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易州制墨业兴衰初探
2019-01-16苏宇哲
苏宇哲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
墨是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书写原料,河北易州制墨业在唐宋时期占有重要地位。学界对易州制墨业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如林欢介绍了易州制墨业的工艺情况,其中提到“易水法”的工艺,以及和胶技术的运用。[1]陈涛概述了隋唐五代时期易州制墨业在北方地区的优势,及制墨重心开始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过程[2]。这些研究多从工艺传承、延续方面研究易州的制墨业,对易州制墨业兴起及衰败的缘由鲜有论及。因此笔者拟从唐宋时期易州地区的社会发展形势与时代背景探讨易州制墨业的兴衰之由。
一、唐代易州制墨业兴起的原因
中国传统制墨业由来已久,最初的墨多为天然石墨。自汉代开始,松烟制墨逐渐发展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墨业进一步发展,松烟制墨逐步普及。《墨经》记载“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松烟之制尚矣。”[3]隋唐时期制墨技术仍以松烟为主要原材料,对优质松树原料需求较大。据史料记载,“唐则易州、潞州之松,上党松心尤先见贵。”[4]易州地区多松且松名贵,优良的制墨原材料为制墨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有关易州墨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齐王僧虔《笔意赞》:“剡纸易墨,心圆管直。”[4]南北朝时期易州墨已经小有名气,已经能够流通南北,深受士人的喜爱。隋代涿郡(幽州、易州地区)以“多文雅之士”之著称。唐代包括易州在内的河北,仍是尚儒风习盛行的地域,整个河北亦是一个“衣冠礼乐,天下莫敌”的文化发达区。
易州左近的涿州同样是个经济发达的地区。易州周边地经济的相对发达,为易州制墨业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历史文化条件。整个唐代相对发达的商业活动以及相对发达的科举事业,同样为易州制墨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随着区域社会文化的发展,隋唐时期易州已成为全国主要的产墨地之一,“易水制作之盛,有由来矣。”[5]
二、唐宋易州制墨工艺的兴盛与发展
唐宋时期易州制墨业的发展,主要是优秀墨工的出现。以祖敏,奚鼐、奚鼏兄弟和奚超、奚廷珪父子以及张遇等人为代表。这些墨工对易州墨制作方法的改进与发展使得易州墨更加闻名于世,使得易州墨的发展迎来一个黄金时期。
(一)唐代易州祖敏的制墨法
在制墨工艺中,如何合理的使用胶的方法尤为重要。唐代易州墨工祖敏通过“以鹿角胶煎为膏而和之”[6]的方法。其法是用松烟与鹿角胶煎膏合成制墨,应当大大改进了制墨技术。故祖氏之名,闻于天下。《墨经》对其评价道:“古人用墨多自制造,故匠氏不显。唐之匠氏,惟闻祖敏。”[6]祖敏还曾被封为墨务官,得到国家的支持。奚鼐,奚鼏兄弟二人也是易州人士,以制墨闻名。“鼐墨面曰‘光庆’,又印曰‘奚鼐墨’,又印曰‘庚申’。而鼏墨大概与鼐同,惟‘庚申’字异。”[6]奚鼐,奚鼏兄弟在墨面上留名以及年份的做法,丰富了墨的信息,赋予墨一种品牌意识。这种做法在以后的制墨业中逐渐发展起来。
(二)南唐奚超和奚廷珪制墨法
奚超和奚廷珪父子是南唐期间的制墨工人,奚超为奚鼎之子,本为易州人士。唐末河北地区战乱,举家南逃至安徽歙县,见其松林茂盛,溪水清澈,于此地定居,并重操旧业。奚超、奚廷珪父子作为制墨世家,继承并发展了祖辈的经验与技艺。奚超制墨技术高超,其中“超墨有二品,其面或为特龙者,或曰‘新安香墨’者,其慕曰‘歙州李超造’一上曰‘李超’其号虽异,亦互有精粗”[7]“有人得而藏于家者,亦不下五六十年。盖胶败而墨调也。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于数十幅,不耗一二分。”[8]可知奚超墨质地较优,质量上乘,备受文人志士的喜爱。
李廷珪,李超之子,通过对传统制墨方法加以改进,对制墨技术带来极大的革新。选料方面,以松烟一斤,用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和以生漆,捣十万杵而成。同时为了防腐,加入珍珠、麝香、樟脑等中草药配方,使得墨更加坚实如玉、清香扑鼻。工艺方面,开创了“对胶法”,改进了松烟和胶的量。《春渚纪闻》记载,“韦仲将法止用五两之胶,至李氏渡江,始用对胶,而秘不传为可恨。”[9]因此可推断李廷珪在南迁之后改用“对胶法”,不过其制作方法秘而不宣。
《墨史》记载,“或云廷珪佳煤一斤可受胶一斤,入手坚重,研不滞笔,所以独贵于世也。”[10]可推断廷珪墨“对胶法”应是一斤煤加一斤胶,通过增大胶的量使得墨质更优。廷珪墨质地精良,外观优美,“李庭珪大墨有二品其一面曰‘歙州李庭珪墨’,漫有特龙。其一面曰‘歙州李庭珪造’,漫有双脊特龙,小墨有握子者,上指有一‘香’字。其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又有小饼子,面有蟠龙,四角有‘供御香墨’字,漫止有一‘歙’字。”[11]廷珪墨质量上乘,易于长久保存,据传“其墨能削木,误坠沟中,数月不坏”。[12]南唐后主李煜酷爱书法,钟爱文房四宝,对墨的要求很高。曾得一枚“廷珪墨”并大加赞赏,称其“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物为天下之冠。”[13]并封廷珪为墨务官,赐国姓“李”。于是奚廷珪又称为李廷珪。
(三)宋代张遇制墨法
张遇是宋朝时期易水墨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突出的贡献就是改进了油烟墨的技术。在此之前,制墨业大部分是以松烟墨为主,松树是制墨的主要原料。北宋时期,河北地区深受战乱的影响,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优质松林锐减。因此,张遇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改良了油烟墨,用油烟代替松烟作为制墨的主要原料,易州墨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宋熙丰间,张遇供御墨,用油烟、入脑、麝、金箔、谓之龙香剂。”[14]。
张遇改进的油烟墨使墨更加赋有一种文化气息。张遇大墨有两品,“一曰‘易水贡堂墨’,一曰‘易水进贡墨’。其漫皆有‘张遇’字。又有圆墨二品,面皆有蟠龙,四角有‘贡御香墨’字,其漫一曰‘麝香张遇’,一曰‘龙脑张遇’。”[15]除此之外,张遇墨还可用作“画眉墨”。张遇画眉墨曾受皇室的欣赏,金章宗时期,“宫中取其墨,烧去烟,用以画眉,谓之‘画眉墨’。”[16]画眉墨亦可作为皇室的化妆品。蔡襄评到:“世以歙州李庭珪为第一,易水张遇为第二。珪复有二品,龙之双脊者为上,一脊次之。遇亦二品,易水贡墨为上,供堂次之。”[17]可见张遇的制墨地位是仅次于李廷珪。
三、宋辽时期易州本土制墨业的衰落
五代时期,易州地区仍为主要的产墨区。但是随着五代时期藩镇割据,连年战争的影响,大量人口南迁,部分制墨工匠的南迁,对易州本土制墨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苏轼曾在《孙莘老寄墨四首》提到“徂来无老松,易水无良工”,优质松林资源的减少以及墨工的南迁使得易州制墨业逐渐衰落。在宋朝初期,易州仍是北方主要的制墨地区。主要的墨工代表有陈赟,其世传不多,其墨铭曰“易水光真墨”,慕曰“陈赟”[18]。随着宋太宗熙雍北伐失败,易州被契丹所统治,易州墨逐渐衰落,不闻于世。
易州制墨业衰落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唐宋时期是传统社会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的过程。制墨业作为传统手工业的一部分,受社会背景时代变迁的影响,制墨重心也在逐渐南移。具体来说,首先,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优质松林减少。唐末至宋初,河北地区受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宋辽战争的影响。社会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优质古松被砍伐。“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19]松树是制墨的主要原料,河北地区松林的减少对制墨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易州制墨业历经百年的发展,对松林的自然损耗也是其逐渐衰落的一部分。
其次,北方的战乱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包括许多优秀工匠也南迁至南方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超、李廷珪父子从易州南迁至安徽歙县,在此从操就业,促进了当地制墨业的发展。传统制墨业多为子承父业的家族产业,墨工对其制作技艺有着独特的保密性。这样虽有利于制墨业的稳定与传承,但是其秘而不宣的特质也使得技术的传承易受外部环境变迁的影响。
总体而言,易州墨的衰落的原因主要是易州地区松林资源的减少以及优质工匠南迁。虽然易州本土制墨业在宋朝逐渐衰落,但在南方地区得到深远的发展。率先南迁过去的工匠大部分还是采用易州制墨法,仍属易州墨范畴。因此李廷珪,张遇等人制出的墨仍以易州墨自居。但是其后代工匠在对制墨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逐渐形成了徽墨一派。因此从长远来看南迁的墨工奠定了徽墨发展的基础。
四、结语
易州制墨业的发展大体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于隋唐五代时期,衰落于宋辽时期。随着河北地区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使得优质松林减少以及优秀工匠的南迁,易州本土制墨业逐渐衰落。易州墨的兴衰历程也间接体现了传统社会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过程。易州墨作为墨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从易州地区南迁至南方的部分工匠对以后宋元乃至明清徽墨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