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联合侧脑室外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清炎性指标、血浆NO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9-01-16,,,
,,,
颅脑损伤是由外伤导致的脑组织损害,我国颅脑损伤发病率较高,颅内出血和脑水肿是病人病情进展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是严重的颅脑损伤类型,常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等,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2]。重型颅脑损伤脑组织大量分泌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引发炎症反应,损伤脑部血管内皮功能,引起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3]。丹参川芎嗪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炎性渗出,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广泛应用于严重创伤治疗[4-5]。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侧脑室外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清炎性指标、血浆NO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 1月—2017年 1 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标准[6],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小于7分,且经颅脑CT证实。排除标准:弥漫性轴索损伤及濒死状态病人,其他脏器严重损伤及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病人,严重感染及脑死亡病人,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影响血液流变学病人,不可逆性脑干损害病人。随机将9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两组,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脱水剂、营养神经类药物、止血剂、补充能量等治疗。对照组给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根据颅脑CT在侧脑室积血较多钻透颅骨,置入脑室外引流管穿刺引流。观察组给予侧脑室外引流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10 mL,静脉输注,连续给药7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7 d后观察临床疗效[7]。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减少91%~100%,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显效:NIHSS评分减少46%~90%,轻度残疾和神经功能障碍,生活基本自理;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45%,意识障碍,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无效:NIHSS评分减少<18%,病情无改善,植物状态。观察病人血肿清除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病人的睁眼、语言、运动三个方面意识状态,睁眼最高4分,语言最高5分,肢体运动最高6分。正常意识15 分,轻度昏迷(13~14)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8]。治疗前后肘静脉留取血液标本,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后-80 ℃保存, 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试剂盒由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采用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χ2=6.016,=0.014)。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血肿清除时间和昏迷评分比较 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低于对照组,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血肿清除时间和昏迷评分比较(±s)
2.3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和CR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CRP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TNF-α、IL-6和CRP比较(±s)
2.4 两组ET和NO比较 治疗前两组ET和NO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和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
2.5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6。
表5 两组血清ET和NO水平比较(±s)
表6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3 讨 论
颅脑损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增高及水肿可造成脑组织压迫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脑疝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9]。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外溢,脑组织创伤生理性代谢发生变化,中枢神经免疫功能紊乱,引发机体炎性反应,破坏血脑屏障,血清产生大量的TNF-α、IL-6和CRP炎性细胞因子。颅脑损伤病人血脑屏障破坏,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增加,毛细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而NO可引起血管扩张,有利于血液循环,大量NO加重神经细胞的伤害[5]。血液流变学指标反映了血液的流动特性及规律,血液黏度和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是其重要参数,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继发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引起脑部微循环障碍[10]。因此本研究通过TNF-α、IL-6、CRP、ET和NO水平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比较,旨在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侧脑室外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清炎性指标、血浆NO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4.44%,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低于对照组,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丹参川芎嗪联合侧脑室外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侧脑室外引流术能有效地清除脑室内积血,丹参川芎嗪活血化瘀功效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改善病人血肿清除时间和昏迷情况有关[1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CRP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丹参川芎嗪联合侧脑室外引流可减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炎症状态。丹参川芎嗪为钙离子拮抗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12]。观察组治疗后ET和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丹参川芎嗪可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内皮功能。丹参川芎嗪抑制血管痉挛,扩张脑血管,保护脑组织,缓解神经症状,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改善缺血带血液环境,补充氧含量有关[13]。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丹参川芎嗪可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丹参素可激活纤溶酶系统,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川芎嗪可抗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血流量,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降低血液黏稠,改善脑部微循环作用[14]。
综上所述,丹参川芎嗪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较好,可缩短昏迷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