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体验-内化”模式下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探索
——以西安科技大学地环学院“弘毅学堂”为例
2019-01-15林伟
林 伟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育的补充延伸,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2018年6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确立了要坚持服务学生发展需求,坚持突出基层主体地位等原则,要围绕大学生思想素质养成、政治觉悟提升、志愿公益服务、创新创造等培养内容,来聚焦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各高校按照《共青团改革方案》《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都在有序推进,做法实效也存在参差不齐现象,第二课堂的内容、形式还不能完全激发广大青年的积极性,本文将提供一种模式参考,来解决青年学生参与主动性与实效性问题,即“分享-体验-内化”模式。
一、理论基础
“分享-体验-内化”模式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人的价值,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要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学生自我潜能,为他们价值目标实现服务,提供一种良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氛围,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要考虑教学目标分以及情境的创造,这些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协作”贯穿在学习过程之中,信息搜集、验证、成果评价直至最终建构;“协作”与“会话”的也可联合理解为会话过程,成员间共同商讨在完成学习任务,整个学习群体中实行共享;“意义建构”简单说就是获取的知识是学习者根据学习到的经验建构起知识的能力,不是单纯去记忆背诵教师讲授的内容。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出,“分享-体验-内化”这一链条学习形式,恰恰体现了该理论: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授引导,挖掘潜在的知识点,依托分享交流形式贯穿,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达到知识建构,通过应用得到知识运用的内化。
二、应用实践
(一)“弘毅学堂”平台概述
基于人本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分享-体验-内化”模式应用于学院创办的“弘毅学堂”(学生成长分享平台),主体为学生,教师参与规划指导,学生作为分享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学生自愿参与,通过现场交流,课下实践体验-交流,达到内化。
“弘毅学堂”平台的核心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志向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品质,从而多涌现出一批学生精神领袖,带动周围同学更快更好发展,形成青年人蓬勃向上的积极氛围,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托。平台以学生精神品质塑造和学生发展路径选择为切入点,从2015年底的初创运行,到目前的常态化运作,现由四个内容版块组成:思想价值引领、学科竞赛导航、考研就业激励和社会实践分享;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推进,来办活第二课堂,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线下以学生分享奋斗故事、互动交流方式,让参与者近距离了解奋斗者的成长历程,从而启发参与者,做好学业发展规划,为自身寻找到不同类型的发展模板,寻找发展路径和修正发展目标,进而使精神内化,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小目标,班级年级蒸蒸日上的大目标。
(二)“弘毅学堂”平台特点
具有发展性。弘毅学堂项目版块内容设计合理,可以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参考模板,也可以根据第一课堂进行调整,又是第一课堂的有效扩充;具有传承性。塑造学生精神品质是弘毅学堂创办的核心,精神价值追求的传承是久远且有实效,每位主讲学生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种精神品质,这种品质更能够引起参与学生的共鸣;具有推广性。
三、实践成效
(一)学生接受度高。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教师、学生骨干的引导,学生对“分享-体验-内化”理论理解加深,小班开办,自愿参与,用内容品质吸引学生,保证了每次质量,通过386人的调查反馈,96.77%的同学认为“收获多”“乐于参与”。
(二)先进典型增多。通过四个内容版块的深度设计,学生先进典型增多,比如近三年,1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2人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3人获得陕西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获全国煤炭优秀共青团员。
(三)学风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近两年来,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科技获奖人数较之前提高9.2%;2019年学生考研录取率32.61%,考取名校人数较以往提升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