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养”破解科技稻高产难题
2019-01-16
食品与健康 2019年1期
日前,由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以及安徽农业大学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合肥市庐江县放马滩龙虾养殖基地示范种植的优质稻“科辐粳9号”进行现場测产。测产结果显示,在稻虾共养的生态模式下,全程未使用化学农药,无病虫害发生,实收亩产达到569.4公斤,打破了“优质稻难高产”的传统观念,实现了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协调统一。
“科辐粳9号”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技术生物所)科研人员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将水稻优质基因模块以及高产基因模块进行分子组装,通过传统杂交转育技术培育的新品种。由于分子设计育种目标性强、育种效率高,因此该品种也被形象地称为“科技稻”。该品种适应种植范围广,在安徽淮河以南、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均可以种植。
“稻虾共养”优势在于稻和虾互惠共生,稻田环境为虾提供栖息场所,虾会消灭部分害虫,其粪便可以肥田,稻虾和谐共建良好的生态环境。2018年,技术生物所与安徽中科中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安徽省宿松、潜山、庐江以及长丰等地安排了600亩“科辐粳9号”示范种植区,其中550亩为“稻虾共养”种植模式,整体示范效果突出,产量高,米质优良,生态健康,增效显著。该示范种植区实行订单回收生产,回收价格比目前市场普通水稻的价格提高约40%,是常规种植效益的3倍以上。
技术生物所项目负责研究员表示,“科辐粳9号”配合“稻虾共养”的生态模式,能够发挥优质稻的品种优势,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因素,促进农业生产增收增效,助力精准脱贫,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