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点三角形相似问题的研究
2019-01-16胡涛
胡 涛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30061)
问题已知△A1B1C1是n×n的方格纸中的一个格点三角形,画出一个格点△A2B2C2,使△A2B2C2∽△A1B1C1.
证明如图1, 设A1(m1,n1),B1(0,0),C1(p1,q1),A2(m2,n2),B2(0,0),C2(p2,q2).则有
图1
图2
证明△A2B1C2的作法如下:
(1)延长B1C1至点P,使B1P=aB1C1,显然P为格点;
(2)作PC2⊥B1P(∠PB1C2为逆时针方向),且使PC2=bB1C1,易知C2也为格点;
(3)延长B1A1至点Q,使B1Q=aB1A1,显然Q为格点;
(4)作QA2⊥B1Q(∠QB1A2为逆时针方向),且使QA2=bB1A1,易知A2也为格点;
(5)格点三角形A2B1C2即为所求.
定义已知△A0B0C0是一个格点三角形.若对任意的与它相似的格点△A1B1C1,都有相似比k≥1,k∈R,则称△A0B0C0为一个最小格点三角形.
定理3若△A1B1C1是任意一个格点三角形,则存在最小格点的△A0B0C0,使得△A1B1C1∽△A0B0C0.
定理4设△ABC是格点三角形,且AB2,BC2,AC2被素数r整除,则
为证明定理4,先给出一个引理.
引理13(1)方程x2≡-1 (modr)对素数r=4k+1有两个解,对r=2有一个解,对素数r=4k+3没有解;
(2)若素数r=4k+3整除x2+y2,则rx,ry.
下面证明定理4:
(Ⅱ)若r=2或r=4k+1,-1是r的二次剩余,在模r意义下,有±i两个整数满足x2≡-1,(r=2时,只有一个数1满足)我们知道,若m2+n2≡0(modr),则必有m+ni≡0或m-ni≡0(modr).
下面证明,可以恰当地选取i(必要时用-i替换i)使得同时有
m+ni≡0且p+qi≡0(modr).
为此,首先设m,n,p,q与r互素,因为若m,n被r整除,则同时有m+ni≡0和m-ni≡0(modr),结论便成立了.
又可设r≠2,因为r=2时i≡-i(modr),结论亦成立.
最后,我们设m+ni≡0(modr)但p-qi≡0(modr),此时,有
0 ≡(p-m)2+(q-n)2
≡p2+q2+m2+n2-2pm-2qn
≡0+0-2(iq)(-in)-2qn
≡-4qn≠0(modr).矛盾!
于是,设m+ni≡0且p+qi≡0(modr),
因为r=2,或r=4k+1,
所以r可以表示为a2+b2.
由于a+bia-bi≡0(modr),
即a+bib+ai≡0(modr),
所以,不妨设a+bi≡0(modr),否则,交换a,b即可,此时,
am+bn≡0,an-bm≡0,ap+bq≡0,
aq-bp≡0(modr),
由定理4容易得到:
设B0(0,0),A0(m0,n0),C0(p0,q0),
B1(0,0).A1(m1,n1),C1(p1,q1),
解得
(Ⅰ)当a=0,b≠0或b=0,a≠0时,
不妨设a=0,b≠0,有
设b=tb0,d=td0,t∈N*,b0,d0=1,
与已知矛盾,所以此时△A0B0C0是最小格点三角形.
(Ⅱ)当a≠0,b≠0时,
令a=ha0,b=hb0,h∈N*,a0,b0=1,
所以m0m1+n0n1=ta0,
n0m1-n0m1=tb0,t∈N*.
设h=lh0,d=ld0,l∈N*,h0,d0=1,
所以此时△A0B0C0是最小格点三角形.
综上可得,△A0B0C0是最小格点三角形.
d=(AB2,BC2,AC2),(d≠1),
为证明定理6和7,再给出两个引理:
引理23正整数n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和当且仅当n的每个形如4k+3的素因子的重数是偶数.
引理3若x=m2+n2,y=p2+q2,则x,y的公因数d可以表示成a2+b2的形式.
证明由于x=m2+n2,y=p2+q2,由引理2知,x,y的每个形如4k+3素因子的重数是偶数,所以d的每个形如4k+3的素因子的重数也是偶数,故d可以表示成a2+b2的形式.
基于以上定理以及推论,下面来解决文首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