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性善论

2019-01-15王增璐

山西青年 2019年19期
关键词:羞耻心性善论仁义

王增璐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孟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遭受着各方征战,社会秩序混乱有着很多纷争的乱世。孟子在他当时所处的时期中,孟子不仅批判了现实,对改造方案也是提出了看法。所以,对人的本性的探索和把握在孟子这里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意义。孟子从人和动物的共同和人和动物的区别的自然属性出发,进行一系列的对比,最后通过论证提出来了性善论这一思想。孟子的性善论在中国作为重要的伦理思想一直流传至今,也同样成为了中国伦理思想中重要的源泉和基础的组成部分。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提出是希望告诉人们为什么要仁义这个问题。这都是因为人们都是具有向善的本性的,向善是人们所具有的本能。

一、人性的本质

孟子认为每一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同样也都是具有改变的可能性的。孟子对人的本性具有能动的特性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突出。在孟子看来,水当然就像告子说的一样,是没有固定的往东流或者往西流的方向。但是水是具有固定向下流的定论的。水的本性就是从上到下的,人的本性善良,就如同水的本性那样,是具有自己本身就是如此的趋势的。反而相反的是,水如果从下往上流,是因为具有外力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并不是因为水的本性。这也就说明,人的本性就和水的本性一样,是一种自己就是这样,自己具有能动性的趋向。孟子提出人的本性中的向善,就好像水的本性中的向下流。人是没有不向善的,水也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如果拍水你是可以使水跳起来的,甚至可以让水高过了额头;挡了水它就会倒流,水自然就引到了高山之上。但是,这难道是水自己所具有的本性吗?是当时所处的形势所迫让它这样子了。是什么导致人去做坏事,就是因为他的本性也受到了这样的逼迫。人哪怕是不善良的,也并不是意味这个人是不具有向善之心,只是说明外力的作用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的。

二、不忍人之心

在孟子的道德思想体系中,人天生具有“不忍人之心”。这是天生就具有的道德特质,同样这也开创了人们应该所拥有的道德世界。对于孟子的“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的。因为先王就是由于具有去体谅别人怜悯别人的心情,所以也就有了会体恤百姓的政治。因为有着体恤其他人怜悯其他人的心情,所以对百姓的政治也变的更加体恤他们怜悯他们。就是因为如此,治理天下才会变的容易,就如同在手里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从平常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会说每个人都是具有怜悯别人体恤别人的心情的。是因为,假使来说今天有一个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肯定会立马产生同情的心情,他会下意识的去帮助那个小孩子,他这样的行为并不是想要和这个孩子的父母拉近关系,也不是想要在大家旁人眼中获得声誉,当然也不是因为讨厌这个孩子的哭叫声才有了这种心理。这都是因为他具有“不忍人之心”。以人性的前提来去推导政治的话,这也就是恰恰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忍人之心”。而刚好就是因为这种仁义的心才会推导出来仁义的政治。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人们本性,是一开始就具有的。所以,仁政也是如此,是不能质疑不可能改变的道理。

三、仁义礼智

仁义礼智是属于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了,而这些道德原则都是“不忍人之心”所带来的。人的善良本性体现为四心。孟子的“性善论”中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四种善良的心。孟子认为,每一个都是拥有恻隐之心,都会对其他人产生怜悯的心。假若没有恻隐之心,那这个人不可以称之为人。这也就表明仁是做人最起码应该具有的原则。孟子认为人的心中要一直拥有仁的地位。而仁才是人最本质的基本属性,这也就是性善所蕴含的基本内容。而对于人同样至关重要的还有羞恶之心,做人是需要羞耻心的,一旦一个人连羞耻心都不知道是什么。那么,他无药可救。羞耻心既可以让道德得以净化,又可以让人奋进努力。当一个人觉得不如别人是耻辱的时候,他就一定会努力赶上别人。在羞耻心的驱使和引领下人们会更加奋发努力,自强不息。孟子同样指出,有了羞耻之心就意味着义的开始。要做到以礼待人。孟子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不光是要求自己做到以礼待人,同样也希望别人能够以礼待己。

综上,孟子的人性论中,性善是可以表明仁义礼智是根源于心中的,同样这也就证明了仁义内在、性由心显。孟子的性善论中表明仁义礼智并没有违背人性,反而是完全符合人的内在本性的。将人这个个体的善加以推崇最后实现了仁政的目的,这才是孟子性善论所追求的结果,也代表着孟子性善论有了最终的归宿。

猜你喜欢

羞耻心性善论仁义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久假不归
羞耻心来自他人
为人处世要常怀羞耻心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从《爱弥儿》中探寻卢梭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