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背山》中的“艺格符换”:从小说到电影的张力地带

2019-01-15豪,欧

美育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符码杰克图像

王 豪,欧 荣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断背山》(BrokebackMountain)是美国作家安妮·普鲁克斯(Annie Proulx,1935—)于1997年在《纽约客》上发表的短篇小说,描述1963年至1983年美国怀俄明州两个西部牛仔之间情爱与性爱的复杂同性恋情。小说发表次年,即获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和全美杂志奖。小说在发表之初,便受到电影界的关注,很快被改编为剧本,历经8年时间筹备,被搬上银幕。事实证明,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断背山》获得了成功与认可。在电影上映次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断背山》夺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原创配乐在内的3项大奖。

笔者通过检索国外各大文献数据库后发现,小说《断背山》在发表之初,很快斩获了一些奖项,但在学界却少有评论或研究;李安执导的电影上映于2005年,探讨电影和小说中“同性”情理缘由的文章此后集中涌现,从性别角色、酷儿性向、同性悲剧、男性气概、酷儿人格、同性恋凝视等角度加以阐发。笔者发现,这些文章尽管角度明确,主题明晰,但在论述观点时,往往将小说和电影统而论之,在小说与电影之间跳转不定,鲜有探寻从小说到电影的蜕变过程中所生发的文艺符码转换的现象。与国外的热度话题不同,迄今为止,国内少有探讨《断背山》小说本身内容及思想意义的研究成果,却有不少文章或评论集中于肯定并剖析《断背山》电影的艺术技巧与思想价值,这些研究为本文的讨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尽管《断背山》小说和电影牵扯同样的现实命题,为何在电影上映之后,所谓“同性”话题才呈现出井喷式集中爆发的趋势?笔者认为,这些“同性”问题在电影的源文本(小说)中是既定的存在,但正是因为经历了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格符换”,从单一文本到复文本(包括图像、音乐)的跨艺术拓展,在全球范围以更加直观、更加生动的形式与观众见面,才引发人们更广泛的共鸣与讨论。时至今日,电影本身成为经典,“断背山”一词已成为隐喻性的暗指。文艺的符码,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转换,才愈发引人关注与思考?本文旨在探寻,《断背山》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格符换”中,“视觉建构”“叙事调整”“配乐新增”这三重文艺符码的变化,并试图探寻符码变化背后的意义生成。

一、“艺格符换”

“艺格符换”是笔者据“ekphrasis”一词所译。本文虽不再作ekphrasis概念流变梳理以及中文译名考量,但要指出,以往对ekphrasis的一些界定,如司各特(Grant Scott, 1991),米歇尔(W.J.T. Mitchell, 1992)以及赫弗南(Heffernan, 1993)所认同的“对视觉表征的语言再现”[1](the verbal representation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或国内学者所谓“艺格敷词”或“绘画诗”等,主要关注从视觉文本到语言文本的单向转换。而本文所探讨的,显然是一种逆向的ekphrasis(从语言文本到视觉文本的转换),中文译名“艺格符换”就包含了将研究范围扩大、文艺符码无特定方向转换的学术意涵。

尽管“艺格符换”这一舶来的文艺概念,对于很多国内学者来说,仍相对陌生,但将其应用于文艺转换研究的实践,却大有可为。“艺格符换”关注不同艺术媒介之间的互动和不同艺术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跨艺术,甚至跨学科研究中。[2]作为一种文艺现象的存在,不仅丰富了观赏层次,不同艺术媒介形式的转换亦扩大了受众范围,使艺术作品的传播更广,生命力更长久。

美国最重要的视觉艺术批评家和图像理论家之一米歇尔,在其著作《图像理论》(PictureTheory)一书中,回答了“图像是什么?图像和语言有什么关系?上述问题为何具有理论意义或者实际意义?”等若干问题。他指出,图像与语言再现之间存在着一个张力地带,掺杂着“文化政治”和“政治文化”场域内的角力,性别、种族和阶级、政治恐惧以及真善美等问题都交汇在再现问题上。[3]由是观之,从语言文本到视觉文本的“艺格符换”,同样处于一个张力地带,有着丰富而复杂的政治和文化内涵。

而具体到探讨“艺格符换”的跨艺术研究中,瑞典学者隆德(Hans Lund)在其著作《作为图像的文本:图像的文学性转换的研究》(TextasPicture:StudiesintheliteraryTransformationsofPictures)[4]中提出了文本之于图像转换的三种主要类型:组合型(combination)、融合型(integration)以及转换型(transformation)。

隆德指出“组合”意味着“共存”,即语言和图像和谐并生的最佳状态,语图两种媒介彼此补充、互文共释,如英国诗人兼画家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和但丁·罗塞蒂(Dante Rossetti)以及德国作家兼画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的一些诗画并置的作品即属于此范畴。

在“融合型”作品中,图像性因素是文字作品视觉形态的一部分。比较而言,在“组合型”作品中,图像性因素担负相当独立的功能,而在“融合型”作品中,一旦移除图像性因素,语言的结构势必遭受破坏,即,语言和视觉因素共筑整体、缺一不可,像高脚酒杯状或沙漏状排版的诗节、巴洛克诗歌中的图案诗(pattern poems)以及现代主义的具象诗都是典型的“融合型”作品。

而在“转换型”作品中,没有任何图像因素与语言文本的组合或彼此融入,这个时候,关涉图像中一个因素或组合因素的文本并不呈现在读者眼前,传递给读者的关于图像的信息有且仅由语言文字给出的。当诗歌或散文是基于绘画的创作时,这种“转换”即被视为“艺格符换”。

隆德和米歇尔的观点启发我们,在“艺格符换”的过程中,关注文艺符码的变化,是研究的应有之义,而进一步探寻符码变化所蕴含的意义生成,更是研究重心之所在。

此外,在涉及文艺作品的媒介转换的问题上,国内外研究往往使用“改编”(adaption)一词加以指代,但本文更偏向于使用术语“艺格符换”而不是“改编”。诚然,电影基于小说创作,此种现象固然可以“改编”一词概之,但笔者认为,就探究同题姊妹艺术的关系而言,“改编”一词显然只是普遍意义上的笼统概述,且单向度地指代从此媒介到彼媒介的静止描述,而“艺格符换”则更加强调文艺符码转换的流动与多变。因此,笔者使用“艺格符换”一词,更便于探寻文艺符码的跨艺术转换。

二、《断背山》中的“艺格符换”

在《断背山》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格符换”中,我们关注“视觉建构”“叙事调整”“配乐新增”这三重文艺符码的变化,并试图探寻符码变化背后的意义生成。

(一)视觉建构:断背乐土中的东方意涵

相对于小说的文字载体,电影给予受众最为直接的是声色并茂的视听呈现。通常,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文字画面与场景的搭建,是通过作者的语言描述,读者得以在脑海中借由形象思维搭建还原场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头脑中的想象,会因为读者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而千差万别。电影,作为一种认真而严谨的艺术再创作,其画面呈现往往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通过实景拍摄或数字化处理,进行具象的视觉建构。

小说对于“断背山”着墨不多,只在叙述两人在山间放牧时对景物有非常简略的描写,读者需要仔细品读琢磨,才能够体会包含其中的美感。这里试举两处:

黎明时分,天空渐渐透出透明的橙黄色,天际线呈现出凝胶般的淡绿色。黝黑的山色渐渐转淡,直到和恩尼斯煮早饭时的炊烟浑然一色。凛冽的空气变得温和起来,曙光在山峦间投下了细长的影子,山下的黑松林郁郁葱葱,生长茂盛。

茶褐色的河水,带着融化的积雪,汇成一股股急流,撞击在山石上,溅起朵朵水花。河堤上杨柳轻拂,黄色的柳絮漫天飞舞。马在河边饮水,杰克跳下马背,掬起一捧冰水畅饮,晶莹的水滴从他指间、嘴巴和下巴上滑落,闪闪发亮。[注]引自Annie Proulx , “Brokeback Mountain”, New Yorker , October 13, 1997 issue.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1997/10/13/brokeback-mountain,笔者自译,下文引用原文时,不再加注。

而电影《断背山》通过视觉化的呈现,非常直观地展示了“断背山”的自然风光,艺术地完成了从语言文本到视觉文本的转换演绎,以至于电影的真实拍摄地——加拿大亚伯达省的落基山成为关键词“断背山”旅游广告宣传的热门景点,而小说的背景地——美国怀俄明州——反而沦为一个文本设定的抽象的地理概念。

我们很容易发现,电影《断背山》的画面呈现颇有“生态叙事”的味道,小说中的情节发展与风景之间的关系紧密,断背山是主线故事的发生地和见证者,与两位主人公生命体验中的悲欢离合关系密切,毫无疑问,是二者生命体验中的带着缺憾的乐土。导演综合运用电影的艺术手段及认真的制作态度,是成功呈现视觉上“缺憾乐土”的关键。电影制作成本有限,但是导演李安在取景拍摄上颇为考量,他拒绝了数字化的处理方式[5],全部采用真实场景拍摄。在拍摄过程中,电影在画面构图、色彩呈现、借光布光等方面堪称教科书般的典范。如果说摄制组在技术上已经达到了高水平的制作,真正在背后起主导作用的导演的“东方意涵”艺术之思则是需要被认真关注的。

有学者指出,电影《断背山》在视觉建构上,注入了东方文化的美学意蕴,这点笔者十分赞同:

《断背山》采用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像技法,描写含蓄却澎湃的暗流激情,借寓美洲山林予以表现。但入眼的不是雄峻伟大的山势,却是朗朗晴空、清风明月、密林烟树的意像,更加诸流水、羊群等等包含东方色彩的阴柔事物,即使是杰克在山区放牧、恩尼斯在湖边饮酒的镜头都笼罩着一种“寒山顶上月轮孤”的幽谧氛围。这些景物的选取,直接根源于中国传统画论中内敛隐约的美学观念……[6]

除了意象技法与意境营造,电影画面对中国艺术中“留白”手法的借鉴也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评论指出,《断背山》以东方美学的内敛特征、叙事风格、悲天悯人的基调为导向,以清新唯美的影像风格,融进了西方爱情电影的传统和特色,再现了美国西部的两个牛仔细腻、凄凉的同性恋情,完成了从小说到电影(思维角度、影像风格、隐喻特征)的成功转换[7]。这种“渗透了东方美学的含蓄内敛”,除了在氛围营造上有了高度的可观赏性,同时在媒介传播与受众接受上,“大大降低了有悖社会常态性规范的题材可能令普通人产生的厌恶与不解,让小众化的情感适合主流大众的口味”[7]。

借助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断背山》这个由华人导演执掌西方文化题材的典型案例中,东方美学的注入使得“艺格符换”相较于以往——同一文化体系内姊妹艺术的转换,拥有了新的文化层次,即跨文化表达。同题艺术的转换,可以不再是一个文化体系内的兜兜转转,而是在跨文化体系内的优势互补、交相辉映,而且这种趋势,也势必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艺创作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二)叙事调整:双线程与家庭叙事

导演作为讲故事的人,往往拥有自己叙述故事的方式。

在叙事结构上,电影基本依循小说的架构,但是做出了一些细微的“创造性叛逆”。电影的剧情舍弃了小说开头两段的倒叙,而是按照“正叙”手法直接演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方便观众对于剧情的理解。观众可以从短暂的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拥有强烈的代入感,仿佛和主人公一样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情感纠葛。其次,小说侧重于以恩尼斯作为叙事主体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写作手法,电影在叙事上采用了较为均衡的双线平行叙事,剧情在双方主人公身上分配较为均匀,并且借助真人出演、主角直接对话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剧情感染力。

家庭叙事,即增加的“家庭”元素在调整后的双线程叙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事实上,杰克和恩尼斯都是双性恋者。故事伊始,二人在断背山牧羊时坠入情网,下山后他们依然循规蹈矩地选择了异性恋生活,娶妻生子,在经营各自家庭生活的同时,保持着秘密的关系。所以,作为承载社会常规和传统约束的容器,家庭在影片中起到了探讨自由和责任、欲望和伦理冲突的重要作用。

《断背山》的小说原作者曾这样描述两位主人公的肉体关系:“杰克和恩尼斯在断背山特殊条件下用身体凝聚成的男性之间不亚于婚姻的牢固关系,使他们在以后各自的婚姻中一直无法快乐起来。”[8]

电影剧情合理增添并补足了二人的恋爱求偶情节以及娶妻生子后的家庭状况,尤其是杰克的家庭情况(小说中对杰克的家庭生活没有正面描述,仅通过杰克的三言两语加以交代)。不管是恩尼斯还是杰克, 双方在恋爱或婚姻初期,表面上看起来美满幸福,但实则危机重重,难以为继。在增加的戏码中,无论是恩尼斯携妻女在国庆烟火下与陌生人发生冲突,还是杰克在感恩节的餐桌上与岳父的口角之争,都表现出二者家庭生活的不如意。但正是这样的“失意”叙事才为时不时地“出逃”——断背山的屡屡相约重逢埋下伏笔。其实,这也是电影在暗示二者缺憾悲情的境遇,叙事线程一分为二,两厢苦闷纠缠;叙事线程合二为一,两情相悦,但短暂的朝朝暮暮却无法天长地久。

(三)配乐新增:叙事辅助与情感渲染

所有从文学作品到影视的“艺格符换”中,电影配乐是全新的“符码”,《断背山》也不例外。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该电影配乐获得了最佳配乐的大奖。在利用配乐作音乐性的辅助叙事与情感渲染方面,新的“符码”表现出色。

电影的配乐由阿根廷音乐家古斯塔沃·桑托拉拉(Gustavo Santaolalla)制作。桑托拉拉拥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开阔的音乐眼界,在电影《断背山》中根据小说提供的文字意象完成了大部分创作。在电影开场,伴随着暮色与风声,最简约的吉他拨弦勾勒出怀俄明州广漠的草原景色,为故事的叙述奠定了一个悲凉哀伤的基调。

电影中的所有配乐都不是随意安插,往往与剧情或主题紧密配合,无缝衔接,起到了辅助叙事、渲染情感的作用。如剧中当杰克得知恩尼斯离婚之后,兴冲冲地长途驾车而来,满心期待着他们未来的共同生活,这时候,车内播放的是温布赖特(Rufus Wainwright)的《公路之王》(KingoftheRoad),杰克小调轻哼,潇洒自足,俨然是个“公路之王”,他的怡然快活,溢于言表。当杰克经历长途疲劳驾驶,终于见到心上人,但恩尼斯却告诉他这周他要陪伴女儿,不能和他去断背山。三言两语之后,秋风落叶之中,杰克怏怏而归,这时,车里播放的是美国乡村民谣女歌手哈里斯(Emmylou Harris)演唱的《永不老去的爱》(ALoveThatWillNeverGrowOld),圆润饱满的歌声与主人公的心境形成共鸣。而这“永不老去的爱”更成为二者关系的隐喻和暗示,一方面,二者的爱恋只能永远定格在年轻的岁月(杰克英年早逝),另一方面,这份情感也成为恩尼斯永远的凭吊。

与剧情巧妙缝合衔接的配乐,不胜枚举。在电影片尾处,由纳尔森(Willie Nelson)翻唱、鲍勃·迪伦(Bob Dylan)编曲的民谣《他是我的朋友》(HewasaFriendofMine)隐约呼应结局,几乎道出了这部电影所蕴含的全部感伤,让人不胜唏嘘,歌词“a friend of mine”的多次重复有力烘托和渲染悲情,表达出恩尼斯睹物思人的悲情哀挽。而另外一首片尾曲,由温布赖特演唱的《一切天成》(TheMakerMakes)在浅吟低唱中以链条之喻,拷问现实,直抵人心。

当我们再次回顾隆德所提出的文本之于图像转换的三种主要的类型,我们恰好可以发现本文所举出的“视觉建构”“叙事调整”“配乐新增”三重变化中的文艺符码,可以使用这三种类型加以阐释,尽管一开始隆德提出的这三种类型只是基于语言文本之于图像转换的研究。

其一,新增的配乐,发挥了辅助叙事与抒情渲染的功能。音乐性的符码,不仅与源文本,更与从源文本转化后图像形成了共存的“组合”关系,读者可以在完全安静的情形下阅读小说,观者可以在没有配乐的情形下观看电影,尽管电影的呈现力会受到削减。然而正是借助音乐性符码的魅力,音乐与动态图像彼此补充,互文共释,大大增强了影像感化人心的表现力。

其二,尽管电影在叙事层面做出了一些调整,借助于动态影像,其叙事在主干上仍然基于小说情节建立。语言文字的叙事和动态人物影像的叙事,二者在电影媒介中是相互“融合”的,二者共筑整体,不可剥离。这种在新媒介的巧妙融合,无疑是带给了文字文本更多文艺的光彩和展演的空间。

其三,在视觉建构的层面上,呈现给电影观者(尤其是那些完全没有读过小说的电影观众)关于断背山的视觉印象,则完全是由图像给出,《断背山》的语言文字的描述已经“转换”为影像的视觉呈现。绝大多数的电影,在呈现图像时,一般不会给出大段的语言作为说明,因为影像本身就是国际通行的最佳“语言”。而这也是电影这种影像媒介的魅力所在,它可以跨越国别和民族语言的藩篱,用影像的力量感染观众。

三、符码的变化背后:从“恐同”到“真爱”的重心位移

无论是叙事的调整,还是全新的视觉建构和新增配乐的“组合”“融合”以及“转换”,都反映了《断背山》在从小说到电影“艺格符换”过程中的种种变化,而这些符码的变化,又指向了什么样的意义表达呢?

普鲁克斯说,创作《断背山》的灵感,源于其在怀俄明一处酒吧的经历。那个夜晚,普鲁克斯在酒吧里留意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牛仔,“他表情里的某种东西,某种悲伤的渴望,让我怀疑他是不是乡村同性恋者” 。不过,普鲁克斯强调,她完全凭想象力来完成对两个没受过多少教育、风格粗犷的年轻牛仔的刻画。小说中的主人公,与现实生活的人没有任何关系。她称,长年来在美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她观察到美国乡村人对同性恋者极端憎恶,这促使她写下了这个故事。[9]她着重申明:“《断背山》没有牵涉到任何一桩具体的事件,而是基于多年来,我在这里或那里听到或看到的众多小事的拼贴组合。”[10]

而作家在访谈中提到的“众多小事”,却包孕在沉重的社会语境之中。作为一个主要由清教徒建立起来的基督教国家,因为宗教和政治原因,美国在历史上对同性恋并不宽容,对于同性恋者的歧视、殴打甚至仇恨杀戮屡屡见诸报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同性恋一直被认定为一项罪名,同性恋活动只能暗藏于地下。1951年,同性恋活动组织马特辛协会(Mattachine Society)在洛杉矶成立,因为其非法性,成员之间只能用暗号联络,防止被警察抓捕。1966年在纽约裘力斯酒吧,在知道几位顾客是马特辛协会成员后,酒保倒掉了他们的酒,拒绝为他们服务。1978年11月27日,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选任政府职位的公开同性恋倾向的政治人物哈维·米尔克(Harvey Milk,其主要的职责是负责推动同性恋权益的法令)被射杀身亡,其同性恋身份与此次刺杀不无关系。20世纪末,21岁的大学生同性恋者马修·谢巴德(Matthew Shepard)在怀俄明州的拉莱米市郊被残忍地殴打,最终因伤势过重死亡。马修的死引起全美同性恋和反同性恋两大阵营的“对抗”。而《断背山》故事设定的地点——美国的怀俄明州在历史上有憎恶同性恋的传统,并且是全美大龄单身男性自杀率最高的地方;小说与电影也都提及了主人公恩尼斯幼年目睹同性恋农场主被恐同者凌虐致死的心理阴影。

故事内外的创痛记忆总是令人难以释怀。囿于悲伤的故事结局,在电影上映10年后,不少读者仍然致信作者,要求重写故事结局。普鲁克斯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表示,“大家似乎不了解,这个故事不是在讲杰克和恩尼斯(两位男主角名字)这二个人,而是在讲‘恐同症’(同性恋恐惧症),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一种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道德观念……”[11]

而在李安执导的电影《断背山》中,其叙述与探讨的重心悄然移至了“真爱”。而“真爱”问题也恰恰是米歇尔所提的“文化政治”和“政治文化”角力场域内性别、种族和阶级、政治恐惧以及真善美问题中的重要内容。电影上映时的多款宣传海报上,宣传标语“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爱是与生俱来的力量。)标识显著,一以贯之。李安本人也秉持“真爱无关性别”的观点,执导电影的拍摄以及主打后期的宣传。

李安曾说:“《断背山》虽然是个悲剧,但它给我很多爱的感觉,给这个世界很多爱的感觉。我本来都要退休了,它等于把我救回来了。”[12]影片《断背山》将同性关系的纠结描述得淋漓尽致,但是李安则认为这部电影不是为同性恋权利呼喊,也不是对同性恋保守的观察;他自己是一个电影艺术家,更关注的是爱情主题。由此可见,李安看重的,恰恰是一种可以大力宣扬并万无一失的普世价值理念: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13]李安旨在忽略性别表象,感受爱本质上的真挚与纯净,唤醒世俗对爱的宽容,这才是其表达的初衷。[14]

结 语

从《断背山》这一从小说到电影的典型现代“艺格符换”示例中,李安导演颇为成功地完成了文艺符码的转换,正是这种成功的转换,有力表达出艺术作品的现实叩击与拷问,小说作者也对电影的艺术效果表示完全的认同和赞赏。2015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同性婚姻合法。笔者认为,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离不开像《断背山》这样的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及观念表达。

2008年美国音乐家瓦瑞能(Charles Wuorinen)与普鲁克斯合作(前者作曲,后者改编剧本),经过6年时间的准备,2014年将小说搬上歌剧舞台,在西班牙马德里首演,获得成功。由此可见,在当代全球化的创作环境中,“艺格符换”作品的完成,不仅可以丰富同题文艺作品观赏的层次,更可以借助于彼媒介不同于此媒介的差异性,体现出跨媒介跨文化的互补性优势。

猜你喜欢

符码杰克图像
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文化符码呈现
——以2018、2019年批评奖作品为例
杰克和吉尔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有趣的图像诗
符码的游戏艺术
变成什么好
符码场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