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

2019-01-16刘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4期
关键词:外渗造影剂影像学

刘微

影像学检验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上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诊断方式,它能够对于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便利,所以现如今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各项研究当中[1]。增强扫描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诊断,可对患者病灶的大小/具体的形状和具体的数量进行确定[2]。但是在进行诊断时,因为患者自身体质的问题和影像学增强扫描的特殊性等多种原因容易导致在进行诊断过程中出现造影剂外渗[3],这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因此做好对于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于此主要分析在进行影像学增强扫描过程当中,造影剂外渗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影像学检验增强扫描的患者1 000例进行调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观察组500例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273例,女性患者227例,平均年龄为(50.8±13.4)岁,观察组所有患者当中,进行头部扫描的120例,进行颈部扫描的105例,胸部扫描的患者106例,腹部扫描的患者80例,其余89例患者进行盆腔扫描;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80例,女性患者220例,平均年龄为(51.8±11.4)岁,对照组所有患者当中,进行头部扫描的110例,进行颈部扫描的125例,胸部扫描的患者96例,腹部扫描的患者70例,其余99例患者进行盆腔扫描,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患者均符合影像学扫描的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本文排除不配合研究的患者,排除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和批准,所有患者对于造影剂不存在过敏情况,经统计学软件检验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相互比较研究。

1.2 方法

1.2.1 造影剂应用方法 采用30%的泛影葡氨进行注射,剂量选择1 ml,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大约30 min以后,对患者反映情况进行观察。采用陶冶注射器,规格选择20 ml,对患者进行静脉内增强造影,造影剂选择非离子型碘造影剂,为患者注射300 mg/ml,同时根据患者的诊断需求,对患者的体质量状况进行测量,采用2.1~3.5 ml/s的注射速度为患者进行造影剂的输注[4-10]。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护理时为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以前为患者进行周密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和甲亢的症状,调查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调查患者是否存在这一类疾病时,为患者进行综合的判断,研究患者是否存在造影剂禁忌情况。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时,为患者选择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应做好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工作,具体为:

(1)设备因素。患者在进行增强扫描时,因为高压注射器的注射压力相对较大,注射速度比较快,再加上造影剂自身存在有较大的粘度,因此渗透压比较高,这样就容易导致患者血管存在较大的损伤就会导致造影剂出现外渗[11]。

(2)操作人员因素。因为操作人员导致造影剂外渗的范围较广,这和操作人员自身的技术存在关联,也和在对患者进行穿刺之前是否为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管评估存在关联,同时也和针头是否选择胶布固定具有一定的关系[12]。

(3)患者自身因素。造影剂外渗和患者自身条件具有密切关联,也和患者是否配合存在关系。本文主要为了分析对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验的过程中,造影剂外渗进行护理的措施,从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出现造影剂外渗9例,外渗的发生率为1.80%,对照组出现造影剂外渗患者30例,发生率为6.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在进行针对性护理的过程当中,严格根据导致患者出现造影剂外渗的因素进行护理,能够做到周密和面面俱到的进行指导,所以护理效果更加优质。

1.3 观察指标

调查研究出现造影剂外渗患者的例数和发生率,调查患者造影剂外渗量,并且分析采用干预方法所取得的效果。

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6.0进行统计学检验,对于本研究所有数据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观察组500例患者当中存在有造影剂外渗的患者9例,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为1.80%,其中有3例患者造影剂外渗量达到50 ml,5例患者的渗出量为20~50 ml,1例患者的渗出量不超过20 ml。对于所有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无不良的状况发生。对于所有患者选择采用自制的量表进行满意度的评分,评分为(92.5±4.7)分;对照组500例患者当中存在有造影剂外渗的患者50例,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为10.00%,其中有20例患者造影剂外渗量达到50 ml,15例患者的渗出量为20~50 ml,15例患者的渗出量不超过20 ml。对于所有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无不良状况发生。对于所有患者选择采用自制的量表进行满意度的评分,评分为(81.5±10.5)分。两组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t=21.381,P<0.05,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所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情况分析n(%)

3 讨论

对患者在进行影像学检验增强扫描时,导致造影剂外渗的因素很多。所以对于患者进行造影剂外渗,应做好积极的预防干预工作,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十分重要,对患者进行造影,以前需要普及相关造影的知识,使患者了解增强扫描的相关状况,并且对于注意事项予以详细的解释,使患者明确出现造影剂外渗是较为正常的情况,并且了解相关的干预措施,避免患者过度紧张,减少因患者自身因素而导致的造影剂外渗的状况。与此同时,也要强化对于患者血管的正确评估,选择恰当的血管,避免因为血管选择不当而导致造影剂出现外渗。

保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穿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造影剂外渗而导致的不良状况。对患者进行造影剂注射时,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各种反应,避免因造影剂外渗导致患者出现危险。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局部冷敷,确保局部血管的收缩性,降低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率。还应该针对患者局部的组织细胞活动度进行相关抑制,以便使患者的神经末梢敏感度大大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如果患者存在有轻度的外渗,需要为患者采用75%的酒精纱布进行湿敷,使患者能够在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带走一部分热量,这样就能够保证局部皮肤温度降低,可以起到一定冷敷的效果。如患者存在较多的外渗,需要选择50%的硫酸镁,外加冰块,而对患者进行交替型湿敷,以便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外伸状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为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的过程中容易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患者的造影剂出现外渗,为患者选择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指导,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影像学诊断的价值和质量。

猜你喜欢

外渗造影剂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