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杨开慧形象探析
——杨开慧手稿试读
2019-01-15段兰兰
段兰兰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6)
杨开慧的八篇手稿,乍一看是一个女人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和等待,但细细品读,深入分析,我们又会看到一个为自由而生、为信仰赴死的独立女性形象。
一、为自由而生的斗士
在追求自由的路上,杨开慧践行着婚恋自由,追求男女平等,反对特权,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
杨开慧4岁接受启蒙教育,7岁发蒙上学,后来,她与母亲同校学习。在湘福女中,她剪短发,号召大家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求学,她与男子同校读书……翻开她短暂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一个为自由而生的斗士!
“我对于结婚也已有了我自己的见解。”[1]杨开慧追求婚恋自由,对婚恋的见解,深刻而独到。她认为爱情是神圣而美丽的,认为不要刻意地去求爱。那“爱的权柄,是操在自然的手里”[1],无论男方或是女方,都不能“妄去希求”。此外,她还指出,能让爱情婚姻长久的重要基础是男女双方拥有共同的‘学’与‘业’。有了这些,两性的结合便是自然的了。在此基础上,她“反对一切用仪式的结婚”[1]。她结婚时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与毛泽东结合,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追求婚恋的自由本质就是在追求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杨开慧在《女权高于男权》这篇手稿中,从继承权的角度痛批当时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男女不平等现象,认为,要实现男女平等,必须先承认女子是一个“人”,而不是男子的附属品。她号召妇女们“绝对不能容许人家把我们做附属品看”,“努力要求政府给予我们彻底的平等法律”。[2]
除了发现的八篇手稿外,杨开慧早在学生时代就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进行过猛烈的抨击。她曾在湘福女中时发表了《向不平等的根源进攻》、《呈某世伯的一封信》等文章,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以及封建道德的落后与危害。她不仅这么说,还这么做了。当时,长沙有一个英语教员逼死了出身贫苦的妻子,学校当局置若罔闻,没有任何行动。开慧知道后,在同学们面前义愤填膺地说:“这就是封建势力压迫妇女的罪证。”于是,她带领大家通过在校刊上发文章造舆论的形式,使得学校当局对这一事件做了处理。
二、为信仰赴死的女杰
杨开慧不管做什么都全力以赴、总是充满热忱,拥有坚强勇敢的品质。在她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她为事业竭尽全力,毫不顾忌失败、危险,即使失败也会卷土重来,更坚定的去努力奋斗,直至成功。
据杨开慧的保姆陈玉英(人称孙嫂)回忆,在狱中,敌人用尽各种办法想要杨开慧开口,但她始终只有三个字:不知道。她常对孙嫂说:“革命一定会成功,这一天不会很久。”经常鼓励狱中难友:人活一生,反正都是要死的,为共产主义而死,人民也会记得你。并且鼓励儿子毛岸英要学会坚强,永生永世跟党革命。
在手稿《从六岁到二十八岁(自序)》中她也曾这样写道:“现在我的倾向又入了一个新时期,我想在学问里头,得到一些滋润物,把我已枯的生命贯(灌)溉扶持起来!或许能有一个新的发现……”,“我要一个信仰!我要一个信仰!来一个信仰吧!!”[3]
毫无疑问,这“一些滋润物”、她要寻找的那“一个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人类解放事业的追求。于是乎,一个自小体弱多病、柔情似水的湖湘妹子从此变得坚韧而强大起来;也正是有了这些“滋润物”、这“一个信仰”,她在信中毫不掩饰的表达了随时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思想准备——“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不知何解,我总觉得我的颈项上,好像自死神那里飞起来一根毒蛇样的绳索,把我缠着,所以不能不早作预备!”
从信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杨开慧:她为了自己的信仰,把死当作“快活的事”。监狱中,敌人说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但她毅然回答:“死不足惜,唯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当她被刽子手推进刑场时,她铿锵有力地说:“我的生命早不计较,不成功便成仁。”面对死亡,这看似简短却意蕴深长的话语,深刻地勾勒出了她为自己信仰的事业,为自己所爱的人,甘愿抛头洒血的大无畏气概,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品格。
无论是她追求男女平等、倡导妇女解放,还是她对初心的坚守,都体现了她“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对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