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地方志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2019-01-15伍宇
伍宇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广泛运用,地方志采集方式由纸质资料征集到多媒体数据搜集转变,修志方式由过去的纸、笔修志向在线修志转变,存储方式由实体空间存储向网络云存储转变,阅读方式由纸质阅读向电子化阅读转变,传播方式由单一书籍交流向网络快读传播转变,全方位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存储资料、阅读文本和传播资料的方式。面临这五方面挑战,成都市地方志工作从地方志采集方式、修志方式、传播方式、阅读方式、存储方式五方面总结互联网时代下的方志变革,探索“互联网+”视角下,进一步做好地方志工作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地方志 信息化 数字方志馆
“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地方志作为传统的区域记载,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化手段,提高编纂质量,扩大传播效应,提升工作运作水平,准确及时提供地情信息,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意义。近年来,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各级地方志机构积极思考如何作为、如何善为、如何有为,成都地方志充分发挥云数据优势,建设数字方志馆,开展在线修志,启动纸质地情文献资料电子化项目、世纪成都记忆系统建设,为地方志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探索采集方式变革,促进资料报送便捷化
由于地方志资料数量大、来源渠道多、内容繁杂,导致搜集、整理、使用难度大,传统的资料收集主要是采用定向征集的形式,向公众和相关机构征集方志资料。随着地方志事业的不断发展,收集方式从定期发布纸质广告和公文征集向创建系统平台,随时随地接收各类、各形态电子化地情资源转变;收集内容由以文字记载为主的传统方志资料,包括档案资料、资料性图书、私人著述、统计资料等向多媒体资料、口述资料、实物资料等全面反映事件和事物本质特征的资料转化;收集对象由有限的个人、集体向广大的公众、无限的网络转变,从地域、门类、专业等有限范围向“一方之全史”的无限区域转移。以成都为例,成都市依托成都云计算信息化技术探索资料年报电子化,开发建立资料采集效能系统,对每年产生的资料年报和年鉴资料进行电子数据采集收入。资料采集效能系统主要包括资料年报、年鉴资料采集模块和采集过程效能管理。采集模块根据共同商定的编纂编目拟定采集计划,设定采集资料类别,通过采集效能系统向承报单位和社会公众发送采集要求和工作任务,承报单位和社會公众注册专用账户,登录系统,按照具体要求填报资料要素,上传文字、数据、图表、口述材料等。采集过程效能管理可监控采集模块,对承报部门、计划拟定人、采集任务名称、拟定时间、计划审核人、计划状态、资料审核等进行管理,直接审查审批流程和监控采集资料的状态。
二、探索修志方式变革,助推在线修志全民参与
志鉴编纂的运作流程大体包括:确定篇目框架、下发组稿方案、供稿单位报送初稿、编辑部编辑加工、总纂合成、全书通审、发稿排版、校对核实、出版发行等环节。较一般图书编辑而言,具有选收信息资料范围广、容量大,编撰人员多,编纂周期长、工艺繁复等特点。传统编纂方式,大多是“部门成志”“专家成志”,是责任编辑在纸质稿件上“纯手工”完成编排、书稿合成及定稿核校等工作,由于流程复杂且修改反复,从组稿、编辑到正式印刷出版,一般需要一两年时间。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修志专家逐步从纸笔修志向电脑编辑修志过渡。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发展,地方志机构开始探索在线修志。以成都为例,成都立项建立“数字方志馆”,依托网络时代海量数据、高速传播、先进技术,研发编纂效能系统,探索在线修志,本质是捕捉查阅、筛选组合最真实、最原始且高速运转的大数据。编纂效能系统可实现四大功能。一是海量数据智能集成,依托资料采集效能系统囊括所有资料年报信息,同时导入所有公开出版物资料,建立包括元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图片数据库、志书数据库在内的方志资料基础数据库。二是程式条目自动生成,基于强大数据量,根据基本内容准入要素设置方程式,像维基百科编程一样,计算机按标准化的语言格式、体例要求,自动生成模块化条目。三是组织协调痕迹管理,修志工作者按照商定纲目,对自动生成条目的底稿上进行编纂加工,通过工作流引擎,将志稿与注引、编撰与审读结合,形成完整闭环,成为定稿。系统自动记录站点、频道、来源、作者、日期等操作信息,自动计算工作量,实现可视化流程监督。四是全民修志,根据共享经济和认知盈余理论,借鉴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知乎的实践路径,面向社会公众设置修志志愿者准入要素,身份认证注册,授权专用账户和电子签章,探索全民修志。同时自动记录志愿者参考资料、原文引用、改动信息,从而评判修改是否应予保留。
三、探索阅读方式变革,提供强大辅助阅读功能
传统阅读方式以阅读纸质书籍为主,由于志鉴是对特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历史以及现状的全面系统记载,因此志鉴书籍普遍存在书本厚实、内容杂全、文字量大、携带不便等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志书的呈现方式由单一纸质向多媒体呈现,变静态呈现为动、静态结合呈现,变平面呈现为立体呈现,志书的阅读方式从纸质的、单一的、平面的阅读向电子的、搜索性的、立体的阅读方式转变,电子阅读、网络阅读、便携设备阅读等带来了全新的阅读革命。以成都市为例,在电子阅读方面,依托官微、官博、门户网,创办“历史今天”“图说成都”“耳听蓉城”“成都影像”等栏目,满足公众碎片化、专题化阅读需求。搜索阅读方面,门户网具有多维检索水平,帮助读者通过层层要素筛选,快捷查找所需资料,开启抽取式阅读旅程,使读志用志更加随意化、便捷化。立体阅读方面,以方志馆为载体,充分利用声光电等技术,创新陈列布展,将书籍与虚拟翻阅、音频、视频等结合,利用虚拟导游、虚拟成像,设计穿越时空、裸眼3D解说、荧光互化等项目,营造宽阔的视觉感受,体验休闲、趣味、研究与阅读的融合。另外,探索建设“世纪成都”记忆系统,建设集大型文化信息系统、“世纪成都”记忆VR体验馆、多屏合成虚拟现实场景体验馆及3D激光投影虚拟现实场景体验馆为一体的数据实馆综合体,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采集、保存平民大众留存的日常生活景象承载物,如家谱、日记、信件、口述、老报纸、老地图、老照片、民歌等,数字化再现成都百年社会风貌。
四、探索传播方式变革,推动传播覆盖广角度
方志文化的最初传播以个人传播渠道为主,以口头、文字等方式进行交流。随着信息技术、传播技术的发展,个人之间逐步可以通过语言媒介、文字媒介、互联网络媒介来进行方志文化的传播,通过音像数据播放、网站和移动互联等,实现传播展示方式转变。方志传播方式由过去的单一书籍交流向网络的快速传播转变,由过去的点对点向点对面、面对面转变。以成都为例,成都集成建设包括方志门户网、方志微信、方志微博、手机客户端在内的地方志媒体传播平台。升级门户网站,除及时发布方志动态、方志通讯、旧志文献等信息外,开设虚拟方志馆,为不能到实体馆现场参观的用户提供网上参观途径,实体文献资料可在虚拟方志馆中以纸质书籍翻阅的形式在网上进行阅读;实物展陈可在虚拟馆中通过点击具体的实物图片查看该实物的相关资料。利用云平台优势,建设集政务动态、地情文化宣传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览成都”“志成都”“品成都”三个栏目,用冷资料热处理的方式全新呈现,使其及时在广大群众中传播、普及,发挥地情资源服务社会的作用,讓大众及时了解最新、最全的成都市方志动态。另开通方志手机报,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订阅功能,实时向不同的人群提供其所需的信息资料。
五、探索存储+检索方式变革,实现存储+检索高效化
方志资料的传统存储方式一般是收藏纸质型史籍,占用空间大、耗资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耐久性能低、不易保存、不可复制。信息化时代下,方志已经不再拘泥于文字、表格、图片等形式,出现音频和影像等,在传统单一的记载形式基础上衍生了志书电子版形式。过去需要较大实体空间存储纸质书籍资料,不再受到物理存放规模的限制,只需要一个光盘、U盘、云盘就可容纳,存放体积小、容量大、成本低、可利用率高,而且通过计算机分类更加科学细化方志资料,使志书资料的存储载体由有限、实体向海量、无限转变。以成都市为例,成都启动纸质地情文献资料电子化项目和地情资料库建设,分批、分阶段将馆藏纸质地情文献资料在保持书籍原状基础上,进行电子化高清制作,采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控制误差率。地情资料库建设依托电子化纸质地情文献资料,搭建志书数据库、年鉴数据库、地情书数据库、旧志数据库、音视频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各数据库具备在线资料检索功能,支持数据混合检索,帮助读者快捷查找所需资料,提高阅读效率,精准满足每位访问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除存储与检索功能外,地情资料库还具备在线阅读打印、在线培训教学、在线预约咨询、个人图书馆管理、读者会员管理等功能,发挥集群效应,满足公众阅读与学术研究共享使用。
综上,成都市集成各项信息化成果,推进“数字方志”建设,实现在线修志、在线阅读、海量存储无缝环接,社会公众可便捷地在虚拟空间读志、用志、参与修志,查阅地情资料,观看各种地情视频,体验成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