村医生”……要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从身边或各媒体中发现并效仿他们。要在各大媒体中寻找时代标兵,以及一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英雄,重塑人生观。课前五分钟由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新闻人物故事或新闻事件,并简单讨论其人其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反思,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时政新闻,积累典型素材,让你的作文新鲜有力
学生必须关注日常生活中那些典型的人和事,关注国家的变化,了解世界的动态,才能有长远的眼光和远大的志向,才能表达深刻的思想。
(一)泛读书报,浏览新闻,积累素材
教师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学生广泛阅读。鼓励学生将自己订阅的报刊与同学共享,共同探讨读书心得,并就自己掌握的素材进行明确分类。关注“新闻联播”“新闻直通车”“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新闻节目,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并将新闻作为写作的素材,使自己的议论文论证更充实有力。
(二)概括描述素材,提炼观点,思考适用话题
要求学生能将一则新闻、一个故事用百字左右概括,包括这则新闻或故事的最基本的要素: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有时还应记住什么原因,何时何地,等等,然后提煉出观点。观点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批判什么。引导学生按照素材内容、素材命名、适用话题、视角与观点、素材使用五环节素材整理基本模式,积累并学会运用素材论证中心论点。
三、布置有生活气息的语文作业,让学生感觉语文就在身边
让学生搜集比较经典且富有人文关怀的十条微信,并尝试写出两条比较满意的短信。让学生从网上搜集二十副春联,搜集春节期间发生的典型事件等。这样的作业趣味性强,有新鲜感,能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完成,使其养成有效概括素材并思考素材运用范围和立意中心等问题。
四、思考评论百味人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事件,对社会事件有自己独到的主张。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堂讨论时间,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在辩论中擦出智慧的思维火花,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探讨百味人生,领悟现象背后的本质,并尽可能地进行主题的多项挖掘,从而在作文时能够准确精当地提炼出自己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