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01-15王爱萍
王爱萍
摘 要:随着近年来各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高校学生人数剧增,伴随之的是学生的各方面的差异性较大,于是高校校园中出现了一个大学生弱势群体,且这个群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新问题、新挑战势必引起高校管理人员的重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救助及引导,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 救助 对策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和类型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高校中的强势群体而言的。是指高效学生群体构成中在教育资源占有、机会获得等方面以及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相对贫弱的阶层。
具体而言,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经济弱势学生群体
经济弱势学生群体作为弱势群体的原始内涵,在高校有显著的展现。社会经济“弱势”群体直接导致了高校学生经济弱势群体的存在。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大约占在校生的30%,特困生的比例在10%一15%之间,且这部分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2.心理弱势学生群体
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在高校学生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多集中在抑郁、焦虑、敌对、孤立、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2018年五月,山东某高校对全体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76%,其中女生占1.734%,男生占1.60%7;不同年级的学生中二年级比例最高,占1.766%,三年级占1.71%,四年级占1.654%,一年级占1.675%。来自农村及偏远地区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远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其中边远农村的学生比例最高。
3.就业弱势学生群体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逐年大规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据教育部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11年的660万增长到2018年的820万。同时,高校待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也连创新高,从2011年的57万增长到2018年125万,出现了“一毕业,即待业”的困境。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就是就业弱势群体。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造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家庭因素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和谐。包括单亲家庭、父母感情不合家庭、寄养家庭等。二是经济特困家庭。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学生大多在心理上留有阴影,且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孤僻、内向、压抑、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的影响是高校弱势群体产生的外部环境。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国家在政治、经济、教育、道德等方面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有这些都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信息负荷处于过重状态。
3.教育因素
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造就了高校一批“高分低能”的同学。在学习上,他们只会机械跟着老师和课本走,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生活上他们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在思想上,缺乏对纷至沓来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分辨的能力;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缺乏抗挫折能力和耐压能力,面对逆境,容易消沉。
三、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弱势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弱势大学生群体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除存在某些客观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自身的认知存在偏差,不能正确看待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没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要解决弱势学生群体的自卑心理,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激活他们内在的潜动力,让外在的支持帮助与他们自身的内在追求结合起来,求其注重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成长的旅途中给予扶助和引导。
2.从“奖、贷、助、补、减”入手,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的救助体系。1993年以来,国家教委(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和《关于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对弱势学生群体进行各种形式的帮扶工作,从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獎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高校贫困学生救助体系。而从根本上解决弱势学生群体问题的思路是,建立一个科学的、长久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贫困生救助机制。这种机制应以贷学金和勤工助学为主,以奖学金、助学金和社会保障为辅,即以学生自助为主,社会资助为辅,自助与资助相结合的一种合理机制。
3.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强化对弱势大学生心理引导
据某我国某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调查显示,在该校学生中有16.5%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农村学生比例高于城市学生,其中偏远农村的学生比例高达19%。目前我国高校基本都设立了相关的心理咨询机构,但目前现状是这些机构大多存在人员配置不足、缺乏统一教程、网上心理咨询滞后等现象,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大一新生入学就进行心理测试,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心理弱势群体学生建立重点关怀对象档案,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做到对学生群体引导和个体行为纠正有机结合。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讲座和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掌握调节情绪的基本方法,学会自我调控,消除焦虑心理、失落感和不公平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4.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注重对弱势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具体而言就是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尽量多的弱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和个性的机会,使其在活动中感受到同学和学校的温暖,体味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增强其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弱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学校倡导同学之间形成互相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理念,为弱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同学之间的团结互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弱势学生不仅能得到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最终实现化解心理问题、培养健全人格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l] 柳忠友,吴俊.高校弱势学生群体与思想政治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
[2] 李名绵.我国城市贫困群体解析〔J〕.党政干部文摘,2002,(2).
[3] 孙燕.微笑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4]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潍坊科技学院2018年度校级课题(人文社科类)思政专项《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的学校小组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8RWSZ2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